摘要:演员李现的"打鸟"摄影爱好,意外带火了北京玉渊潭公园的观鸟热潮,却也让野生动物保护话题再次成为焦点。
演员李现的"打鸟"摄影爱好,意外带火了北京玉渊潭公园的观鸟热潮,却也让野生动物保护话题再次成为焦点。
最近,演员李现因为在玉渊潭公园拍摄鸟类照片而频频登上热搜。
这事儿说来有趣,一个明星的业余爱好,竟然引发了全国文旅部门的"抢人大战",更引来了生态环境部的点名。
这波操作直接把"打鸟"这个摄影圈的小众爱好,推向了大众视野。
清明假期期间,我特意去了趟玉渊潭公园。好家伙,西南侧的湖边简直成了"长枪短炮"的展览会。
近百位摄影师架着专业设备,眼睛都不眨地盯着湖面。有位大爷告诉我,他带了四块电池,从早上拍到下午,已经拍了上千张照片。
这些摄影师大多五六十岁,一看就是老手。他们告诉我,最近来拍鸟的人特别多,都是冲着鸊鷉来的。
这种鸟求偶时会表演"撞胸舞",画面特别美。一位拍了十几年鸟的大叔说:"现在北京的鸟比以前多多了,骨顶鸡、白鹭、天鹅都能见到。"
有趣的是,虽然大家都在讨论李现,但现场没人见过他。看来明星效应确实厉害,人没到,热度先到了。
不过,专家们可没这么乐观。江西省科学院生物所的戴年华副所长就提醒,现在是鸟类繁殖季,过度拍摄可能会影响它们的生活。
有些摄影师为了拍出好照片,会剪树枝、驱赶鸟,甚至用食物引诱,这些行为都很不妥。
北京早就出台了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明文禁止追逐、惊扰、引诱拍摄等行为。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也发过倡议书,强调"鸟类利益高于摄影"。
我在现场看到,大部分摄影师还是很守规矩的。他们小声交流,不喂食,不惊扰。
但人一多,难免会有不文明行为。公园保安说,平时来拍鸟的人更多,假期反而少些,可能是因为游客太多了。
李现这事儿特别有意思。他本来就是在微博分享日常,没想到引发了这么大反响。
各地文旅部门纷纷喊话邀请,生态环境部也来凑热闹。这种"破圈"效应,让野生动物保护话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
但问题来了:这种关注是好事吗? 一方面,确实让更多人了解了观鸟这项活动;另一方面,也可能吸引更多不明就里的跟风者,给鸟类带来不必要的打扰。
我在公园里遇到几位年轻女孩,她们坦言是因为看到李现的照片才来的。
虽然带着相机,但明显不太会拍,更多是在自拍。这种"打卡式"的观鸟,到底算不算好事?
其实拍鸟是个技术活,更是个良心活。资深摄影师老陈告诉我,想拍出好照片,得先了解鸟的习性。
比如鸊鷉,要先观察它们的恋爱行为,预判什么时候会"撞胸",才能抓住最佳瞬间。
更重要的是尊重鸟类。不喂食、不惊扰、不公开鸟巢位置,这是基本原则。
公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也说,可以拍鸟,但不能踩草坪、折树枝。
现在北京生态环境确实改善了,鸟类越来越多。
但如果我们因为拍摄而打扰它们的生活,岂不是本末倒置?
李现这事儿给我们提了个醒:任何爱好都应该有底线。就像钓鱼要遵守禁渔期,登山要保护环境一样,观鸟也要以保护为前提。
我特别赞同一位摄影师的话:"最好的照片是鸟根本不知道你在拍它。"这种克制的态度,才是真正的爱鸟之人。
最后想问大家: 你觉得明星带动这样的户外活动是好事吗?
如果有一天你在公园遇到李现拍鸟,是会安静地各拍各的,还是忍不住去要合影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来源:桃源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