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容易让观众记住,所以很多明星都会为自己取一个方便的艺名。
文 | 不似少溓游
编辑 | 不似少溓游
名字是代表一个人最重要的符号,特别是在娱乐圈里。
有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容易让观众记住,所以很多明星都会为自己取一个方便的艺名。
比如句号原名就叫句兆杰,黑子原名叫做张永刚。
但是偏偏就有这么一些明星,要反其道而行之,就要选择那种拗口难喊的名字。
导致很多观众都叫不上来,但是一看长相马上又惊呼:
“这不是那谁谁谁吗?”
龚蓓苾的名字里也有“蓓”字。
但是她和叶蓓不一样,没有“bei”和“pei”的问题,就念“bei”。
真正拗口的还是“苾”字,这个字在生活中似乎并不常见。
这个“苾”其实是一个寓意非常好的字。
出自传说中的《上林赋》,有馨香意思,和蓓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就是这读音太奇怪了,“beibi”,听起来和“卑鄙”是一模一样的,莫名的有些尴尬。
或许是名字的原因,龚蓓苾虽然演技很好,但在演艺圈里一直不温不火。
和很多明星大腕都合作过,大制作影视作品也参与了不少,可知名度就是不够大。
光说名字想必很多人都是一脸懵,在脑海中搜索半天也没想起来。
不过要是提及她扮演过的角色,那名气可太大了。
《将爱情进行到底》中的贝贝。
《康熙微服私访3》中的李婉秋、以及前几年大火的《去有风的地方》里许红豆的姐姐许红米。
她的长相自带一种高级感。
天生就是吃演员这碗饭的,和现在的整容网红脸形成鲜明的对比。
菅jiān纫rèn姿zī的名字一共三个字,就有两个是不常见的字。
她的“菅”姓也非常特殊,是一种草本植物。
据说早在战国时期就有菅这个姓了,但是生活中似乎很难看到。
而她的“纫”也是一个不常见的字,有着穿针引线的意思。
可以说姓和氏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单纯是为了好听组合在一起。
说起来菅纫姿出道也已经很多年,又是中央戏剧学院毕业,还是巩俐和姜文的同门师妹。
要说她参演的可都是爆款剧。
《何以笙箫默》里她演的是何以琛的妹妹何以玫,《猎场》里更是与胡歌搭档。
机会是源源不断的,就是红不起来。
看过她戏的观众对她印象都挺深刻的。
长得漂亮有辨识度,身材又高挑,很容易在娱乐圈里出头。
就是这个名字太难念了,乍一看还以为是“管”,很容易闹出大笑话来。
在啜妮之前,娱乐圈似乎很少出现过这个姓氏。
这个“啜”有着“chuo”和“chuai”两种读音,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是前一种。
第二种才是姓氏的读音,如果不是汉语言专业的人,估计都不会想到该怎么读吧。
但偏偏,啜妮的姓为第一种读法。
她在任何场所也称自己为chuo ni。
还好啜妮的父母没有继续起几个偏僻字。
而是采用了简单的“妮”。
这样使得她的名字看上去简单多了。
尽管有时候会念错姓,不过这样拗口的姓氏也怪不得人家,据说这个“啜”姓来自于古羌族。
虽然名字不好念,但是啜妮的演技和长相可太有辨识度了。
不管是《生逢灿烂的日子》还是《我的前半生》,都是经典的影视作品。
她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在一众老戏骨中显得格外清新。
观众们都很喜欢这个性格外向,敢爱敢恨的姑娘。
看到“蓓”字,大多数人都会念作“bei”,这也是正确的读音。
各种字典上的标注都是这种读音,并没有另外的读音。
但是在叶蓓身上不是这样,她一直将自己的“蓓”字念作“pei”。
据说当时叶蓓父母起名字的时候采用了方言的音,家里人都这么喊。
后来才知道这不是个多音字,所以上大学的时候,叶蓓就把名字改成了“叶培”,同音不同字。
渐渐地也就逐渐习惯了,她自己还戏称被“新华字典抛弃的人”。
所以很多人看到她的名字都下意识的喊叶“bei”,只有关系亲近有了解的人会喊她叶“pei”。
不过虽然名字拗口,但是叶蓓的歌声在中国民谣女歌手里绝对是拔尖的。
一首《白衣飘飘的年代》不知道是多少人的青春。
站在舞台上她一袭长裙,当音乐响起的那一刻。
“bei”还是“pei”都已经无关紧要,歌声已经成为她最大的辨识度了。
只要看到她,脑海中就能浮现出青葱岁月的模样。
缪杰的这个缪也是一个多音字。
大多数时候都念作“miu”,比如荒谬,但是用作姓氏的时候就读作“mou”。
少见的姓,加上还是多音字,使的缪杰这个名字读起来总让人感觉到别扭。
毕业于清华大学的缪杰是个不折不扣的高材生。
别看他在大学里修的是电子工程,实际上可是个文艺男。
恰好当时又是校园民谣兴起的时候,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经常在一起唱歌表演。
2002年,因为李健的退出,水木年华组合面临着困境,卢庚戌于是邀请缪杰加入了组合。
期间也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歌曲,比如《在他乡》《启程》等。
组合的名气是越来越大,但是他缪杰的个人个人的知名度却毫无起色。
如果抛开水木年华这个招牌,估计能叫出缪杰名字的人很少。
但是看他的长相又让人感觉很熟悉,声音就更不用说了。
反观退出水木年华的李健现在已经是大红大紫。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不得名字真是一个玄学。
名字对一个人的作用太大了,作为伴随一生的符号,还是尽量起得响亮一点。
最起码让别人读起来通顺,不要为了所谓的“文化底蕴”就搞一大堆生僻字。
这样做唯一的后果就是念都不知道该如何念,无形中就给别人制造了麻烦。
到底是名字不好还是自己没文化呢?
来源:不似少溓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