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华语喜剧的星河中,陈佩斯无疑是最闪亮的星。1984年春晚,他凭借《吃面条》,用无实物表演逗笑全国观众。此后,他创作了众多经典小品与电影,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长。可1998年后,他却突然从央视舞台消失,“被封杀”的传闻甚嚣尘上。二十年来,陈佩斯对该事件一直
听听陈佩斯怎么说
在华语喜剧的星河中,陈佩斯无疑是最闪亮的星。1984年春晚,他凭借《吃面条》,用无实物表演逗笑全国观众。此后,他创作了众多经典小品与电影,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长。可1998年后,他却突然从央视舞台消失,“被封杀”的传闻甚嚣尘上。二十年来,陈佩斯对该事件一直保持沉默。直到后来,他打破沉默,揭开的真相,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
陈佩斯出生于艺术世家,父亲陈强是知名演员。受家庭熏陶,他从小就对表演充满热爱。15岁时,因家庭变故,陈佩斯随父亲“上山下乡”。在建设兵团的四年,他凭借运动天赋,成为兵团里的运动健将。回到北京后,陈佩斯一心想进入演艺圈,却因父亲的身份被文工团多次拒绝。直到1973 年,他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才正式开启演艺生涯。1979年,陈佩斯参演首部电影《瞧这一家子》,与父亲的默契配合,让影片笑点十足,该片荣获1980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此后,他陆续参演多部影片,还打造了“二子宇宙”系列喜剧电影。
同一时期,陈佩斯与朱时茂组成黄金搭档,进军小品界。1983 年,小品《考演员》在哈尔滨演出,收获无数关注。1984 年,《吃面条》登上春晚舞台,将小品这一艺术形式推向高潮。随后,《拍电影》《羊肉串》等经典小品频出,不仅逗乐观众,更推动了小品艺术的发展。此外,陈佩斯还为《花木兰》《宝莲灯》等动画配音,赋予角色鲜活生命力。
1997 年,陈佩斯和朱时茂发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未经许可,擅自出版他们小品的VCD光盘盈利,严重侵犯了他们的权益。沟通无果后,两人将该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赔礼道歉并赔偿166万余元。2000 年12 月6 日,法院判决他们胜诉,对方需赔偿16万元并停止侵权。然而,胜诉后陈佩斯却从央视舞台消失,“央视封杀陈佩斯”的消息迅速传开。网友纷纷指责央视,媒体也借机炒作,将多位演员的离开与该事件联系起来,陈佩斯陷入舆论漩涡。
多年后,陈佩斯道出离开央视的真正原因。原来,这并非“封杀”,而是他的艺术理念与春晚体制机制产生了激烈碰撞。陈佩斯追求有深度、能洞察人性的喜剧,可春晚为营造“欢乐祥和”氛围,有时会牺牲作品深度。版权纠纷只是矛盾的导火索,当时创作者权益保护意识淡薄,陈佩斯打官司,既是维护自身权益,也是争取创作话语权。于是,陈佩斯选择离开央视,投身话剧创作。他拒绝妥协,坚持在艺术道路上寻找更适合自己的空间。
和老搭档朱时茂的合作
2001 年,陈佩斯成立大道文化制作公司,开启话剧创作之路。首部话剧《托儿》在全国40多个城市演出100余场,场场爆满,还获得“2001 年中国十大演出盛事戏剧演出提名奖”。此后,《阳台》《戏台》《惊梦》等佳作频出,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内受热捧,还走向国际舞台。在创作中,陈佩斯不断探索悲喜剧融合,赢得观众与业界的认可。
2020 年10 月26 日,春晚官微官宣陈佩斯回归央视,担任《金牌喜剧班》导师。这次合作标志着双方多年矛盾化解,也表明文艺创作环境在不断改善。节目中,陈佩斯倾囊相授,助力年轻喜剧演员成长,节目收视率一路攀升。
2024 年,陈佩斯遭遇AI侵权。海外平台上陆续出现冒充他的账号,发布煽动性言论,搬运原创视频牟利。陈佩斯儿子陈大愚立即行动,向平台发邮件、报警。虽跨境维权艰难,但父子俩发布声明,积极取证,誓要维护自身权益。
回顾陈佩斯的艺术生涯,他始终坚守对喜剧的热爱和原则。无论是离开央视,还是应对AI侵权,他都为中国喜剧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相信未来,陈佩斯会继续在艺术道路上发光发热,激励更多人坚守艺术初心。
陈佩斯的艺术人生
来源:千山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