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约到期却陷“补充协议”罗生门,丝芭被曝曾与20余艺人打官司,累计索赔超千万
合约到期却陷“补充协议”罗生门,丝芭被曝曾与20余艺人打官司,累计索赔超千万
2025年4月7日,鞠婧祎与丝芭传媒的解约纠纷因原定3月18日的庭审延期再度引发热议。
这场被网友称为“内娱合同套路教科书”的官司,不仅暴露了经纪公司与艺人间的权力失衡,更牵出丝芭传媒多年来的“解约泥潭”——据公开资料显示,近十年已有20余位艺人与其对簿公堂,累计违约金索赔超700万元,甚至有成员通过“考公上岸”才成功解约。
一、鞠婧祎案:合约到期陷“协议造假”争议,太奇葩
1. 罗生门:补充协议成核心争议
鞠婧祎与丝芭传媒的《SNH48专属艺人合约》于2024年6月18日到期,但丝芭声称双方2018年签署的补充协议自动续约至第二阶段合作。
鞠婧祎方坚决否认,称从未见过或签署该协议,并已起诉要求笔迹鉴定。原定3月18日的开庭因故取消,外界猜测与司法程序复杂性有关。
2. 激烈交锋:工作室密码被改、商标被抢注
解约风波中,丝芭被曝擅自更改鞠婧祎工作室账号密码,并注册多类“鞠婧祎”商标,试图限制其独立发展。
鞠婧祎则以小号发文“相信我,陪着我”,引发粉丝声援。
二、丝芭“解约泥潭”:十年20余起纠纷,艺人成“违约金工具”吃像太难看
1. 高额违约金条款:三年赔500万,五年赔千万
丝芭合同被曝含“霸王条款”,如艺人三年内解约需赔500万,五年以上则高达1000万。
前成员黄婷婷因解约被索赔1000万,冯薪朵因恋爱退团被追讨120万。
2. “考公上岸”成唯一出路?
在已公开的判决中,仅陈逸菲通过考取公务员成功解约且未赔偿,其余11人悉数败诉。
网友戏称丝芭为“娱乐圈缅北”,质疑其靠违约金盈利。
三、行业反思:合同套路与艺人困境,打工人的无奈
1. “补充协议”套路:绑定摇钱树
业内人士分析,丝芭通过补充协议延长合约期,是为了绑定头部艺人持续获利。
鞠婧祎作为公司“顶梁柱”,单飞后主演多部剧集,却被粉丝质疑“带新人”,商业价值与公司矛盾激化。
2. 舆论分化:支持维权 vs 资本博弈
网友力挺鞠婧祎:“打工人反抗‘卖身契’值得鼓掌!”但也有观点认为,即便胜诉,她的职业生涯或遭资源封杀,“个人难撼资本大山”。
四、未来走向:案件成行业风向标,捆绑式真的好吗
目前,鞠婧祎案笔迹鉴定结果尚未公布,若补充协议被证伪造,或将动摇丝芭多年合同模式。
此外,公众呼吁监管部门介入,推动经纪合同透明化,避免更多艺人陷入“解约修罗场”。
鞠婧祎与丝芭的博弈,是内娱艺人维权艰难现实的缩影。
当“补充协议”成为资本枷锁,行业亟需一场“合同革命”。
正如网友所言:“支持小鞠,也是支持每一个被职场压榨的普通人!” #鞠婧祎#
来源:小琴聊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