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郭德纲用自个儿本事把相声这行带出了新气象。他打拼那会儿可没少吃苦头,光北京城就闯了三回,还在玻璃柜里当过"展品"。愣是咬着牙整出德云社,混成了圈里响当当的人物。这么能耐的人为啥老让人说记仇、不敬师长?说白了就是脾气太冲。怼前辈"装蒜",骂同行"狗腿子"。记者都
郭德纲用自个儿本事把相声这行带出了新气象。他打拼那会儿可没少吃苦头,光北京城就闯了三回,还在玻璃柜里当过"展品"。愣是咬着牙整出德云社,混成了圈里响当当的人物。这么能耐的人为啥老让人说记仇、不敬师长?说白了就是脾气太冲。怼前辈"装蒜",骂同行"狗腿子"。记者都敢当面对骂,说人家"不地道""没人味"。当年德云社眼看要被封杀,他连个软话都不说。这爆脾气整得于谦都直说他仇家遍地说,相声行里没朋友。上了年纪,当年那些张狂劲儿到底反噬回来了。侯耀文在世时就说过:"他吃过的苦,注定要跟人针尖对麦芒。"这摆明是知道自己徒弟那张嘴多能得罪人。
听相声的都知道,老郭是野路子出身。小时候穷得叮当响,头回接触相声还是在茶楼里边听边学。靠着死磕劲儿到处求师学艺,可没少碰钉子。好不容易带着徒弟们把德云社这招牌立起来,却因为不是体制内出身,老让曲协那些"正规军"挤兑。尤其是姜昆和天津那帮子同行,闹得最凶。天津可是老郭的老窝儿,打小就在胡同里长起来的,拜师学艺也没出过天津卫。这些人为了利益什么阴招都使,狠命踩德云社,真把老郭气够呛。
06年那会儿,姜昆带着曲协搞了封"反三俗"倡议书。明面上说要整治低俗表演,实际上谁看不出来是冲着德云社去的?人姜老师讲究相声得有教育意义,老郭这边偏把搞笑当头等大事。结果呢?德云社场子越来越火,别人家票都卖不动了。按老郭自个儿的话说:"这行当天生就是狼多肉少。"挨了欺负他也不憋着,直接上媒体痛批姜昆滥用职权搞小动作。专门写段子讽刺那些假模假样"反三俗"的,说他们自个儿满身骚还教人洗澡。台上没少拿姜老师开涮,连"太监"这种糙话都往外蹦。
要说他跟老恩师翻脸这事儿,可就更有嚼头了。在拜侯耀文之前,还有位叫杨志刚的馆长。07年老头一纸诉状把旧徒告上法庭,说他欺师灭祖。其实当年16岁的小郭头回北漂失败,回天津在文化馆混口饭吃。杨馆长瞧他有点天分,就这么半师半友地相处着,压根没正正经经拜过师。后来因为票款报销这些烂账闹掰了,郭德纲接着杨的名头在外头闯荡,红透半边天之后,这假师徒就成了真冤家。杨志刚眼红要蹭热度,老郭直接写博客抖搂人家公款装修、搞办公室绯闻。官司是没输,可这梁子算结死了。
别看他怼外人起劲,教徒弟更是狠人。2010年占地纠纷那次,记者来采访被弟子打了。老郭非但不道歉,还痛骂记者下三滥,结果是所有作品连夜被下架。徒弟们惹事他都护短,搞得这些年幺蛾子不断。有人学他当年叛出师门,有人作妖搞事上热搜,这不都是现世报?早年撒的刺儿,现在全扎自个儿身上。
要说郭德纲这人,真应了那句老话——性格决定命运。谁对他错掰扯不清,可那股见棱见角的劲儿,既撑着他拼出头,也招来无数是非。德云社眼下虽然红火,到底让这掌门人的暴脾气拖累得不轻。这光景,倒真像是拿前半辈子的狂劲儿换了后半辈子的难。
来源:蘑菇姑娘夜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