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央视综艺频道的清明特别节目,不再追忆故人,而是主要关注人与自然、生命的关系,采用纪实探访加主持人体验,穿插文艺节目表演的形式进行。2025年央视清明特别节目,在国家植物园设立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8个不同主题的春日集市摊位,介绍来自全国各
近几年,央视综艺频道的清明特别节目,不再追忆故人,而是主要关注人与自然、生命的关系,采用纪实探访加主持人体验,穿插文艺节目表演的形式进行。2025年央视清明特别节目,在国家植物园设立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冰”8个不同主题的春日集市摊位,介绍来自全国各地的“土地赠予我的”礼物,以及制作、守护这些礼物的人。
小娟与山谷里的居民与生态建设者们合唱《我的家》;王铮亮、陈楚生、苏醒、张远、陆虎、王栎鑫演绎歌曲《熊猫驾到》;歌手诺米与妞妞合唱团共唱《阿普的思念》;李杰携家园计划献唱《净土》;歌手龚琳娜携非遗乐手们共创的《歌行四方》;李昀锐、李兰迪、丁禹兮、毛晓彤、吴越等明星演员诵读《春的诗》;周深演唱歌曲《和光同春》。
当然,对于央视清明特别节目来说,文艺节目表演是点缀,重点在于主持人逛春日集市。由央视主持人任鲁豫、新生代主持人苏眉文、植物学家史军组成的踏青小分队,“新老结合,颜值、主持能力都两极分化”,引发网友热议。而农业农村频道的主持人郭嘉宁,是以集市摊主的身份出现在每个摊位,向任鲁豫苏眉文史军介绍每份礼物的来历故事。
2025年《多情的土地》主持人安排有点出乎意料,2024年是尼格买提和苏眉文。时隔一年,虽然苏眉文还在,但她至今还没有正式签约央视,尼格买提的位置被任鲁豫接替了。三位主持人只有任鲁豫来自央视文艺节目中心,而郭嘉宁更是首秀综艺频道,并首次担任清明节特别节目的主持人,其地位和人气远超绝大部分同届主持人大赛的优秀选手。
同样是新生代主持人,刘心悦、严尚嘉、高浩森、龚韵熹没有机会,而苏眉文却能连续两年主持,还宁愿重用其他频道的郭嘉宁。其实,不仅是清明节,以往的五四、元旦、国庆、端午等节庆晚会,早就打破常规安排主持人了。说明央视在媒体融合时代对人才使用逻辑的深刻变革,从固守频道藩篱转向追求人尽其用,从论资排辈转向了能力本位。
苏眉文能够主持清明特别节目绝非偶然,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其独特的“跨界气质”。在传统媒体式微、媒体边界模糊的今天,观众早已厌倦了千篇一律的主持风格。苏眉文身上既保有文化节目所需的知性底蕴,又兼具年轻群体喜爱的清新自然,复合型特质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类型的节目。苏眉文是主持界的“新鲜血液”,有效拓展观众年龄层。
央视敢于重用年轻又非科班出身谢苏眉文,体现央视“英雄不问出处”的用人智慧,在内容为王的时代,能力与适配度远比学历背景更重要。而郭嘉宁是农业农村频道的骨干主持人,看似“鸠占鹊巢”,抢同事饭吃,实则是央视打破频道壁垒的积极尝试。传统电视时代,各频道画地为牢,主持人往往被限制在特定领域,造成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
郭嘉宁不负众望,在《多情的土地》中展现出的朴实亲切与专业素养,恰恰符合节目整体定位。央视此举释放出明确信号:优秀人才是全台共享资源,频道间的流动不是越界而是增值。“人尽其用”的理念有利于激发主持人的潜能,为节目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背后反映的是央视对主持人梯队建设的战略思考,不同节目需要不同风格的主持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来源:湖北台综艺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