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材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材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文丨青山
编辑丨非凡
“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 ”
小时候觉得齐天大圣简直无所不能,后来才知道猴哥在五行山下被压了500年才脱困,而现实中的“悟空”也被足足被骂了36年......
当时看西游记时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取经路上,离灵山越近妖怪越多,
直到这时才知道,游本昌说得没错,原来这“八十一难”竟如此难渡!
几年前,执导了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杨洁导演去世,六小龄童前去吊唁,而这也成了他被千夫所指的开端。
就在大家都沉浸在悲伤中时,一则视频迅速在网络上传播着。
视频中,他一边参加葬礼,一边宣传自己中外合作的新片。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群情激愤,大家纷纷指责他。
在别人的葬礼上为自己谋取利益,还是个人吗?
“忘恩负义的小人”、“伪君子”、“泼猴”、“文体两开花”,总之怎么难听怎么来。
紧接着传出他将孙悟空的形象据为己有,不允许别人使用,甚至去骂周星驰的《大话西游》是改编胡说。
种种谣言导致舆论更是炸了,周星驰那可是国民喜剧大师啊。
一瞬间,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谩骂蜂拥而至。要知道,唾沫星子可真能淹死人的。
此时的“猴哥”就像犯了天条,在被压在五指山下一样无助,可事实完全相反......
36年荣辱心酸说起“猴哥”离不开西游,离不开那九九八十一难。
在《西游记》才开始筹备时,孙悟空的选角根本就不是他。
当时选角,民间有两大“猴王世家”,“南猴王”和“北猴王”。
剧组先找的北猴王,可惜年龄不符没选上,后来又找了戏曲学院的武生,依旧不满意。
这时,“南猴王”六龄童毛遂自荐,推荐了自己儿子。
当时的六小龄童根本不符合选角条件,双眼高度近视加散光无神。
剧组抹不开面子,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让他上场。
谁也没想到,他竟然能像在太上老君八卦炉中一样硬生生的把自己近视炼成了一双“火眼金睛”!
这一试,假“猴子”成了真“大圣”,那一年,《西游记》一经播出,万人空巷。
开播时的收视率一度飙升为89.4%,一直持续到结束,甚至被重复播放了3000多次。
师徒四人是彻底火了,火遍大江南北。
可是你们知道这么火的演员,片酬是多少吗?2000块,6年一共2000块。
而与他同一剧组的小白龙,仅仅3集就拿了1500元。
取经路上的八十一难已经过去了,可这现实里的八十一难,难过啊。
当饭都吃不饱的时候,就别谈什么为艺术献身了。
师徒四人开始走穴赚钱,不管怎么说,得先填饱肚子啊。
可这也引起了杨洁导演的不满,直言“你们不要忘记,是大家托起了你们师徒四人”。
可西天佛祖高高在上,他忘了,人是要吃饭的啊,画的饼再好看可它不顶饱啊。
杨洁导演自己身家优越,吃喝不愁,可别人不是啊。
是西游剧组托起了师徒四人没错,可也是师徒四人用6年2000元工资托起了3集1500的小白龙。
小白龙扮演者是当时的当红小生,可这么高的价的很难说是不是杨洁导演为了追星给的特权。
后来,杨洁导演去世,有人就把两段不相干的视频剪辑合成到了一起。
于是就有了“六小龄童葬礼宣传新片”的传言。
哪怕后来他一再澄清是在酒店拍摄的宣传,可是没人相信,就像当初的唐僧不相信猴子打死的是妖怪一样。
他说孙悟空不该谈恋爱,结果被别人的粉丝一阵狂喷。
说他是为了“垄断”孙悟空的使用权,可结果呢?
近几年翻拍的“齐天大圣”就真的如他说的一样,和人谈恋爱,和不是人的,也开始谈恋爱了。
慢慢的大家发现,好像还是他,最像那个“齐天大圣”,那个“美猴王”。
可那个被全网群嘲,压在舆论“五指山”的孙猴子,现在又怎么样了呢?
2009年,闫怀礼去世了,那个会一直在师傅身旁一直维护大师兄的“沙师弟”走了。
曾经的取经团队就只剩三个人了,师傅和“八戒”过着隐居生活。
只有他依旧活跃在人前,只不过这一次只有他自己了。
他积极传播着猴戏,捐款公益更是一个不落。
上月月底,他先是浙江观看了绍剧经典剧目的演出去了。
而后马不停蹄地参观了国画大师的美术馆。
最后去了上海,带着他的新书和“猴迷”一起探讨着传统文化。
现场座无虚席,除了坐着的大人外,还有不少小“猴迷”,有几个小 “猴迷”甚至被他指导着耍起了金箍棒。
满脸的笑容看得出来他是真的很喜欢这些小朋友,几个小朋友也捧着他亲笔签名的书向别人展示着。
就在清明前一天,他在微博发布担任特长生中国美育实践活动公益形象大使的视频。
视频中,他戴着一顶红色帽子,还是穿着那一身红色西装,一副金丝眼镜显得更加儒雅。
现在的他经历过了全网谩骂的“五指山”,却以终于再次走在了公益这条取经的路上。
他也由“泼猴”真正成为了公益这条取经路上的“行者”。
他经历了太多,从一开始骂他走后门进的剧组,到成名后反而为了生计奔波,再到后来的质疑嘲讽。
就如同游本昌老师在《济公》中说的:
在家出家,出家在家,凭的是一颗心,小修在深山,大修在世间。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六小龄童
六小龄童:“西游”行者. 央视网. [2023-09-22].
86版西游记为何成为传世经典,因为当年是这么拍出来的. 中国新闻网. [2023-09-22].
六小龄童走进寿县传播西游文化. 寿县人民政府. [2025-03-26].
来源:良影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