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头花卖CP,《浪姐6》全面变味

天堂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4-05 22:43 2

摘要:节目里显示,一公排练前,队长房琪催大家练习,但何泓姗和彭小苒都因为拍戏没有时间,回复得很慢。焦虑的房琪哭了,另外两位姐姐则被指责轧戏、不敬业。为了自证清白,何泓姗在微博上发文说明回复时间线,表示无轧戏,硬刚节目造假。这也成了《浪姐》的一个缩影,行至第六季,最出

文 | 雅蚊

编辑 | 麻仓叶

近期最热闹的综艺,还得是《浪姐6》。只不过,这次不再是出圈,而是大家觉得变味了。

节目里显示,一公排练前,队长房琪催大家练习,但何泓姗和彭小苒都因为拍戏没有时间,回复得很慢。焦虑的房琪哭了,另外两位姐姐则被指责轧戏、不敬业。为了自证清白,何泓姗在微博上发文说明回复时间线,表示无轧戏,硬刚节目造假。这也成了《浪姐》的一个缩影,行至第六季,最出圈的竟然是女人之间的争议。

而事实上,这种尬从节目开场就一直存在:曹颖“低情商”尬聊全场,祝绪丹像是拿了隔壁虞书欣的低配人设,一上来就倒在王珞丹身上,叶童年过六旬还要拼唱跳。节目不仅次元大乱炖,还堆满了早已过时的内娱烂梗。

《乘风2025》(图源:微博)

至于热搜主人公之一的房琪,其实早在节目开场就被嘲了一轮:作为参赛者,她也是本季文案的创作者,过度堆砌修辞的写法被网友锐评“郭敬明朴实版”、“不如deepseek”。总而言之,小鱼看下来,一路都在拧眉头,替姐姐们尴尬。

五年过去,从“她力量”到“她尴尬”,《浪姐》似乎只剩热搜和争议在强撑场面。曾经的“百万文案”是节目初始价值观的外显,而如今虚无缥缈的文案下,姐姐们的乘风破浪,早已变味成了有人为之的兴风作浪,这才是观众越来越感觉《浪姐》食之无味的核心原因。

“百万文案”变尬了

节目还没开播,参赛姐姐房琪在《浪姐6》“接私活”写开场文案,率先引发了一波热议。

房琪是谁?在参加《浪姐6》之前,她就已经是抖音千万级别的旅行博主。女团选秀落选,参加过《奇葩说》,央视主持出身,还出过畅销书。在音综《为歌而赞》里评价张含韵的一句“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更是让房琪成为小红书上被追捧的“文案的神”。

《为歌而赞》(图源:微博)

让房琪来写文案,芒果为的不只是降本增效。早在2022年芒果招商会上曝光的文旅真人秀《城市中的桃花源》的拟邀名单里,已经有房琪的名字。恰巧房琪出圈点评的张含韵,属芒系综艺《超女》《浪姐1》出身,形成了《浪姐》女性叙事的完美闭环。本季节目中户外舞台文旅定位也与房琪在短视频上的内容定位高度重合,二者联动更能打通综艺观众与短视频用户的壁垒,实现双赢。

但芒果如此选择,也实属下策。去年11月,芒果“百万文案女王”、《浪姐》IP总制作人吴梦知经证实已经离开芒果。为新一季《浪姐》开篇定调的任务,也就落在了作为本季“姐姐”之一的房琪手上。但相比起深谙节目基调的吴梦知而言,房琪的文案显得空洞、悬浮,看不清《浪姐6》主题在何。

在小鱼看来,两者最大的差别是:房琪是短视频博主,文字更倾向于渲染情绪,而吴梦知是综艺策划出身,更强调直扣主题。

《浪姐6》开篇词备受诟病的“当大屏变成大海,灯光变成天光,我们在笃定和不定之间,来回游荡”,看似很有意境,实则指意不明;结尾就只有喊口号,“我们决定历险,勇气已就绪,我们山海见”,妥妥一碗浓鸡汤。

《乘风2025》(图源:微博)

但真人秀节目的核心需求并非氛围感,作为一档高能输出30+女性力量的真人秀,《浪姐》需要通过确切的文案来立下态度与价值取向。《浪姐1》的开篇词中,率先提出三个以年龄为准线的排比结构“三十而励、三十而立、三十而骊”,让30+女性综艺的概念更为清晰准确;而在最后以“一切过往,皆为序章,直挂云帆,乘风破浪”直点主题与目标,节目立意与动机一目了然。

吴梦知曾在接受芒果内部专访时,提到文案对综艺的作用,“严重点说,文案只是一种懒惰者的补救手段而已——就是用影像实在无法交代了,那么用几句话说清楚很多问题吧”。即便态度有些消极,但在她看来,文案之于节目不仅是对画面的补充说明,更要把节目意图交代明确。

然而《浪姐》“百万文案”变尬,也不能全由房琪背锅。五年的时间里,节目主题早已变换多轮,核心价值取向也发生改变,请来的姐姐们也不再面对真实的风浪,房琪除了抒情也没别的办法。

第三季时,节目名字从《乘风破浪的姐姐》改为《乘风破浪》,最有情绪的身份称谓“姐姐”被抹去,“姐味”也正在逐渐被弱化;再往后干脆变成了《乘风202X》,连浪都不需要破了,只强调有风可以乘;第四、第五季的主题也从“三十而X”的句式改成了“大美中国”,从个体叙事转向全球文化融合,与最初解决30+女性困境的话题焦点早已大相径庭,仿佛这几年过去,30+女性再谈论困境就不“时髦”了。以前的姐姐们面临的是实实在在的风和浪,对如今上节目的姐姐们已经是薛定谔的风和浪,自然只能将扯头花和卖cp作为核心看点。

文案背后,IP崩塌

文案是节目之魂,它的敷衍早就预告了节目的走向。不管是曹颖的“低情商”尬聊,还是叶童年过六旬还要拼唱跳的“鸡血”,都让人隔着屏幕就感到迷惑,这究竟是综艺还是菜市场?

紧接着的是,节目组“强捧”的CP一个没爆,镜头镶边的李晟却率先在人气投票上拔得“断层第一”,00后们为这究竟是不是集体回忆的复出吵得不可开交;已经被淘汰的王蓉人气暴涨,一公舞台《免我蹉跎苦》在b站播放量已过百万,央视文艺更是在抖音号置顶了六个王蓉的舞台视频,芒果也因此被群嘲“连续押错两次宝”。

(图源:抖音@央视文艺)

目前几期节目里,出圈的舞台没有,反倒是争议热搜一个接一个。初舞台评级紊乱,实力选手被淘汰,刚录制完的三公舞台更是被repo曝全场大喊黑幕。与其说是乘风破浪的姐姐,不如说是兴风作浪。而且,作浪的主体还不是真的姐姐们,更像是节目营造出的氛围。比起舞台,真人秀的“秀”味更浓,姐姐们的故事线,更像是被剪成了话题线。

被群嘲“拖后腿”的陈德容,虽然确实是有公主病,迟到闹脾气还要求队友向下兼容,也都被节目组逐帧放大,练习的部分全被剪掉。在节目组的剪辑对比下,唱跳俱佳的王蓉一公就被淘汰,陈德容没实力不努力还好命,划水也能挺到四公。这波“虐粉”操作,只会把怨气更加集中在了陈德容身上。

房琪组也是暗暗较劲,彭小苒想加段rap但房琪并不支持,节目里的staff好似全程隐身,也不从中调解。至于房琪,隐有皇族味道,因为有参与录制的网友透露,一公舞台上房琪的长篇大论诗朗诵被悄悄一剪没,这段也是爱的很爱,不爱的觉得在装文艺。总之,拼拼剪剪,正片里彭小苒的坚持便显得格外无理取闹。《珊瑚海》唱成什么样无人在意,只留下扯头花情节供人娱乐。要小鱼说,周董这个版权,不卖也罢。

锐评之余,小鱼也回想了一下当初追《浪姐1》的感受,为了舞台不要命拼全力的姐姐们,看得又燃又感动。女性主义史学家玛丽莲·亚隆在《闺蜜:女性情谊的历史》一书中提到,女性友谊类的文艺作品为什么越来越受欢迎,因为生活在这个拥挤、充满冲突的星球,女性似乎必须利用一切可用的关系工具,形成自己的支撑,对抗多年来的被缄默、阉割、压制的现实。而《浪姐》IP之所以能在女性综艺里保持“长寿”,关键就在女性互助的“团魂”以及“成团”的共同目标。可如今,《浪姐6》已成宫斗场,祭天剧本已经有人拿好,很难让人觉得,这依然是一档女性互助综艺。

不必看别人,《浪姐》自己的前季就有好的示范。在《浪姐4》里最出圈的舞台《花海》中,龚琳娜拉着美依礼芽的手说:“我教你中文歌词,你教我日语发音”,弹幕都在哭“终于不是扯头花戏码了”。贾静雯也在节目中说道:“我们不是来比谁更完美,是来见证彼此如何完整。”

《乘风2023》(图源:豆瓣)

当然,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女性议题失焦之余,浪姐的变味也和市场相关。五年前《浪姐》诞生时,依然处于偶像选秀爆发期,让30+姐姐们打破年龄和身份限制组成女团,不仅创新了同质化严重的101选秀模式,更是实现了市场对于女性互助、成长等话题的期待。

如今潮水已过,女团的目标早已被弱化,所谓30+女性困境也已经被反复建构再解构,就连《创造营》出身的吴宣仪也要来《浪姐6》寻找舞台,比起女性互助的呈现,“翻红”才是姐姐们登上舞台的最大动力。仍要按规则“成团”的姐姐们,其实早已经没有了成团的必要,一切都是限时热度,自然只能在节目里搞雌竞才能获得热度。

这也是现在舆论场热衷于嘲笑“芒果押错宝”的底层逻辑——人们期待看到30+姐姐凭借过硬的业务能力重回事业巅峰,扯头花和卖CP或许能收获更多热搜与引流效果,但没法真正给予观众价值感。反而是与节目策略背道而驰的“民选C位”,更能投射大众在这个时代对于偶像、对于情怀的需求。

而就在这几天,之前没能入选《浪姐》的女团fiestar队长曹璐公开宣布,在离开舞台多年之后,她终于为自己的团队争取到了新的经纪合约。37岁的曹璐,在节目之外凭借自己的力量,完成了一场30+女性不惧拼搏的纪实真人秀。这可比《浪姐6》要好看得多。

小鱼还记得第一次看《浪姐》的夏天,被一群不被年龄束缚的姐姐震撼的moment,那个moment在说,女人,可以不被外界任何定义,可以充满野心,亦能熠熠生辉。可如今,《浪姐6》又在做什么呢?出发太远了,就得回头看看来时的路。

*本文图源网络,如侵权联系删改

运营|CCC

校对|刺梨

今日互动:

你看《乘风2025》了嘛?

来源:潜水鱼X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