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5日,说唱歌手VAVA(毛衍七)通过微博向杨超越公开道歉,引发舆论热议。事件起源于2018年杨超越通过《创造101》出道时,VAVA曾发文暗讽其“靠脸蛋和哭戏”获得人气。七年后,两人因综艺《乘风2025》产生交集——VAVA与杨超越前队友吴宣仪在
2025年4月5日,说唱歌手VAVA(毛衍七)通过微博向杨超越公开道歉,引发舆论热议。事件起源于2018年杨超越通过《创造101》出道时,VAVA曾发文暗讽其“靠脸蛋和哭戏”获得人气。七年后,两人因综艺《乘风2025》产生交集——VAVA与杨超越前队友吴宣仪在节目中结缘,并通过吴宣仪与杨超越私下互动达成和解。
VAVA在道歉微博中配发三人搞怪合影,以调侃语气表示“一笑泯恩仇”,但全文未直接使用“对不起”表述。杨超越与吴宣仪均以轻松方式回应互动,被网友评价为“体面人”。2018年VAVA的diss微博获得3万转发、10万点赞,导致杨超越遭受大规模网络暴力。部分网友认为VAVA作为公众人物需为当年的言论负责。
有观点指出VAVA的道歉缺乏实质悔意,疑似为参加综艺节目营造话题。认证账号更直言“互联网对施暴者过于宽容”。
网友认为VAVA年少轻狂且已主动和解,杨超越的宽容态度展现成熟艺人风范。
而一些网友则有不同的看法,强调网络暴力伤害不可逆,指出杨超越19岁时承受的恶意远超普通争议。部分粉丝晒出2018年杨超越被攻击的截图,表示“七年仍未释怀”。
事件折射说唱圈与偶像产业的碰撞:地下rapper转型主流时面临的舆论反噬,以及选秀机制下“观众缘”与“实力”的永恒争议。杨超越作为初代“民选偶像”的成长路径(从《创造101》到影视综多栖发展)成为对比参照。
此次事件既是对娱乐圈“回旋镖效应”的典型案例展示,也揭示了公众人物历史言论在自媒体时代的长期影响力。杨超越团队未就争议直接表态,延续其一贯的“冷处理”公关策略,而VAVA的道歉能否真正消解七年积怨,仍有待观察。
来源:戴维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