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八一厂“反派演员”演技排个名 胡敏英演技精湛排第七 刘江第二?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05 19:47 1

摘要:意思是说,扮演正面角色的演员往往长得“伟光正”,他们的外在形象通常都长在观众的审美点上。然而扮演反派的演员,却更多的会依靠演技,来赢得观众的青睐。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正角靠形象,反派靠演技”。

意思是说,扮演正面角色的演员往往长得“伟光正”,他们的外在形象通常都长在观众的审美点上。然而扮演反派的演员,却更多的会依靠演技,来赢得观众的青睐。

我们在重温昔日八一厂拍摄的老电影时,就意外发现了这一条创作规律。

八一厂的王心刚、高保成、李炎、里坡、王润身、张良、唐国强、朱时茂、李世玺等,个个长得相貌堂堂,于是他们始终都出演正面形象。

而像刘江、王孝忠、张怀志、刘龙等这些演员呢,则主要以扮演反面角色而见长。

但在我们心中,银幕上的那些反派角色似乎更加令人难忘,大家说起《闪闪的红星》中的胡汉三、《地道战》中的山田等角色,也都是津津乐道。

由此我们发现,在昔日的八一厂,隐藏着一批专演“坏蛋”的好演员。

他们个个演技精湛,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全都令人难忘。

今天,咱们不妨来选择其中最为出色的十位,来为他们的演技,做个排名。

看看八一厂的“最佳反派”,究竟是谁?

赵守凯这个名字,可能大伙并不熟悉。

但我说几个他演过的角色,恐怕大家就会立刻想起他是谁来。

他就是在《闪闪的红星》中扮演胡汉三的跟班孙副官、在《南海长城》中扮演蒋匪特务兰继之、在《南海风云》中扮演敌军军官大卫、在《归心似箭》中扮演日本监工犬口的那位演员。

他1962年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但1966年毕业的时候,恰好碰上一场运动的到来,所以他未能立即投入到实践之中。而是到了1973年,才和李世玺、洪学敏、宝珣、赵福余、李岚等俊男靓女们一起,进入到了八一厂。这一年,他已经31岁了。

他因为貌不出众,所以被划归到了“反派”演员的行列。不过幸运的是,一进厂,就得到了演出机会,在《闪闪的红星》中出演戏份较多的孙副官。

赵守凯虽然是第一次登上银幕,但他在镜头前的表现却游刃有余,甚至显得颇为老道。其中有好几场戏,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在李俊执导的另一部电影《南海长城》中,他又出演了乔装打扮的特务兰继之。这一次,他的表演更为生动细腻,显示了他作为专业演员的可塑性。

这之后,赵守凯又出演了《四渡赤水》、《主犯在你身边》、《不该凋谢的玫瑰》、《田野又是青纱帐》、《晋中大捷》、《大决战》等作品,所塑造的角色,全都那么栩栩如生。

赵守凯算是八一厂在七八十年代所重点培养的“反派”演员,虽然不如刘江等前辈的名气大,但他在银幕上所塑造的形象,却同样令我们记忆犹新。

在众人的印象里,一般扮演“反派”角色的演员,大多长得“歪瓜裂枣”。

然而孟庆芳却不。

他长得还挺帅的。只是为了在银幕上出演“坏人”,他只好让化妆师给自己“化丑妆”。

所以我们看《英雄虎胆》中的崔阿龙、《林海雪原》中的一撮毛、《奇袭》中的敌警官等,个个“奇丑无比”。

由此我们看出孟庆芳为了成全角色的牺牲精神,和他作为演员“不爱自己,而热爱心中艺术”的品质。

他的表演,也同样给我们留下非常深刻的记忆。

孟庆芳1957年进入八一厂后所扮演的第一个角色,就是《水》中敌班长,他演得活灵活现。随后他便被派到专演“反派”的队伍里,继而又在《黑山阻击战》、《英雄虎胆》、《永不消逝的电波》、《林海雪原》、《奇袭》、《苦菜花》等电影中,出演了反派角色。

尤其是《林海雪原》中的一撮毛,虽然戏份不多,但从人物造型到表演,都令人过目难忘。

后来,孟庆芳去了珠江电影制片厂,遗憾的是再未出演更多角色,而是转型做起了导演。

如今算起来,他今年和老战友田华一样,也有97岁了。不知大伙还记得他吗?

陈佩斯也是1973年进入的八一电影制片厂。

而且也是被列为了“反派演员”专业户。

他在银幕上所塑造的第一个角色,是重拍版电影《万水千山》中的匪连长。他展现了过人的表演天赋,为角色设计了许多细节,如战战兢兢的走路姿势、颤颤巍巍的敬礼姿态以及磕磕巴巴的讲话方式等,可谓浑身都是戏。

继而在《南海风云》、《猎字99号》和《归心似箭》中,他同样被分配出演匪兵、特务、痞子等反派形象。

而在《法庭内外》这部电影中,他较好地把握了夏欢这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将一个为非作歹的纨绔子弟塑造得真实可信。

后来,陈佩斯又和朱时茂组成“一正一邪”的小品组合,他那诙谐幽默、贴近生活的表演更加受到观众的欢迎。

不过跟八一厂的那些前辈表演艺术家比起来,我觉得陈佩斯所扮演的这几个反派形象,还是有些流于扁平化的状态。

他在出演“反派”角色这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显然不如他的父亲陈强那么显著。

胡敏英在银幕上所塑造的角色并不多,但单单是《英雄虎胆》中的李月桂,和《夺印》中的烂菜花,就足以证明了她的表演实力。

在我的印象里,她仅在电影《金铃传》中演过大成嫂这一个正面角色,其他的,都是反派。

她由此获得了八一厂“第一女反派”的称号。

而她的演技,也获得了观众的普遍赞誉。

比如在《英雄虎胆》中,他牢牢抓住了李月桂的内在心理,将她的精明、多疑、阴狠和毒辣,全都演绎得层次分明。

而在电影《夺印》里,她又凭借摇曳的身段、软糯的语调,和挑逗的眼神,使得一个妄图腐蚀拉拢新支书何文进的“地主婆”形象,塑造得有声有色。

这两部电影上映后,影迷都说,胡敏英所演的女反派,无人能敌。

只是她于1965年之后就未再出演电影了,而且1978年就服毒自尽了,年仅54岁,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张怀志是谁?

他是执导出《和平年代》 、《亮剑》等作品的著名导演张前的父亲,也是昔日八一厂又一位擅长扮演反派的演员。

他1956年就进入八一厂,成为其中的第一批电影演员。

1958年,张怀志在电影《英雄虎胆》中出演了独眼龙一角。这个角色并不好演,很容易因为表情的夸张而显得过火,然而张怀志却只通过一只眼睛,便将这个小人物的悲剧色彩,给呈现了出来。

此后,他在《赤峰号》、《英雄岛》、《回民支队》、《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电影中,都出演了各种不同的反派形象。

尤其是《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兰毛,被他演得惟妙惟肖。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场戏,但因为张怀志准确的演绎和把握,使得角色跃然于银幕之上。

他也再一次用行动证明了“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这句话。

张怀志也于70年代中期调入珠影厂做演员,继续在饰演“反派”的路上深耕。

1987年,张怀志因病去世,年仅59岁。

不知不觉,谢万和离开这个世界,也已经有39年的时间了。

大家可否还记得他呢?

但他所扮演的许多角色,都深深地印刻在无数影迷的脑海之中。

尤其是他所扮演的敌军人的形象,个个富有辨识度。

比如在《英雄虎胆》中,他扮演那个为考验曾泰而存在的“工具人”假俘虏,结果没活过两分钟,便被于洋扮演的曾泰给击毙了。

还有《赤峰号》中的敌参谋长、《回民支队》中的伪军金副官、《奇袭》中的伪军运输连上尉、《打击侵略者》中的伪军军队副官等,也都人各有貌。

我最记得他在电影《地道战》中所扮演的那个假武工队长孙进财,他演得真是到位极了,不仅将一个那种藏都藏不住的“蠢”和“坏”,都演绎得活灵活现,而还具有某种幽默搞笑属性。

《苦菜花》中的汉奸王竹,那种装腔作势的威严,那种深藏不露的狡诈,也被他演得分毫毕现。王竹与隐藏的特务王柬芝,合起伙来演的那出“戏”,才更令观众胆战心惊。

只是谢万和演完《苦菜花》后也离开了八一厂,去了云南话剧团,而且他去世得也比较早,1986年就走了,年仅58岁。

刘龙是那种,你看他第一眼,就能记住的演员,因为他的长相很有特点。

他是方脸,颧骨较高,面部轮廓很明显。所以我们看《勐垅沙》,第一记住的是王心刚,第二记住的,就是刘龙。

当然他的表演,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后来一查资料,原来他也在“苦干”历练过,在那个藏龙卧虎的地方,可以说是表演艺术家的聚集地,刘龙从石挥、张伐等前辈身上,学到了不少技艺。还有他的师傅是崔超明,那可是演反派的一个大家啊。

崔超明

所以刘龙的表演基本功很扎实,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听他的台词,就会发现,很有嚼头。

当然我们更多的影迷,是在70年代末开始对他有更多的了解。他1978年从昆明军区话剧团转到八一厂做演员,接连在《南海风云》、《三个失踪的人》、《猎字99号》等电影中出演反派。他形象讨巧,让人一看就很“坏”,不过,更令人难忘的,是他的表演层次丰富而准确。很多观众都说,看他在《猎字99号》中演的潜伏特务班德彪,真是令人不寒而栗。而在《三个失踪的人》中的敌团副呢,又是那么手段残忍。

所以很多人一看到他,就是觉得“挺害怕”。

而一个演反派的演员,能够让观众“怕”,也不容易啊。

他演的角色不算多,但给我们的印象却那么深刻。

刘龙还演过《开国大典》、《决战之后》、《李卫当官》、《康熙微服私访记》等影视作品,大家对他所饰演的角色,也都耳熟能详。

2020年5月22日,刘龙因病去世,享年91岁。

王孝忠后来去了珠影厂,但我们仍对他在八一厂所塑造的几个反派形象津津乐道。

大家看他在《战斗里成长》中所扮演的恶霸地主杨有德的儿子杨耀祖,是多么的横行霸道,耀武扬威?

这是他所出演的第一部电影。那时他还在抗敌话剧团的演员,可在镜头前的表现,却是那么成熟老练。

我想,也正是因为他表现格外出色,所以很快他就被调入八一厂,成了专门的“反派演员”,并紧接着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出演了日本特务头目中村一角。

当时,方化在《平原游击队》中所扮演的松井已经很是深入人心,还被大家称为“鬼子王”。但王孝忠的表演,与方化相比,却也毫不逊色。他也因此声名鹊起。

此后,王孝忠又在《地道战》中扮演了日军中队长山田、在《野火春风斗古城》中扮演了日本特务头子多田、在《一个美国飞行员》中扮演了日本宪兵队长坂田等多个性格多变的“鬼子”形象,堪称另一位“鬼子王”。

但王孝忠扮演的其他反派角色也同样令人难忘,比如《回民支队》中的白守仁,他就将一个流里流气的叛徒,塑造得栩栩如生。

还有《打击侵略者》中的伪团长、《赤峰号》中的敌舰长、《岸边激浪》中的“大金牙”,以及《南海长城》中的敌特匪首“王中王”等,每一个都人各有貌,人物身份和性格色彩,都被他诠释得淋漓尽致。

只是特殊年代王孝忠遭到不公正对待,然后于70年代便进入到了珠影厂。他此后虽然也出演了多个角色,但给大家的记忆,却不如在八一厂的创造,那么深刻。2016年1月22日,王孝忠在广州逝世,享年88岁。

我觉得评判一个演员演得好不好,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是,他所扮演的角色,能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而刘江,他在《闪闪的红星》中所扮演的胡汉三,和在《地道战》中所扮演的汤丙会,我想,再过几十年,也依然能被大家所津津乐道。

说来也奇怪,当年在小的时候,我们看这些电影的时候,里面那些“伟光正”的演员我们大多印象模糊,但对刘江扮演的反派,却记忆深刻。而且他在影片中所说的台词,我们也能一下记住。

比如《地道战》中的那句“高!实在是高!”和《闪闪的红星》中的那句“我胡汉三又回来了!”其实都是很平常的语言,如果换另外一个演员来,一定演不出刘江的这种效果来。可是刘江,他高就高在,能够通过神态、眼神、语调的变化,给角色增添浓郁的色彩,从而令大家从此难忘。

刘江塑造过的经典反派形象,实在太多了,有点数不过来,另外像《海鹰》中的敌上校舰长、《赤峰号》中的要塞司令、《突破乌江》中的敌参谋长、《鄂尔多斯风暴》中的王爷等,也都那么真实可信。

有一段时间,我们发现,刘江和王孝忠总会出现在同一部电影中,组成一对“难兄难弟”,但相比之下,刘江给人的印象却更为深刻。这没办法,因为他也是得了形象上的福,他的样子,太容易让人记住了。

2020年5月1日,刘江因病去世,享年95岁。

其实刘季云正面角色和反派形象都能演,是个多面手。但这么多年来,大伙还是习惯将他划归到“反派演员”的行列,最大的原因,还是他演得“太像”也“太妙”了。

他几乎每一次创作,都能观众看到新意,绝不会像一些“戏油子”一样,通过套路化的表演来应付了事。

刘季云第一次出现在八一厂的大银幕上,是在《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中扮演歪脖李。既然是“歪脖”李,那脖子肯定是歪的,但他为什么会“歪脖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个“歪脖子”的外形特征会对角色有着怎样的帮助?这是刘季云在创作这个角色之前,所提出来的一系列问题。他认为也只有将角色的来龙去脉都搞明白,才能让其更为立体丰满。

结果,刘季云的这次表演大获成功,虽然歪脖李戏份不多,但他的表现却是那么合情合理。不仅突出了歪脖李的“坏”,而且还带有强烈的幽默效果。

《林海雪原》中的老道,戏份也很少,但刘季云却在有限的镜头里,充分地展现了自己对这个角色的理解和把握。他通过诡谲的眼神、低沉的声音,将定河老道的老谋深算,给诠释得分毫毕现。

再看他在《暴风骤雨》中所扮演的韩老六,这个身上背着27条人命的元茂屯恶霸地主,他的内心是多么的狠毒残忍?但刘季云的表现,却是那么镇定自若。这是当过屯长掌过权的韩老六该有的气场,但他阴沉的面孔和冰冷的眼神,却无不透露着这个人物的性格特殊。

还有《秘密图纸》中的古仲儒,他也是通过精湛的演技,“骗”过了我们所有人的眼睛,直到影片的最后,才让我们恍然大悟,原来隐藏最深的特务,竟然是这个道貌岸然的家伙?

此外,《英雄虎胆》中的崔老九、《夺印》中的陈景宜,他的表演,也同样令人回味无穷。

刘季云当年,是八一厂资历最深的演员。他表演基本功扎实,演技出神入化。所以将他排在第一位,应该是大家共同的认识吧?

当年,八一厂的这些演员,在银幕上成就一个个经典的角色,同时也让他们的名字,铭记在了我们的内心。而现在,有的人觉得他们的“演法”已经过时,对此我难以认同。不知各位,是否跟雅清一样呢?

来源:湖北台娱乐大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