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阎桂祥(1947年生),京剧青衣、花衫名家,曾荣获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北京中青年京剧演员"振兴杯"电视大赛十优演员等荣誉。以《杜鹃山》《望江亭》等剧目闻名。
谭孝曾(1949年生),京剧世家“谭门”第六代传人,继承谭派老生艺术精髓,代表作包括《定军山》《将相和》等。
阎桂祥(1947年生),京剧青衣、花衫名家,曾荣获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北京中青年京剧演员"振兴杯"电视大赛十优演员等荣誉。以《杜鹃山》《望江亭》等剧目闻名。
1965年5月,电视机里转播交响乐京剧《沙家浜》,“阿庆嫂”由北京戏校学生由闫桂祥饰演。
戏还没看完,谭孝曾的爷爷、四大须生之一、"新谭派"创立者谭富英就动了念头:这么优秀的女孩,应该做自家孙媳妇。
当即他让弟子去戏校给阎桂祥带话,让她来家里,自己要给她说戏。京剧界的泰山北斗能当面指点自己,阎桂祥自然求之不得。
来到谭家,谭富英为阎桂祥说戏十多分钟,就让她去南厢房与孙子谭孝曾互相交流学习。此后谭富英一有时间就把阎桂祥叫到家里给她“说戏”,阎桂祥与谭孝曾逐渐互生好感。
特殊时期,阎桂祥因家庭成分问题先后被下放延庆松山林场、京郊小汤山五七干校劳动,谭孝曾时刻牵挂阎桂祥,几乎隔一天就给她写一封信。只要阎桂祥放假,他就尽量挤车与女友见面,用爱情慰藉阎桂祥。
1977年,苦恋10年的两人成婚,婚后育有一子谭正岩。
1990年,阎桂祥的母亲不幸离世,由于被伤心等负面情绪包裹,阎桂祥患上了抑郁症。谭孝曾整宿陪妻子聊天,陪她去医院治疗,找老中医用各种办法调理,效果一直不好。抑郁症折磨下,阎桂祥悲观厌世,多次想到解脱,是谭孝曾死死拽住她,陪她负重前行。
为转移阎桂祥的痛苦,谭孝曾与妻子一起教儿子谭正岩学戏。谭孝曾教儿子唱老生,安排阎桂祥负责儿子的饮食起居,监督儿子练功。
两年后,在夫妻俩合力雕琢下,谭正岩以优异成绩考入爸爸妈妈的母校——北京戏曲学校。
看着儿子成长进步,阎桂祥重新看到了希望,困扰她的抑郁症渐渐淡去。2000年以后阎桂祥退休,谭孝曾也迎来了事业高峰。夫妻二人多次同台演出《四郎探母》《龙凤呈祥》等传统京剧目。
2020年,谭正岩喜做爸爸,阎桂祥升级为奶奶。2025年,阎桂祥78岁,谭孝曾76岁,两人的日子被演出、教学安排得满满当当,夫妻携手安享快乐充实的晚年生活。
李宏图(1960年生),京剧叶派小生名家,1979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首届大专班。1994年正式拜叶少兰为师。1997年考入首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2001年,获得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杨笑玲,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主攻京二胡,比李宏图低一届。
1981年,学校排演全本大戏《穆桂英挂帅》,李宏图饰演“杨宗保”。杨笑玲和几个小姐妹也在下面观摩、学习。李宏图饰演的“杨宗保”登台时,一亮相就赢得满堂彩。杨笑玲第一次感受到小生戏竟如此精彩,她记住了舞台上的杨宗保,也把李宏图刻在了心里。此后在水房、食堂遇到李宏图,杨笑玲都会俏皮地喊一声“杨宗保”,李宏图向她微笑点头,渐渐的两人相识了。
英俊潇洒的“杨宗保“——”李宏图感情上却是个胆小鬼,迟迟不敢表白。直到两位热心的师哥主动帮忙牵线搭桥,李宏图才鼓起勇气向杨笑玲表达了心意,捅破了窗户纸。
1982年,李宏图从中国戏曲学院毕业,分配到北京实验京剧团。坚持每天早上五点就出门吊嗓子。每次吊嗓子,杨笑玲都会陪在他身边拉京胡。经过了家人的相看、认可,1986年,李宏图和杨笑玲步入婚姻殿堂。
结婚后,杨笑玲更多承担起家庭责任。2001年,李宏图参加北京京剧团一团团长的竞聘,成功当选。杨笑玲主动包揽家务,让丈夫专注剧团改革。2001全年,李宏图在家陪妻子、儿子的时间不足20天。
两人育有一子李洋旸。在儿子教育方面,杨笑玲承担了更多责任。2019年起,李宏图淡出舞台转向教学,夫妻共同创办“李宏图京剧名家传承工作室”,传承叶派京剧小生艺术。
赵华(1976年生),天津京剧院一级演员,工马派、杨派老生。2008年 ,荣获第六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银奖;2012年, 荣获第七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2009年拜张学津先生为师。
王艳(1976年生):艺兼梅、尚,青衣、花衫演员,天津京剧院一级演员。天津京剧院实验团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88年,二人同期考入天津艺术学校京剧班,开启了他们的“戏曲之旅”,也开启了他们的命运交汇。戏曲学校的七年里,他们共同经历了学习京剧的艰辛与喜悦。在青春年华里,他们彼此欣赏,渐渐暗生情愫。王艳毕业后选择留在母校,进入进修班进一步深造。赵华因未找到接收单位,选择了留下来,继续学习。为减轻家庭负担,他曾经在天津一家牛奶公司当送奶工。
1999年,天津京剧院实验团的成立,王艳、赵华都被录取,两人也从朋友关系自然而然地发展成了恋人。
工作和感情上不断进展之际,家里却传来了不幸的消息。王艳的妈妈突发脑溢血,生活上必须依靠他人照顾。赵华展现了男人的担当,让王艳更加认识到他是一个值得终生托付的人。一年之后,他们走入了爱的殿堂。
生活中的挑战接连而来,赵华的母亲竟被诊断为白血病。王艳始终陪伴在丈夫身旁,共同应对生活中的挑战,默默地以自己的方式支持着丈夫。
有了孩子后,两人的日程变得更加紧凑。白天应对各种社交和排练,晚上还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完全没有时间关注自己。尽管感到疲惫不堪,他们却从未抱怨过。
在他们的艺术生涯中,这对夫妻同样经历了许多困难与挑战,但都逐渐克服了。现如今,王艳和赵华已成为戏剧界备受瞩目的“夫妻档”艺术家。这对梨园夫妻用他们的人生经历深刻诠释了“相濡以沫”的真谛。
来源:春入烧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