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出手干预,四川芬达直播12分钟被封禁,全程只说了一句“没坐”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05 13:27 1

摘要:平台出手干预,四川芬达直播12分钟被封禁,全程只说了一句“没坐”,近期,因模仿歌手杨坤而走红的网红组合“四川芬达”被杨坤以侵犯名誉权为由告上法庭,要求删除相关视频、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然而,这场法律纠纷并未让“四川芬达”收敛,反而成为他们吸引流量的噱头,

平台出手干预,四川芬达直播12分钟被封禁,全程只说了一句“没坐”,近期,因模仿歌手杨坤而走红的网红组合“四川芬达”被杨坤以侵犯名誉权为由告上法庭,要求删除相关视频、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然而,这场法律纠纷并未让“四川芬达”收敛,反而成为他们吸引流量的噱头,他们在社交平台上高调宣传此事,甚至在账号简介中写道:“明星杨坤老师把我们告了!不管结果怎么样都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在近期的一次直播中,“四川芬达”于晚上9点开始直播,短短几分钟内,直播间观众人数迅速突破10万,显示出极高的关注度,为了增加直播的吸引力,他们精心策划了直播内容和形式,然而,直播仅进行了12分钟,即在9点12分时被平台封禁,全程他只说了一句“没坐”,这一突如其来的封禁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和猜测。

许多网友怀疑,直播平台可能因“四川芬达”正面临法律诉讼,而主动介入进行封禁,毕竟,在法律诉讼期间,继续允许涉嫌侵权的直播内容传播,平台可能面临连带责任,因此,出于风险控制和合规考虑,平台可能选择对其账号进行限制。

从法律角度来看,未经授权模仿他人,尤其是公众人物,可能涉及侵犯肖像权和名誉权,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也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因此,“四川芬达”的行为可能已经触碰了法律红线。

此外,平台作为内容传播的载体,有责任对涉嫌侵权的内容进行监管和处理,如果平台放任此类内容传播,可能被视为纵容侵权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平台对“四川芬达”直播的封禁,可能是出于自我保护和履行监管责任的考虑。

对于“四川芬达”而言,利用法律纠纷作为炒作手段,虽然短期内可能获得关注,但从长远来看,可能对其个人形象和职业生涯产生负面影响,在自媒体行业,内容创作者应注重内容的原创性和合法性,避免通过侵犯他人权益来博取眼球。

综上所述,“四川芬达”因模仿杨坤被起诉一事,引发了公众对自媒体内容创作边界的思考,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创作,既是对他人权益的尊重,也是对自身职业道德的体现,希望未来的自媒体创作者能够引以为戒,遵守法律法规,创造更多积极健康的内容,对此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来源:游戏大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