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姐6》口碑崩塌:观众为何集体怀念第一季?初心去哪了?

天堂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4-03 22:34 1

摘要:观众一边骂骂咧咧追更,一边翻出第一季舞台反复回味——这档曾经打破年龄焦虑的励志综艺,怎么就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一档综艺做到第六季,本该是越战越勇的节奏。

可《浪姐6》开播至今,热搜上最多的不是舞台,而是-黑幕--撕X--皇族-这些扎眼标签。

观众一边骂骂咧咧追更,一边翻出第一季舞台反复回味——这档曾经打破年龄焦虑的励志综艺,怎么就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从-姐圈顶流-到-抓马现场-

还记得2020年夏天吗?宁静戴着发带甩着话筒喊-我还要自我介绍?-,张雨绮顺拐跳着《粉红色回忆》,30位姐姐用实力证明-30+女性照样能炸场-。

那时候热搜词是-燃--炸--神仙舞台-,哪像现在满屏-陈德容耍大牌--王蓉被淘汰意难平-。

今年节目组把舞台搬到云南抚仙湖,本想搞点-自然风光+姐姐魅力-的新鲜感。

结果观众看到的是:中午顶着烈日表演的姐姐被晒到脱妆,傍晚出场的团队却自带柔光滤镜;海风把专业歌手的音准吹到姥姥家,修音师连夜加班都救不回来。

说好的公平竞技呢?这到底是乘风破浪还是听天由命?

当实力派沦为背景板

62岁的叶童吊着威亚玩3米高台跳,59岁的邓萃雯贴着膏药带队员加练,这些本该成为励志标杆的画面,在正片里却成了-背景板-。

反倒是年轻流量们占据C位,哪怕舞台划水、唱歌跑调,照样能靠热搜话题躺赢晋级。

有网友毒舌评论:-现在不是看谁实力强,是看谁的后台硬!-

最让观众意难平的是王蓉淘汰事件。

这位曾经用《我不是黄蓉》霸榜的歌手,在三公舞台贡献了教科书级表演,结果票数垫底出局。

而全程摆臭脸的陈德容,靠着节目组-情怀滤镜-硬是挺进决赛。

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操作,难怪网友要@央视求公道——毕竟连官媒都下场点赞过王蓉的实力舞台。

初心变质?节目组该背锅

第一季为什么封神?看看姐姐名单就知道:宁静、阿朵、袁咏琳,哪个不是能唱能跳能镇场?节目组敢让30+女星真刀真枪比拼,观众自然买单。

反观第六季,导演似乎把心思都花在了-搞事情-上:强行组CP、放大排练矛盾、设计抓马剧本... 62岁叶童的拼搏故事被剪得支离破碎,曹颖的-低情商发言-倒是完整保留了20分钟。

当62岁前辈的汗水敌不过25岁流量的眼泪,当专业舞台打不过热搜话题,这档标榜-女性力量-的节目,和那些博眼球的宫斗剧有什么区别?观众要看的从来不是塑料姐妹情,而是真实动人的成长故事啊!

观众还在等什么?

有人问:为什么大家边骂边看?或许是因为我们还在期待,那个曾让全网沸腾的-浪姐精神-能重新回来。

就像第一季里,50岁的钟丽缇穿着20斤重的水晶裙热舞,宁静为练舞吃速效救心丸,这些拼命三娘的故事,才是观众想看到的-姐系美学-。

如今的《浪姐6》,舞台越来越华丽,初心却越来越模糊。

当节目组忙着设计冲突剧情时,有没有想过观众真正想要什么?是看姐姐们扯头花,还是看她们突破自我?这个问题,值得每个综艺制作人深思。

你会怎么做?

如果你是节目导演,面对流量至上的市场环境,会选择坚持初心还是妥协话题?当62岁前辈和25岁流量同台竞技,你会把镜头对准汗水还是眼泪?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浪姐》系列用六季时间证明:能打动观众的永远是真本事,而不是热搜剧本。

想问问节目组:还记得第一季片头那句-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吗?当-女性力量-变成-女性较量-,当-乘风破浪-沦为-兴风作浪-,这个IP还剩多少生命力?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与其绞尽脑汁设计抓马剧情,不如把心思放回舞台——毕竟能让我们记住的,从来都是那些闪闪发光的瞬间,而不是一地鸡毛的八卦。

来源:莫多摩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