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苗:倾家荡产凑120万上星光大道,却惨遭淘汰,如今她怎样了?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05 10:30 1

摘要:这个消息像炸雷一样在黄土塬上炸开,乡亲们掐着指头算:"咱崔苗要火!"可谁也没注意到,这个总是笑着给大家唱酸曲的姑娘,深夜总在文工团宿舍楼道里打着手机,声音细得像蚊子哼:"张总,您看那笔赞助款……"

陕北的四月天还裹着黄沙,崔苗蹲在自家窑洞前择野菜,手机突然叮咚作响。是县文化馆发来的演出邀请,请她带着红歌会去市里助演。

她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珠,顺手把沾着泥土的芹菜扔进竹篮,冲着屋里喊:"娃他爹,把咱那箱演出服翻出来晒晒,要见太阳喽!"

这位曾在星光大道舞台高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陕北妹子,如今活成了黄土高原上最接地气的"逆袭样本"。

谁能想到十六年前那个砸锅卖铁凑够120万参赛费,却在季赛首轮就被淘汰的"冤大头",如今竟把陕北民歌唱成了响当当的文化品牌?

故事得从2009年说起。当时榆林市文工团的排练厅里,崔苗正对着镜子练习《三十里铺》,突然接到节目组通知:直接进入周冠军赛!

这个消息像炸雷一样在黄土塬上炸开,乡亲们掐着指头算:"咱崔苗要火!"可谁也没注意到,这个总是笑着给大家唱酸曲的姑娘,深夜总在文工团宿舍楼道里打着手机,声音细得像蚊子哼:"张总,您看那笔赞助款……"

为了凑齐参赛费,崔苗把亲戚家的门槛都快踏平了。最绝的是她跑到信用社,说破嘴皮子,愣是贷出40万"巨款"

当记者问她怕不怕还不上时,这个陕北婆姨把腰一叉:"不怕,唱不好歌才丢人,欠钱我肯定还的上。"

周赛那晚,崔苗穿着借来的红绸袄,一嗓子"青线线那个蓝线线"直接唱嗨了全场。评委老梁举着打分牌调侃:"这姑娘嗓门比安塞腰鼓还响!"

月赛夺冠时,她收到的商演报价已经从800涨到了8000。最风光的时候,她带着30面安塞腰鼓去山西煤老板婚礼助兴,结果人家直接塞给她2万8的红包:"崔老师,再吼两嗓子信天游!"

可命运总爱在人最得意时使绊子。季赛第三轮,崔苗抽到和青歌赛金奖得主同组PK。当她唱完《赶牲灵》,主持人攥着话筒沉默半晌:"这个舞台需要更多元的声音……"

被淘汰那夜,崔苗蹲在央视后门哭成泪人。手机突然震动,是文工团团长发来的短信:"回来唱,榆林380万老少爷们给你当观众!"这句话像根鞭子抽醒了她。

第二天,她揣着剩下的3万块启动资金,跑遍陕北12个县,愣是拉起了"陕北红歌会"的草台班子。

在清涧县窑洞里,她带着20多个"泥腿子"歌手练声,窗户纸都被震破了。去西安演出时,他们挤在城郊10块钱一宿的澡堂子,崔苗给每人发片暖宝宝:"咱这是预热嗓子!"

最惨的一次在甘肃小县城,台子塌了半边,他们硬是在土坡上唱完《黄河船夫曲》,结果台下掌声把临时搭的帐篷都掀翻了。

如今走进崔苗的家,最显眼的是客厅那面"债务墙"。泛黄的账本上,每笔借款旁都画着笑脸符号,旁边贴着对应商演的门票存根。"

疫情过后,崔苗带着红歌会搞起"云端闹秧歌"。手机镜头前,她裹着羊皮袄在土炕上唱《兰花花》,后台数据直接飙到20万+

站在自家窑洞前的打谷场上,崔苗望着远处层层叠叠的塬峁沟壑。当年那些说她"疯癫"的闲言碎语,如今都成了酒桌上的谈资。

有人问值不值,她总爱学老陕的腔调:"值个怂!可要是再选100回,我照旧要当那个'120万负债歌手'!"

说话间,手机又叮咚作响,是省文旅厅发来的非遗传承人聘书——这位曾经的"失败者",终于把陕北民歌唱成了传家宝。

《为登,花费120万负债40万的崔苗,如今后悔了吗?》读者

来源:零度法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