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父母爱情》是由孔笙导演主导的电视剧,在2014年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这部电视剧可谓是吸粉无数,不管男女老少都爱看,同时里面的故事情节也很打动人,给人一种身入其境的感觉。
《父母爱情》是由孔笙导演主导的电视剧,在2014年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这部电视剧可谓是吸粉无数,不管男女老少都爱看,同时里面的故事情节也很打动人,给人一种身入其境的感觉。
王燕凤一开始留在岛上,为何最后回了老家,一件衣服暴露真相,同样被提携,但是命运却不相同。
没能实现的阶层跨越,到底是主动放弃还是命运最好的安排?
燕凤:亚菲,哪边是女的?
亚菲:不就那边吗,难道你不识字啊?
燕凤:不, 不识,告诉我
亚菲:第一个
王燕凤是二大娘的孙女,膀大腰圆,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二大娘的梦想就是希望孙女能成为城里人,但是这个美好愿望只持续了一段时间就荡然无存。
没有文化的燕凤即便被安排,也很难适应岛上的生活,最后只能被迫淘汰,回归自己本来的生活。
重刷《父母爱情》不难发现剧中的王燕凤,更适合她的就是老家的生活,适合守着丈夫孩子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她的文化程度决定了她的上限,同是被安排,但是欧阳安然境遇却大不相同,她努力提升自己,在岛上活出了自我,所以燕凤的离岛也未必不是最好的结果。
那么燕凤最后为什么会离开岛上呢?
在《父母爱情》中,燕凤的离开在观众心中始终是个疑惑,从表面看,她是因为年龄大,文化水平低,还有身材等原因导致的,但是深入解析,不难发现,“衣服”才是她离开的真正原因。
当初燕凤第一次上岛时,作为江德福的老家人,他们热情款待,加上二大娘以小时候帮助过江德福家为理由,要求江德福给孙女安排一个工作,想要和江德福一样跨越阶层,成为城里人,迫于压力,江德福最后只给燕凤安排了服务社的工作,和欧阳安然的军装完全不一样,没有“领章”,所以从这不难看出,燕凤没有真正的进入体质内,而是在服务社做的临时工。
(江德福所谓的报恩更多的是敷衍,也有客观因素,如果真的想安排燕凤,可以教她识字,慢慢适应岛上的生活,一件衣服的差距,就可以暴露哪个年代的弊端)
剧中,可以看到燕凤和安然都是被江德福安排的工作,所谓的“关系户”,但是两个人的结局却大不相同,安然凭借知识改变命运,努力转正,经常在岛上参加各类文艺活动,领导也很看重她的能力,她真正做到了抓住这个跳板的机会,改变自己的境遇,反观燕凤没有文化,不懂得提升自己,始终在服务社做着临时工的工作,最后只能被淘汰回到老家。
安然的成功离不开欧阳懿和安欣的培养,他们两个都是有文化的人,所以才懂得如何抓住机会,而燕凤则从小在农村长大,是个实打实的文盲,安然是主动争取,燕凤只有等待安排,这就是两人之间的差距。
(燕凤的结局其实一个是时代的造就,另一个也和自身有很大的关系,江德福这个跳板,不是谁来都能成功的)
没有希望转正:剧中燕凤和安然的服装对比多次出现,德华婚礼上,安然穿的是正式的工装,而燕凤穿的是临时工的衣服,没有“章领”,这就是临时工和正式工的差距,燕凤没有办法转正,不仅仅是因为她文化低,更因为当时的岗位比较稀缺,更希望有能力的人来做,即便江德福有权利,也没法安排转正的事宜。
结婚原因:燕凤上岛时候已经20多岁了,工作几年后快30岁了,在70年代,未婚女性也是会被指指点点的,那么岛上的大龄青年看不上燕凤的出身和相貌,所以最后只能回家相亲结婚,最后在老家和江昌义的弟弟结婚,在老家过着平凡的生活。
(燕凤的离开其实对自己也是一种救赎,既然无法改变命运,就直接及时止损,做回自己)
江德福对燕凤的安排本来就是一个面子工程,他知道燕凤的条件如何,但是碍于情面没有办法,只能先给她安排临时工的工作,后期没有提供任何的帮助,因为毕竟隔一层,不是自己的至亲,安然的转正和江德福也有关系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也有很多,你会选择让家里人给你安排工作吗?
燕凤的故事,何尝不是当下社会的隐喻呢,一件衣服区别体制内外,学历决定上限空间,当无数“小镇做题家”挤破头想要凭借学历留在大城市实现自我价值时,往往却很难如意。
如果你作为燕凤,你会选择留在岛上做一个临时工,还是回到家乡发展?
文章只是个人观点,希望读到的每一位朋友,发财好运,有喜欢的可以给我点赞评论加转发哦!感谢支持,我们下一篇见!
来源:影视大哼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