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过亿却把父亲送养老院?黄渤含泪说的这句话,感动了很多人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05 06:15 2

摘要:可没想到表面风光无限的他,背地里竟然做了这么一件事,那就是把亲父送养老院。

文|非主流少年

作为娱乐圈的顶流,黄渤一直备受观众称赞。

可没想到表面风光无限的他,背地里竟然做了这么一件事,那就是把亲父送养老院。

“黄渤送亲爹去养老院”这消息一出,网友都沸腾了。

年入过亿还让老爹住养老院?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黄渤这人长的就自带喜感,往镜头前一站就是活脱脱的戏精。

别看他现在演技炸裂,其实背后都是用小角色堆砌出来的。

早年在《疯狂的石头》里,他演的那个笨贼黑皮,操着一口带着海蛎子味的青岛话,蹲在楼梯拐角啃面包那叫一个窝囊。

跟徐峥斗嘴时眼睛滴溜溜转,把小贼的精明和市井气全揉进骨子里了。

观众笑到肚子痛,都说“这哥们儿咋比真贼还像贼”。

转眼到了《斗牛》,他能把自己拧成个土得掉渣的农村汉子牛二。

蓬头垢面跟老黄牛较劲,对着牛说话时眼神里全是庄稼人的轴和倔,连牛都被他带得像有了戏份。

最绝的是《亲爱的》里演丢孩子的父亲,那场哭戏直接把导演陈可辛在监视器后面看哭了。

这哥们儿演戏就跟变魔术似的,上一秒还在《泰囧》里耍宝搞笑,下一秒到《无人区》里就能变成让人后背发凉的狠角色。

网友都夸黄渤现在的演技太好了,可是却没想到,这都是他一步一步磨练出来的。

包括黄渤出了名的高情商,也是背地里吃了不少亏才总结出来的。

上《极限挑战》跟孙红雷互怼,跟亲兄弟似的吵吵闹闹;

跟徐峥、宁浩这些导演又处得跟铁哥们儿一样。

记者问他“怎么看待取代葛优”这种送命题,他一句“我们这是前浪死在沙滩上”既捧了前辈又不失体面。

最经典的是马云让他免费代言,他笑眯眯地说“您给我清空购物车就行”。

轻轻松松就把尴尬化解了,情商那叫一个高。

仔细观察黄渤出圈的名场面就会发现,其实针对黄渤提出的很多问题,都有一点针对性。

如果不是黄渤情商高轻易化解,恐怕就会成为“大型修罗场”了。

像黄渤这种出身平凡的人,周围没有名师指导,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一步一步摸索过来的。

每一次体面的背后,都是黄渤汲取失败教训总结出来的经验。

然而,当黄渤熬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混出个头,却突然被爆把自己亲爹送进了养老院。

这个消息一出来,网上好多人骂他“不孝子”。

黄渤这么多年积攒的口碑也瞬间崩塌,但是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当看到黄渤含泪说出“我真的无能为力。”才明白他的处境艰难。

原来,黄渤他爸得的是阿尔茨海默症,刚开始就是爱忘事,出门买菜能忘了带钱,回家找不到钥匙。

黄渤想着老人上了岁数,记性差点正常,就把父母接到身边住,还请了俩保姆轮班盯着。

谁知道老爷子病情越来越重,有回把黄渤当成了当年当兵的战友,拉着他的手非要聊部队里的事儿,喊得黄渤心里直发酸。

更吓人的是,老爷子三次偷偷溜出门,有回在小区里转了仨小时,保安都没认出来。

还有一回坐公交坐到郊区,最后靠警察调监控才找回来。

据说家里光是保姆就换了好几轮,可老爷子根本不配合,夜里不睡觉,甚至还动手打了保姆。

在迫不得已下,黄渤只好把老爷子送进养老院。

更何况送去的那家养老院,是黄渤前前后后考察了半年的结果。

这里每层楼都装了防滑地板,每个房间有 24 小时呼叫铃。

还有专门的记忆疗愈区,老爷子每天能跟同龄人打牌、做手工。

比起在家里,这么看来,好像养老院更加适合老人的居住。

在《忘不了餐厅》里,黄渤说起这事红了眼眶:

“以前觉得把老人留在身边就是孝,后来发现,咱普通人都扛不住的事儿,硬扛着反而是害。”

现在黄渤有空就去养老院陪父亲,老爷子还是记不得他是谁,但看见他就咧嘴笑,把他人认作自己的战友,吵着要一起去“打靶子”。

黄渤每次都微笑应对,像哄小孩似地跟着去活动室。

看父亲在黑板上歪歪扭扭写“中国人民解放军”,突然觉得这样也挺好,起码父亲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得到了满足。

这事儿说白了,跟他演戏一样,不讲究表面光鲜,实实在在让身边人舒坦,才是顶要紧的。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黄渤又怎么会让父亲和自己分离呢?

要知道,父亲对黄渤的人生,可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可谁能想到二十年前,这哥们儿在青岛歌厅当驻唱歌手时,为了赚 50 块钱加班费,能在台上连唱十首《水手》,唱得嗓子冒烟还得赔笑脸跟客人碰杯。

那时候他住地下室,冬天暖气跟摆设似的,裹着军大衣在台灯底下抄歌词,手冻得握不住笔。

可是他却从未放弃,就是因为心里憋着股劲儿,想让当知识分子的父亲瞧得起:

“您总说唱歌没出息,我偏要唱出个样来。”

黄渤父亲一直在部队里面担任宣传干事,戴副金丝眼镜,说话文绉绉的,从小就瞧不上黄渤“吊儿郎当”。

黄渤考北电落榜三次,父亲说“不是那块料就老实上班”,他偏要跟着剧组跑龙套。

后来去演《疯狂的石头》,父亲看剧照说:

“穿得跟个叫花子似的。”

黄渤笑哈哈回“叫花子能当主角,那才叫本事”,心里却偷偷把片酬单折起来藏裤兜。

他知道父亲一辈子要面子,不想让老人看见自己为五斗米折腰的样子。

直到他拿了金马奖,父亲坐在电视机前看直播,突然给儿子打电话:“演得还行。”

就这四个字,黄渤抱着奖杯眼里满是泪水。

虽然黄渤足够努力,但是那么艰难的情况下,如果不是和父亲憋着劲儿,说不定黄渤也坚持不下去了。

而且黄渤的父亲虽然嘴上说着嫌弃儿子,实际上,却会默默关注儿子的每一部作品。

在儿子获得成就的时候,也会送上鼓励,给他加油。

可谁能想到,黄渤的好日子刚过几年,父亲就开始忘记事情了。

如今时常被父亲认作是战友,黄渤也习以为常了。

有时候他会想,如果当年没那么拼命闯,留在父亲身边当个小职员,是不是老人的病就不会这么重?

可现实没有“如果”。

就像他在《亲爱的》里演丢孩子的父亲,哭戏能把全国观众看哭,却哄不好眼前这个把他当陌生人的亲爹。

这大概就是人生吧,你熬尽半生把苦酿成糖,却发现最该尝甜的人,已经忘了糖是什么滋味。

这个青岛小哥,在镜头前能演各种人生,生活里却选择最实在的活法。

不摆明星架子,该承担的责任不躲避,该做的决定不犹豫。或许这就是为啥观众都待见他的原因。

娱乐圈里光鲜的人不少,但活得这么明白、实在的,真不多见。

来源:灭绝失态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