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2025 最新排名,叶童稳坐前三,李晟从断层第一到20名

天堂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4-02 18:00 1

摘要:凌晨刷到《乘风 2025》二公排名时,我正在客厅啃夜宵,差点被薯片呛到 —— 吴宣仪踩着《本草纲目》的鼓点登顶,叶童的《大山》输给唱跳舞台,而初舞台靠《当》收割 130 万投票的李晟,直接跌到 20 名。

凌晨刷到《乘风 2025》二公排名时,我正在客厅啃夜宵,差点被薯片呛到 —— 吴宣仪踩着《本草纲目》的鼓点登顶,叶童的《大山》输给唱跳舞台,而初舞台靠《当》收割 130 万投票的李晟,直接跌到 20 名。

朋友圈里有粉丝哀嚎「数据女工白熬夜了」,也有路人感慨「现场观众果然不吃回忆杀这一套」。

这场排名过山车,撕开了浪姐舞台下「网络人气」与「现场魅力」的撕裂感,也让我们重新思考:当姐姐们站上乘风舞台,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乘风破浪」?

一、初舞台的「回忆杀暴击」:情怀牌能打多久?

记得初舞台播完那晚,闺蜜给我发消息:「李晟唱《当》的时候,我家猫都被我尖叫吓到跳沙发。

」确实,当李晟穿着淡蓝色纱裙甩出「策马奔腾」的手势,90 后 DNA 瞬间躁动,短视频平台 #李晟唤醒新还珠记忆# 的话题冲上热搜。

可谁能想到,这个靠情怀断层领先的「小燕子」,二公却成了「排名跳水冠军」。

这让我想起去年《浪姐 5》的王心凌效应 —— 初舞台一首《爱你》引发全民翻跳,可公演排名却卡在中游。

原来观众的情怀票,永远只给初舞台的「心动瞬间」,而真正能留住人心的,还是舞台上的「呼吸感」。

就像叶童在初舞台唱《渡情》,甩着油纸伞转圈圈时,眼角的细纹里都是白娘子的温柔,这种融入骨髓的角色魅力,比单纯的「回忆杀」更经得起反复观看。

陈德容团一公垫底,其实并不意外。

当她抱着吉他唱《梅花三弄》,过于精致的妆造反而输给了侯佩岑团《爱的就是你》的鲜活生命力。

观众早就过了「靠角色滤镜打分」的阶段,就像我妈追完初舞台说:「白吟霜要是跳《本草纲目》,我可能会更喜欢。

二、二公排名的「实力逆袭」:唱跳派为何碾压情怀组?

吴宣仪拿二公第一那天,我刷到她排练室的花絮 —— 凌晨三点对着镜子抠《本草纲目》的 wave 动作,汗水把练习室地板洇出深色痕迹。

这种「秀粉女王」的自我修养,在浪姐舞台上格外吃香。

对比叶童组的《大山》,虽然有 Nune 努恩的泰语 rap 加持,但慢节奏的抒情歌在户外舞台总显得气短,就像我去年看某民谣歌手参加音综,再好的嗓音也抵不过观众对「炸场」的期待。

宋妍霏第三的位置挺有意思。

作为队长,她在《Toxic》里的定点挑眉,让我想起她在《一年级》被导师骂哭的样子。

现在的她,舞台掌控力确实肉眼可见的进步,但国民度还是差了点火候。

就像公司楼下的奶茶店,网红款永远比经典款卖得快,但能留住回头客的,还是扎实的口感。

王珞丹第五名有点意外,但看了她《消散对白》的舞台,又觉得合理。

那个在《奋斗》里咋咋呼呼的米莱,如今在舞台上低吟「对白消散在风里」,眼神里多了份岁月沉淀的温柔。

这种「演员转型歌手」的反差,比流量明星的「全能人设」更让人惊喜。

三、排名背后的「女性成长命题」:三十而历,不止于舞台

李晟从 130 万票到 20 名的坠落,最让我感慨。

记得她在采访里说:「以为唱《当》能打动观众,没想到大家更想看我突破小燕子的标签。

」这种认知错位,像极了职场里的「中年危机」—— 明明有经验背书,却被市场要求「重新定义自己」。

叶童稳坐前三,靠的不止是国民度。

二公舞台上,她赤脚走在沙滩上唱《平凡之路》,裙摆被海风吹得猎猎作响,那种「无所谓排名,只享受舞台」的松弛感,才是真正的「三十而历」。

就像我邻居阿姨,50 岁学爵士舞,不为比赛,只为在广场舞队里当「最靓的崽」,这种不被年龄束缚的生命力,比任何排名都动人。

最让我惊喜的是马吟吟的《溯》融合《A Little Bird》,那个在《中国好声音》唱爵士的女生,如今在浪姐舞台上玩起电子风,舞台下却抱着吉他写歌到凌晨。

她让我明白,乘风破浪从来不是「战胜别人」,而是「突破自己」。

排名会过期,但姐姐们的故事永远新鲜

看着二公排名表,突然想起初舞台叶童说的那句话:「我来这里,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还是白娘子,而是让大家看看,59 岁的女人还能怎么折腾。

」或许这就是乘风舞台的意义 —— 排名不过是一时的数字,而姐姐们在舞台上留下的汗水、突破、甚至失误,才是真正的「成长勋章」。

下次再看排名,不妨少点数据焦虑,多点舞台共情。

毕竟,当吴宣仪在《本草纲目》里甩出马尾,当叶童在沙滩上笑出皱纹,当李晟在后台偷偷抹眼泪又重新补妆 —— 这些真实的瞬间,比任何榜单都更值得被记住。

#浪姐6人气排名#

举报-反馈

来源:舍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