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师门杨派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04 15:23 3

摘要:徒儿们也不敢偷懒,周一三五七的早晨7点不到都已经在六公园了,开练。大家都知道的,杭州人打的太极拳,基本上都是从您老人家带来的杨派传承下来。

潮新闻客户端 陈雷

春明师太爷:

这几日,桃红柳绿都齐全了,郁金香、油菜花也都开了。西湖边的三月美景啊,就正如您老人家的名讳。

徒儿们也不敢偷懒,周一三五七的早晨7点不到都已经在六公园了,开练。大家都知道的,杭州人打的太极拳,基本上都是从您老人家带来的杨派传承下来。

咱们的师父,您的徒弟兼外孙,杨派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孟宪民,不怎么爱说话。这严肃的劲头是不是随您?我是第六代的徒弟里头爱说能说的,练嘴皮子、抓笔杆子的,那一年一度扫墓、追思先人的时候,我来跟您唠一唠。

【收徒】

今年一开春,师门就有好事。

就几天前,咱师父又收了一个新徒弟。女徒弟。

她可不是一般女子,曾经留学海外,做过多年的媒体记者和撰稿人,在欧美同学会担任过秘书长,后来,她拜师南怀瑾并在南师的支持下创办了德慧女子大讲堂,投身公益活动十多年了。

她叫王红。

她不是网红。

师太爷放心,我们一直都谨遵师训,咱师门的风格就是:低调。

王红呢,也很低调。她其实已经跟着孟师父学习太极拳十年有余,到现在她60岁了才认为自己具备了拜师的资格,提出来要正正经经地拜个师。

拜师仪式是我主持的,我是这么想的:仪式既要传统也要现代,还要与时俱进地简化一些,该有的礼仪不能少,得体现非遗文化的氛围感;除了庄重严肃,也要团结活泼,让师门兄弟姐们趁机联谊一下。

3月底的这一天早晨,我们大家把孟师父连同杨门的老祖宗们一起请了出来。练完拳以后我们找了个农家乐的包厢喝茶。孟师父笑眯眯地坐着,上头是杨门太极拳的创始人祖孙三代:杨露蝉、杨健侯、杨澄浦,然后就是您老人家,哎,第一个外姓的传人……四位宗师,清一色的黑白相片儿了。

王红给师兄师姐们重新作了自我介绍,然后端端正正恭恭敬敬给孟师父送上拜师贴、行拜师礼、敬拜师茶。

88岁的孟师父很开心,领着王红诵读完门规之后,把太极拳馆的道服和徽章送给新徒弟。

我也很开心。我想到南怀瑾老人曾说“中国文化是文武合一的,文能治国,武能安身。”搞教育的王红来学太极,是个跨界行为,很时髦。嘿,我希望她能在练习武术的肢体动作时,想着“动静结合”、“刚柔并济”、“阴阳相生”这些词儿,把太极代表的道家哲学与儒家的修身治家平天下理念、还有中医经络学说,都炖在“身心合一”、“天人感应”的东方养生之道这口锅里。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那天,大家在拜师仪式结束后还热热闹闹聊了将近两个小时呢。

【门规】

孟师父领着王红诵读的门规,就是您当年手抄的杨门太极拳老谱里头,记录下来的“五传八不传”:

可以传的五种人,是忠孝知恩者、心气平和者、守道不失者、真以为师者、始终如一者。

有八种人不能收,即:不传不忠不孝之人、不传根底不好之人、不传心术不正之人、不传鲁莽灭裂(草率)之人、不传目中无人之人、不传无礼无恩之人、不传反复无常之人、不传得易失易之人。

可别说,把师门祖训再听一遍,有温故而知新之感,想到很多。在座的师门兄弟姐妹也都不年轻了,年龄最小的小师弟也是四十而不惑的博士,看大家的样子,各自深有感悟吧。

在我自己看来,门规的背后,其实是前人对“武德”二字的推崇。讲“武德”、讲“义气”,有历史和时代的原因;在法治缺失的社会环境里,只有靠道德来规范人的行为,至少人们的愿望如此。

“门规”也是对自己和师门的保护,借由“门规”把那些不受群众欢迎的人拒之门外,也能有效拒绝几种“得罪不起”的人。

杨派创始人杨露蝉行走江湖的故事,我小时候可没少听。简单说,什么人吸引什么人,什么师父教什么徒弟。

我从小就喜欢舞枪弄棒,梦想着除暴安良、快意江湖,一方面因此早早就跟太极拳这样的国术结缘,一方面也是因为身怀行侠仗义的念头,最终从事多年的法律工作。拍案而起的时候不少,也曾经为蒙受冤屈者主持正义而不收分文。

【守正】

如今,王红能拜师于孟宪民;

多年来,我们众弟子能陆续学习杨派太极拳;

加上当年,孟宪民师父能被收入杨门;

这三件事都得感谢您,杨派太极拳的第一个外姓传人。

也要感谢杨健侯师高祖,他打破门户之见,代子杨澄浦收您为徒,让杨派太极的拳剑刀枪和内功心法走出了杨家。

说到太极拳的扬名史,那不仅要感谢三下陈家沟、学习陈家拳、创造杨氏太极拳的开山祖师杨露蝉,还要感谢陈家拳传人陈长兴。

“拳不传外人”、“传男不传女”都是旧时的江湖规矩,打破这些旧规矩,才能给太极拳的发扬光大创造条件。

所以呀,这一次次敢于“作出违背祖宗的决定”的勇气,勇于破除陋规、推陈出新的锐气,还有与时俱进、开宗立派的胆气,才是我们真正应该传承的武德精神。相比之下,“一代宗师”、“杨无敌”、“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这些浮名,我觉得不仅是杨露蝉他老人家淡泊得很,一直到您这儿,历代杨门宗师其实都不怎么在意,反而因为恪守谦逊明德的门风,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说到杨氏太极拳,我也觉得,对广大群众来说真正有价值的,还得是杨露禅宗师把攻敌之技转化为养生之道,最终在您牛春明师父手上形成一种体育运动疗法的创新。

不止是这样,您一生研习太极拳达60年之久,定居杭州之后更是数十年如一日地在西湖边教百姓学拳健身祛病,又把自己珍藏的手抄太极拳老谱交给孟师父整理出版,真的是造福群众、毫不藏私。

【传承】

您走了之后的这些年,您的外孙孟宪民师父把杨派太极拳发展得多好!

我们这些徒弟之所以能在20来岁时就学到正宗的杨派太极拳,还是因为孟师父热心传授、送教上门。他经常去大专院校、医院和部队、邮局和工厂等单位教拳,追随他的学拳者早已破万,参加各种武术比赛获得太极拳剑项目前三以及夺金的也有数百人了。今后,可能“师徒制”会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太极拳如果能走入现代教育体系,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余生也晚,尚想其德,恨不同时。”闲时再三揣摩1960年中央新闻纪录片厂和浙影联合摄制的《万古长青》残片,学习您的太极功夫。不管是李连杰演的《太极张三丰》、吴京演的《太极宗师》、梁家辉演的《太极》,武侠影视给观众们看的毕竟都是表演套路,只有为你拍摄的这部中国唯一的太极拳纪录片,才是我“终窥门径”的宝贝啊。

2016年牛春明太极拳名列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称:非遗),2023年列入浙江省非遗名录。

从您第一次到杭州之后,西湖边这一百多年光景,始终都有人在学习太极拳,传承太极拳。这么快节奏的21世纪,我们更需要太极的慢,太极的稳,太极的沉,太极的松。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