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曾3天只吃1顿饭的王宝强,现在他依然憨笑,但再没人敢说他"傻"!
被前妻经纪人联手背叛6年后,王宝强教会我们面对伤害最狠的报复——不是以牙还牙,而是活得更漂亮!
“家人们,我演反派最大的挑战是啥?是憋笑!”3月31日晚,王宝强在《棋士》剧组的直播间里,一边揉着脸颊一边吐槽。
这场直播的在线人数冲破了200万,弹幕里飘满了“哈哈哈”和“建议查查,不像演的”。
这个曾经靠“憨笑”闯天下的演员,如今正用“颠覆式黑化演技”改变着所有人的认知。
导演最初对他的要求只有一句:“宝强,你牙花子收一收!这是劫持不是拜年!”可谁能想到,他硬是盯着一副围棋棋盘看了三小时,才练出了剧中那个阴鸷的眼神。
那晚直播快结束时,王宝强突然拿起桌上的围棋棋盘,对着镜头来了段即兴教学。
"演坏人得先学会'坐姿攻击性',你们看——"只见他后背微微佝偻,左手撑在膝盖上,右手食指无意识地叩击棋子,"这个姿势最唬人,刑警审犯人都这么坐。"
直播间瞬间变成演技大师课。
他揭秘道:"崔业最狠那场戏,我设计了三个细节:说话前先咽口水、整理衣袖时小拇指发抖、发怒时反而降低音量。
"弹幕里飘过一片"学到了",有人调侃:"宝强老师开班吗?学费用欢乐豆交行不?"
这些看似随性的分享,藏着20年摸爬滚打的智慧。
当年拍《盲井》下真实矿井,他记住了恐惧时"牙齿打颤会带动鼻孔微张";
《hello!树先生》里抽烟的抽搐动作,是观察村里酗酒老人学来的。
这次塑造崔业,他特意去棋院蹲了半个月,"职业棋手下生死局时,摸棋子的力度和呼吸频率都会变。"
最让观众破防的是他翻出手机相册:"这是排练时拍的。"
照片里他额头抵着棋盘,衬衫后背全汗湿了。
原来那天片场空调坏了,38℃高温下他硬是没挪窝,"后期老师都说不用加汗珠特效"。
“演员得像围棋,不能总守着一亩三分地。”
王宝强这句话,或许正是他20年演艺生涯的注脚。
从《盲井》里灰头土脸的矿工,到《棋士》中步步为营的犯罪棋手,他的每一次转身,都带着草根演员独有的那股倔劲儿。
《棋士》里的崔业,是个让观众又恨又怜的角色。
表面上看,他是个懦弱的围棋老师,被劫匪用枪指着脑袋时,腿抖得像筛糠;
可背地里,他却能巧妙运用“逢危须弃”的棋理,设计出一套金库逃脱路线。
王宝强是怎么演活这种复杂性的?
剧中有一幕,崔业独自啃着儿童套餐的汉堡,嘴巴张得老大,眼神却空洞得像口枯井。观众突然意识到:这个男人的堕落,从来不是因为贪财,而是被生活逼到墙角后的绝望。
听到妻子说“我不想儿子过一眼望到头的日子”时,他的嘴角抽了一下,喉结滚动,最后竟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监制韩三平后来透露:“这场戏我们拍了18条,宝强每次都能给出不同层次的崩溃。”
有人说崔业是“中国版绝命毒师”,但王宝强摇头:“老白是为了野心,崔业只是为了活着。”
这句话,或许只有经历过北漂、住过地下室的他才能说得如此真切。
还记得2012年吗,王宝强在《泰囧》片场说的那句"片酬随便给",成了后来无数人口中的"傻气操作"。
虽然当时票房爆了13亿,但他却一分分红都没要。
直至四年后,妻子马蓉突然转移资产、让他一夜倾家荡产时,陈思诚二话不说便打来300万,还说这不是借款,让"兄弟先活下来。"
拍《泰囧》时,当年王宝强只要了200万友情价,但没人想到这部电影会爆红,还成为了华语喜剧现象级作品。
面对13亿票房,徐峥的回应是"合同里没写分红条款"。
这个决定从商业角度看无可厚非,但观众的反馈却真实残酷——当《港囧》和《囧妈》里没了王宝强,票房一溃千里。
当年院线经理老郑回忆:"每场放映前都有人问,这部有没有宝强?"
有趣的是,王宝强从未公开表达不满,反而在采访里替徐峥解释:"咱不能事后算账啊,合同定了就是定了。"
而另一边,陈思诚对王宝强"报恩式"的合作又是另一番风景。
《唐探2》片场,王宝强即兴改编的一场戏足足加了5分钟台词,导演不但没喊停,反而笑着对编剧组说:"速记都跟上啊,这块黄金必须用。"
最后的成片里,"唐仁"角色性格里的疯癫、市井、甚至是油腻,恰恰成就了一种不可替代的喜感。
王宝强的选择看起来"傻":但随着《士兵突击》爆红后,他推掉无数高薪商业活动的邀约,跑去演话剧《关羽》;
《Hello!树先生》票房惨败时,他把片酬还了一半给投资人:"不好意思啊兄弟,没给你赚到。"
可正是这份在名利场罕见的"笨拙",让业内越来越多人愿意向他倾斜资源——比如"胡玛瑙"曾说:"和宝强合作你永远不会担心被坑,他的合约里永远自带一条'如遇档期冲突优先协调同行'。"
甚至连一直以严格著称的制片人侯鸿亮也说:"现在敢和他签'不保底票房分成'的,圈子不超过五个人,他是其中一个。"
难怪他在《棋士》台北发布会上会说:"谢谢当年帮过我的所有人,你们教我的不是演技,是怎么做人。"
“有些人把戏当生意,有些人把戏当命。”王宝强没直接评价这两种选择,但在《棋士》的发布会上,他特意感谢了陈思诚:“没有当年那300万,可能就没有今天的崔业。”
当《人民日报》用“从矿工到棋士,王宝强完成演技成年礼”为题报道时,很多人都记得他早年那段经历:17岁揣着500块北漂,在《盲井》的矿井里差点被活埋,最后拿着金马奖新人奖杯哭到镜头模糊。
现在,他是拿着爆款剧的监制,是能即兴改编台词的主演,更是直播时敢说“我欣赏自己表演”的自信演员。
这让我想起徐峥多年前的预言:“宝强身上有种东西,会让所有人愿意帮他。”
当《棋士》的崔业对着镜头狰狞一笑时,弹幕也突然分成两派:
“求求宝强回去演喜剧!”“这才叫演技炸裂!”或许答案又藏在《八角笼中》的采访里。
有记者问他为什么转型当导演,他搓着手说:“总演傻子,别人就真觉得你傻了。”
此刻,我们终于看懂了这个男人:
他可以被叫“许三多”20年,但绝不允许自己被定型20年;他愿意在直播间扮丑逗乐,但绝不接受角色上的敷衍了事。现在轮到观众做选择了——
你是想看那个永远傻笑的王宝强,还是陪着他一起,走向更复杂的江湖?
来源:千寻说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