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金子涵的微博页面突然变成一片空白,那些曾为她打投百万的粉丝们才惊觉:原来流量时代的偶像,不过是资本流水线上的速食罐头。这个在《青春有你2》里被称作"门面担当"的姑娘,用清空账号的方式给内娱投下一颗深水炸弹——炸出的不仅是选秀遗珠的悲情故事,更撕开了偶像工业"
当金子涵的微博页面突然变成一片空白,那些曾为她打投百万的粉丝们才惊觉:原来流量时代的偶像,不过是资本流水线上的速食罐头。这个在《青春有你2》里被称作"门面担当"的姑娘,用清空账号的方式给内娱投下一颗深水炸弹——炸出的不仅是选秀遗珠的悲情故事,更撕开了偶像工业"用完即弃"的残酷法则。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里说:"权力制造知识。"套在娱乐圈里,分明是"资本制造偶像"。乐华娱乐这个造星工厂,流水线上永远不缺年轻肉体。选秀节目像台绞肉机,把练习生们最后那点灵气榨成数据泡沫。金子涵两年间从全网热议到查无此人,恰似韩炳哲在《透明社会》中描绘的"自恋式自我剥削"标本——当艺人沦为算法的人肉电池,消失就成了最刺眼的抗议。
"小红靠捧,大红靠命,长红靠..."这个行业黑话的后半句从来没人敢说透。看看那些选秀出道的"幸运儿",哪个不是综艺、直播、带货三班倒?金子涵的遭遇揭穿了更残忍的真相:没出道的选手连被榨取的资格都没有。就像超市里过期下架的面包,粉丝们追着骂公司不作为时,可曾想过整个行业都在遵循"保质期淘汰制"?
李诞在节目里调侃"娱乐圈90%的工作都是挨骂",这话藏着血淋淋的真相。金子涵消失前最后公开活动是去年12月的电影节,穿着华服在红毯微笑的她,像极了《饥饿游戏》里等待被收割的贡品。粉丝总说"姐姐独美",却看不见美甲师月入过万的时代,偶像本人可能连微博头像的选择权都没有。这让我想起阿多诺批判文化工业时说的:"娱乐变成劳动的延续,人们通过消费娱乐再次成为奴隶。"
最讽刺的是,当全网讨论金子涵为何消失,她的超话里仍在机械式刷着"美图安利"。这种集体无意识的狂欢,完美印证了鲍德里亚的"拟像理论"——偶像早已异化成符号,真人是否存在根本无关紧要。就像某经纪人在酒局上的醉话:"培养偶像?我们明明在制造会呼吸的手办!"
这场消失风波里藏着个黑色幽默:当年追着喊"内娱救救美女"的网友,现在又变成"早该退圈"的理中客。金子在节目里哭着说"舞台是我的生命",如今看来更像是行业PUA的话术植入。当整个系统都在奖励虚假人设,真诚反而成了危险品。这让我想起北岛那句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只不过在娱乐圈,墓志铭都得按数据团队的脚本写。
站在海口电影节的红毯上,金子涵的深V长裙或许能收割当日热搜,但包裹在华服里的,何尝不是具被掏空的美丽躯壳?当清空账号成为最后的话语权,这个24岁女孩的沉默震耳欲聋。或许某天我们会看见更多"金子涵"集体消失,到那时,被留下的百万转发、千万播放,不过是数字坟场里的一串串电子墓志铭。而新的选秀节目仍在滚动播放宣传片,画外音温柔地说着:"梦想,永不落幕。"
来源:萌宠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