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甲亢哥本名达伦・沃特金斯(Darren Watkins Jr.),是在YouTube拥有3700万粉丝的顶流网红,以发疯式直播闻名——兴奋时嘶吼、夸张反应、魔性舞蹈。
这个甲亢哥本名达伦・沃特金斯(Darren Watkins Jr.),是在YouTube拥有3700万粉丝的顶流网红,以发疯式直播闻名——兴奋时嘶吼、夸张反应、魔性舞蹈。
因其夸张的直播风格,以及在公共场合狂热支持足球明星C罗而被称为“甲亢哥”。
最近中西方民间交流再度上演名场面——网红“甲亢哥”在中国直播,引爆国际互联网。
他的直播不需要复杂剧情或高深内容,靠即时反应和强烈肢体语言就能吸引观众。
路上随机搭讪路人,能有很多笑点反应,跟相声演员的现挂一样,表达方式高度互动,视频极具娱乐性。
甲亢哥的粉丝里,有相当一部分人原本对中国毫无兴趣,甚至带着刻板印象。
但看完直播后,他们的反应不是“中国真厉害”,
而是“等等,我们平时看到的中国新闻是不是有问题?”
这种认知松动,比任何官方宣传都有效,比任何官方宣传更具穿透力。
甲亢哥的直播没有宏大叙事,仅以吃火锅、乘高铁、街头互动等日常场景展开,却意外撕碎了西方媒体的"滤镜"。
甲亢哥还第一次乘坐了中国高铁,他发现中国列车上的网速比国外快很多,直呼“这真的太疯狂了。”
在时速350公里的高铁隧道内全程2K直播不掉线,评论区刷屏"中国网速是开了外挂吗",而纽约地铁连短信都无法发送的窘境被反复鞭笞。
当CNN声称"中国监控无处不在"时,年轻人毫无反应。
但当甲亢哥深夜直播上海街头,观众自发发现"街上的人看起来挺自在的",甚至加入广场舞大妈蹦迪。
这种"自我验证"机制,让西方对华宣传再次陷入困境:年轻人更相信网红的"体感呈现",而非机构的说教。
这种"共同兴趣"正成为打破刻板印象的催化剂。
直播结束后,TikTok和YouTube涌现大量二创视频:中美基建对比、西方媒体双标调侃、甚至翻旧账质问"某某媒体说中国XX落后是否在骗人?"
当西方媒体再使用"脏乱差""监控国家"等话术时,年轻观众会本能质疑:"我看到的怎么不一样?"这种怀疑一旦形成,便具有不可逆性。
可能今后更多网红会来中国“验证”:甲亢哥的成功会让其他内容创作者意识到,中国话题有巨大流量,而且争议性极强。
李美越就是其中一个,当他和甲亢哥碰头来了一句:
“这些粉丝真吓人,他们像动物一样狂叫,他们不是正常人。”
甲亢哥皱眉回怼:
“哪儿吓人了?
没人不正常。
我看你才不正常。”
去理发店弄头发,店员明明说的是,不太会处理脏辫,害怕给他剪坏了。
而李美越却告诉Speed,对方嫌你头发邋遢,不想帮你理发。
甲亢哥听后满脸怀疑,特地叫来助理问了才知道,这翻译在故意挖坑,人家店员根本没说他邋遢。
还好误会解除了。
如果不是助理重新翻译,所有不懂中文的老外可能都会觉得这家理发店非常傲慢,进而觉得中国人相当无礼。
甲亢骨子里还是挺喜欢中国,也尊重中国的“粉丝”的。
反倒是这个李美越,言谈举止都透着一股子“优越感”
甲亢哥的北京直播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互联网时代的文化奇观。
他用 “发癫” 解构了精英叙事,用真实撕碎了西方滤镜,用幽默完成了文化对话。
这场直播的意义,不在于他跳得有多高、叫得有多大声,而在于他证明了一个道理: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真实比完美更有力量,真诚比套路更能打动人心。
或许,这才是甲亢哥留给我们最珍贵的启示 —— 当所有人都在追求 “正确” 时,偶尔的 “失控” 反而能触达灵魂。
来源:井眼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