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30亿血本无归!封神2惨败,中国电影工业化是笑话?

天堂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2 21:26 2

摘要:一部耗资30亿的史诗巨制,为何最终落得血亏5亿、口碑崩塌的结局?当乌尔善宣布《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黯然下映时,这场被寄予厚望的“中国神话工业化实验”,已然演变成一场惨痛的教训。

《封神2》票房崩盘:神话IP为何沦为“烫手山芋”?

一部耗资30亿的史诗巨制,为何最终落得血亏5亿、口碑崩塌的结局?当乌尔善宣布《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黯然下映时,这场被寄予厚望的“中国神话工业化实验”,已然演变成一场惨痛的教训。

《封神三部曲》的诞生,曾被视为中国电影工业化的里程碑。2014年,乌尔善立项这一项目时,对标的是《指环王》式的宏大叙事。

北京文化倾力押注,斥资搭建专属影棚,甚至为了一场戏移植整片树林。演员封闭训练两年,剧组实行“朝九晚五”的标准化管理——这一切都彰显着“工业化”的野心。

然而,高成本并未换来高回报。首部《朝歌风云》尚能以16亿票房勉强回本,但第二部票房仅12.25亿,分账4.24亿的成绩,直接暴露了成本失控的致命伤。

如果说票房失利是商业计算的失误,那么观众的反噬则直指创作内核。首部中细腻的人物塑造(如纣王与妲己的权谋刻画)赢得好评,但第二部被诟病为“特效堆砌的流水账”。

殷郊“三头六臂”法相被嘲“五毛特效”,剧情更被指偏离原著精神。网友尖锐评论:“第一部有高人指点,第二部只剩自我感动。”更有人翻出乌尔善早年作品《画皮2》的争议,质疑其“对东方美学理解浮于表面”。

对比同期成功的《流浪地球》系列(以5亿成本撬动46亿票房),《封神2》的失败凸显了盲目堆砌资源的弊端。郭帆团队通过精细化分工控制成本,而乌尔善的剧组却因反复改景、补拍导致预算膨胀。

业内人士透露:“栽树进棚这类决策,暴露出前期规划的不专业。”更讽刺的是,同样改编自神话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成本6000万,票房50亿),用创意而非烧钱证明了国产片的可能性。

如今,《封神3》虽已杀青,但资方面临两难:继续投入可能亏损加剧,放弃则前功尽弃。

而乌尔善的导演声誉亦受重创,评论区满屏“别再糟蹋传统文化”的指责。这场溃败不仅让“三部曲”模式遭遇信任危机,更给迷信“大IP+大制作”的资本敲响警钟。

当神话沦为资本游戏时,谁还记得电影的本质是讲故事?《封神2》的崩盘,或许正是市场对虚火过旺的一剂退烧针。

大家对这个新闻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 欢迎 来下方评论区说说[鼓掌][鼓掌][鼓掌]

来源:扒圈皇后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