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当下,网红作为新兴的网络群体,本应借助自身影响力传递积极价值,然而部分网红却为求流量,屡屡做出恶劣行径,令人咋舌。其中,李美月便是一个典型。
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当下,网红作为新兴的网络群体,本应借助自身影响力传递积极价值,然而部分网红却为求流量,屡屡做出恶劣行径,令人咋舌。其中,李美月便是一个典型。
李美越,本是名不见经传之人,却在“甲亢哥”中国行期间,凭借一系列不当言行“走红”网络。身为翻译,他在直播中多次歪曲话语、抹黑国人。在理发店,面对工作人员“脏辫不好剪”的表述,他竟翻译为“头发脏乱”,故意挑起事端;在与甲亢哥的交流中,他公然使用侮辱性词汇“chick”(小妞)来指代中国女性,言语轻浮,尽显对中国女性的不尊重 。不仅如此,还污蔑中国粉丝“不是正常人”,甚至罔顾事实,坚称中国人不喜欢C罗,其种种行为,无不透露出内心的阴暗与扭曲。而当网友对其提出质疑时,他不仅没有反思,还试图狡辩,毫无悔意。
李美越这般行径并非个例,当下网红乱象丛生,诸多网红为了流量毫无底线。“裤头姐”为博眼球,诬陷胖东来所售内裤导致过敏,哭诉自己遭到胖东来员工和主管的“不待见”,引发网友对胖东来的指责。但真相大白后,人们发现她是个有着287次投诉索赔记录的“惯犯”,成功率高达91%,她所谓的“维权”不过是一场自编自导的闹剧 。还有些网红在灾区摆拍直播,干扰正常救援秩序,将灾难当成获取流量与利益的工具,全然不顾受灾群众的苦难与救援人员的艰辛。更有甚者,一些家长为了流量,让未成年孩子化浓妆跳热舞、发辍学vlog,将孩子的纯真童年“明码标价”,严重损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而各类媒体在这场乱象中,扮演着推波助澜的角色。在流量至上的时代,媒体为了吸引受众、获取点击量,对这些网红的恶劣行为不但不加以批判和引导,反而过度曝光、大肆宣扬。他们热衷于报道网红的各种奇葩事件,为网红提供了大量的流量与关注度,使得这些网红更加得意忘形,愈发肆无忌惮地挑战道德底线。媒体的这种短视行为,不仅误导了公众的价值观,也让整个网络环境变得乌烟瘴气。
长此以往,网红的恶劣行径和媒体的不当引导,会对社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极易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网红的不良示范可能会让他们形成错误的价值观,追求不劳而获、虚荣浮躁 。同时,这也会破坏社会公序良俗,削弱社会的道德基础,让人们对网络信息产生信任危机。
我们必须对网红乱象加以整治,媒体也应承担起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能再为了流量而纵容这些网红的恶劣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净化网络环境,为公众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网络空间 。
来源:老王嘚吧嘚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