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后半生》为真实点赞,病床是稀缺资源,教授的女儿也不例外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4-02 19:40 3

摘要:当笔者前一篇“嘲讽”如沈黛这般子女只会耍嘴皮子的文章被人恶意攻击时,我才意识到原来不是所有人都能静下心来解读“谁能让独居老人不再孤单”背后的深意。

很多人对沈卓然这样一个堂堂大学教授的晚节不保嗤之以鼻,很多人会对沈黛如此之快缴械投降不以为然。

或许是这样一段夕阳之恋戳到了太多人的痛处,或许是太多人无法接受两个加起来过百的老人,竟在子女面和外人面前如此秀恩爱。

当笔者前一篇“嘲讽”如沈黛这般子女只会耍嘴皮子的文章被人恶意攻击时,我才意识到原来不是所有人都能静下心来解读“谁能让独居老人不再孤单”背后的深意。

或许沈卓然与连亦怜最终的结局是好,或许这一对老夫老妻最终依旧无法走到一起,但依旧不妨碍《我的后半生》成为我心中最棒的老年婚恋电视剧。

除了在老年人婚恋问题上敢于直面老年人的真实想法与内心世界,除了能从更为客观的角度去分析与解读阻挠子女的内心活动与想法。

《我的后半生》在许多展现真实与现实社会状态等方面,也有着以往都市类电视剧少有的真实感,甚至是敢于直面社会问题与现状,当然过于脱离普通家庭的美化依旧是老大难问题。

长期以蔬菜沙拉作为主食的沈黛,终于在身体几乎被掏空的状态下,在旧疾死灰复燃的情况下被送进了急诊室。

作为沈黛终于接受连姨的契机,作为连亦怜终于有机会向沈黛证明自己对沈卓然是真心的难得独处机会,这场从急诊室到有四张床病房的医院大戏,让我对《我的后半生》有了更多的认识与好感。

当我们已经习惯了无论怎样的故事、无论怎样的家庭、无论怎样的经济条件,都能在进入医院后马上拥有一张病床,甚至很多时候还是一个只有张床的单人病房时。

这些看似讲述普通人身边事的都市剧,已经慢慢脱离了大多数普通人的认知与现实状况。

当编剧们坐在咖啡馆里用拍脑袋的方式写出三、四十集的故事时,当导演为我们设计出一个大多数人都无法享受的单人病房时。

《我的后半生》居然通过沈青向连亦怜的一声道谢,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真实的医院状态,一个大多数走进医院后都会遇到的难题。

作为一种实际意义上的“稀缺资源”,大多数地级市三甲医院的病床,都不是随时住进去随时都有空床位等着病人的。

即便沈黛是大学退休教授的女儿,如果没有护士长连亦怜的从中斡旋,想必从急诊室中出来的沈黛只能躺在医院走廊里过夜了。

虽然作为护士长的连亦怜,用一种略带卑微的语气跟沈青说着对不起,没能为沈黛这位“沈家公主”搞到一间单人病房,可明事理的沈青知道,如果没有连姨这一层关系,即便是四个人一间的病房他妹妹也是住不上的。

也许这一切只不过是《我的后半生》的无心之举,但这却让我第一次从荧幕上感受到了真实的世界。

正如很多人诟病沈卓然的晚节不保一样,乍看之下就像习惯荧幕上每个病都住单人病房后,很难适应那种“杂乱无章”的真实医院与病房状态,可这才是真实的世界,这才是让人可信的世界。

当我们在嘲讽沈卓然与连亦怜的爱情故事时,又有谁真正去窥探一个老年人内心的真实想法与需求呢?

难道只能允许和原谅沈黛曾经的年少与无知,难道沈黛可以与有妇之夫暗生情愫,甚至不惜为这个男人去打胎。

可面对已经独居一年之久的老人,一个虽然是自己的父亲,更是一个成年男人的爱情冲动时,这两个加起来超过一百岁的老人为何会成为众矢之的呢?

关于《我的后半生》的解读暂时先写到这里,更多精彩解读且听下回分解。

若觉得文章不错,希望您可以点赞、分享与关注哦,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花煜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