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编温静导读:3月28日6时,北京卫视4K超高清频道试验播出。作为我国首个省级卫视超高清频道,试验播出期间将进一步对内容生产、节目编排、传输效果、用户体验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升级,并通过有线电视、IPTV以及新媒体客户端向广大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超高清电视服务。
主编温静导读:3月28日6时,北京卫视4K超高清频道试验播出。作为我国首个省级卫视超高清频道,试验播出期间将进一步对内容生产、节目编排、传输效果、用户体验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升级,并通过有线电视、IPTV以及新媒体客户端向广大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超高清电视服务。
按照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全面推进超高清端到端全链条贯通发展的工作计划,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及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湖南、四川、深圳等9省市全面启动了卫视超高清频道建设,并将在今年陆续开播。
3月28日6时,北京卫视4K超高清频道试验播出。作为我国首个省级卫视超高清频道,试验播出期间将进一步对内容生产、节目编排、传输效果、用户体验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升级,并通过有线电视、IPTV以及新媒体客户端向广大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超高清电视服务。
按照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全面推进超高清端到端全链条贯通发展的工作计划,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及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湖南、四川、深圳等9省市全面启动了卫视超高清频道建设,并将在今年陆续开播。
北京卫视4K超高清频道成功试播,标志着北京市超高清视听先锋行动计划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这是继2024年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签署《中国(北京)超高清电视先锋行动计划合作备忘录》以来,北京市广电局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协调、持续奋战,取得的又一显著成果。
一年来,北京市广电局深入贯彻落实4部委合作备忘录,相继发布《北京市超高清视听先锋行动计划(2024-2026年)》,协同市财政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部门,设立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支持资金,大力推进超高清视听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推动超高清视听制作域、传输域、终端显示域、科技创新、场景应用、生态集群等全面跃升,为全国超高清视听发展打造了北京样板。
北京在超高清发展中当仁不让、率先作为。然而建设省级卫视超高清频道,要求高、难度大、时间紧,是一次大比武、大考验、大挑战。面对这场关乎内容生态、技术体系、用户体验的系统性工程,北京市广电局坚持系统观念,以顶层设计谋划整体布局。
北京市广电局2020年率先设立首支8K超高清扶持资金,积极培育超高清生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超高清内容创作。2024年,随着《北京市超高清视听先锋行动计划(2024—2026年)》发布,北京市广电局确立了“全面推进、分层实施”的发展路径,聚焦制作、传输、显示三大关键环节,围绕内容创作、技术升级、应用场景、生态构建等六大领域,展开全链条、全要素的战略部署。
超高清的发展不能单打独斗,必须集各方之力,合众之智。为此,北京市广电局在国家广电总局相关司局指导下,建立“部市协同”工作机制,定期会商、项目联动。通过这一机制,重点剧目、纪录片等超高清项目得以快速立项实施。与此同时,北京积极推动平台与片方建立采购机制,加大优质超高清内容引入,提升频道整体排播质量。
在下游推广层面,北京市广电局还协同商务局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以旧换新”行动,推动电视终端更新换代,打通“看得上”的最后一公里。北京有线电视、IPTV运营商也纷纷加快系统改造和机顶盒置换,为用户提供更流畅、更清晰的收视体验。
在推进超高清试播的同时,北京市广电局深入开展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治理。2024年以来,“双治理”不断延伸至酒店、医院、培训中心等重点场所,实现从“治理问题”向“优化服务”的跃升。
此外,为保障试播期间频道运行稳定,北京广电系统多部门联动,一线工作人员全天候响应用户咨询。通过多平台宣传推广,北京卫视超高清频道获得广泛关注与良好口碑。
要让“看得清”成为“看得好”,不仅要内容丰富,还需技术支撑。为此,北京市广电局把科技创新摆在重要位置,带动上下游企业联合攻坚,实现从拍摄制作到传输播出、终端呈现的全链条技术升级。
技术赋能带来画质飞跃,内容内核决定视听价值。试播当天,北京卫视推出的纪录片《4K里的中国》成为“开门红”,精美的画质、沉浸式的体验,让观众大呼“过瘾”。
近年来,北京市广电局聚焦提升原创力,连续加大超高清内容的创作扶持力度。电视剧、网络剧、微短剧、纪录片、动画片、综艺节目等多个领域均纳入扶持范围,通过资金激励引导制作机构采用超高清技术,从源头上推动内容提质增效。
如今,北京卫视已有《档案》《养生堂》《暖暖的味道》《为你喝彩》《向前一步》《生命缘》《大戏看北京》《身边》等8档常态化自制节目实现超高清制播,《一米花园》《博物馆之城》等2档季播节目也完成画质升级,逐步构建起以高质量内容为核心的超高清节目矩阵。
同时,北京市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超高清内容创作,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多种模式并行的发展格局。通过“科技赋能艺术,艺术彰显科技”,首都文艺创作与前沿技术实现深度融合,成为引领全国超高清内容生产的一面旗帜。
来源:传媒内参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