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哥中国行,证明「叛逆」很重要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02 14:00 2

摘要:不认识也没关系,只需知道这位被国内称为「甲亢哥」的黑人小伙在外网是最有影响力的娱乐直播即可。

speed的中国行直播,火的成为一件「大事」。

不认识也没关系,只需知道这位被国内称为「甲亢哥」的黑人小伙在外网是最有影响力的娱乐直播即可。

首先,外网千万级的主播并不多,而他名列前茅,而且年仅20岁的他未来仍保持高增长潜力,可想而知其在外网的影响力有多大。

截止到完稿前,其在国内已经进行四场直播,分别游玩了上海、北京、河南、成都,更被驻美大使馆提及获得「最强外宣」的称号。

除了流量狂欢的网红故事、破除刻板印象的外宣胜利外,这篇娱乐故事下还有藏了个秘密;

这高热话题的背后,一场互联网关于「叛逆」所产生的效应。

这次中国行完美契合舆情的隐性需求——「叛逆」。

一场娱乐为初衷的直播,间接破坏了原先外国媒体宣传十几年刻板印象的中国世界。

这件事的本质不是「真实战胜虚假」,而是一场关于「逆反心理实现」的期盼。

既然有人宣传这里不好,那必然会存在质疑,当出现新的内容证实这种质疑,那么反噬的声浪必然会高涨

有趣的是,这种犹如叛逆期的心态正是媒体引导的,因为培养一群叛逆的观众是符合传播利益的。

这样做的好处太多:它既可以是公关手段的后手,亦可以是政治方式的延伸,更是信息不断叠加覆盖的驱动力。

当高位者都能高喊「虚假新闻」的环境里,存疑在信息受众中铺开也情理之中。

或许你会发现外网对于国内的印象正在回暖,除了因为免签等因素,叛逆心态也起到不小的作用;

对于大洋彼岸来说「中国」是高频词,也是个模糊的概念,一个新的定义不仅有看头,还是种需求。

所以,当一个标准的美式网红选择这里拍摄时,不管是本身年轻又爱看乐子的受众群,还是其定位的娱乐视角,「叛逆」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有趣的粉丝整活、优秀的网络城建、精彩的异国文化,这些本身并非核心的内容元素,在用点缀的方式消解原有中国的刻板印象。

「W China」(中国赢)的刷屏,当然有跟风娱乐的心态,但也在折射出对过去媒体宣传的讽刺,潜移默化的叛逆思潮正在形成。

不迎合,本身也是一种迎合的手段。

与外面的头部效应不同,甲亢哥的中国行正以一种极速的方式被人熟知。

这有流行文化的适配性,也有情绪化的传播推流,叛逆的作用更像是种「助燃剂」,它只在传播火苗燃起时才能体现。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主流宣传并不完美。

「认可」的是种精神刚需,但不一定建立在严肃叙事上,毕竟相比宏大叙事的生硬,世俗才是驱动传播的主力。

一个以肢体表现和荒诞故事为主的娱乐文化传播者,目的地的肯定不是为了「宣传」去的,更多是考虑猎奇和热度;

但偏偏这戏谑的初衷完成了宣传的结果。

对于不少新生代来说,他们既反感过去的宣传理念,也希望利用新的传播媒介表达自己的声音。

甲亢哥本身就是「叛逆」标签浓郁的主播:多次因风波被封,直播间也主打冒犯为效果。

但这种「不正经」又具有极具诱惑,更真实不偏袒,更迎合直播视角下大众自行探讨。

就像这次中国行有人用英文问他:你觉得中国是好的国家,还是不好的国家。

他选择不回答。

我们不止需要夸夸其谈的文化精髓,也需要恐惧针灸到相视一笑、保安拦截到妥协围观的意外画面。

非主流的「叛逆」是舆论环境里的战术,主流媒介通过先发优势早已挤占足够多的话语权,想要洗牌的前提必须是异化处理,必须不再依附过去的规则。

甲亢哥的中国行是自下而上的破圈成果:新式媒体下的影响力网红、拥有可玩性的话题标签、文化碰撞下的新意角度...

这场流量盛宴的背后,既有发起者甲亢哥本身的传播魅力,也有参与者表达「不完美却真实」的功劳,他们都在扩大一场直播的原有意义。

这实际是一种传播革命:网民尝试用逆主流重构主流。

当传统外宣还在纠结"如何讲好故事"时,叛逆文化早已将故事直接扔进娱乐化效果和直播弹幕中。

文化共振不一定需要繁丽,也有可能是抽象。

来源:风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