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世间》里,曲书记和马书记的家里,总有一群年轻人骑着自行车来拜年,拎着瓜子花生说说笑笑。而郝冬梅的父母家呢?同样是高干,屋里却冷清得像开了静音模式。直到郝冬梅冲着父母喊出那句:“你们为什么连亲家的面都不愿见?”我才明白,人和人的差距,从来不在职位高低,而在那
同样是高干,为何一个被当亲人,一个被当领导?郝冬梅的反问揭开残酷真相!
---
《人世间》里,曲书记和马书记的家里,总有一群年轻人骑着自行车来拜年,拎着瓜子花生说说笑笑。而郝冬梅的父母家呢?同样是高干,屋里却冷清得像开了静音模式。直到郝冬梅冲着父母喊出那句:“你们为什么连亲家的面都不愿见?”我才明白,人和人的差距,从来不在职位高低,而在那颗心是热的,还是冷的。
曲书记两口子和郝省长金月姬,都是剧里响当当的高干。可周家人对这两家的态度,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曲书记帮周秉昆解决龚叔的工作问题,嘴上说着“不搞关系”,转头却暗地里走访三天,最后教周秉昆用“闹”的方式合理维权。
马书记平反后,更是把周秉昆当自家孩子,好吃好喝招待,还教他做人做事的道理。这老两口,嘴上硬气,心里却软得像棉花,把周家人当自家人疼。
反观郝省长和金月姬,明明和周家是亲家,却连面都不肯露。周父周母临终前唯一的愿望,就是见见亲家,结果郝家愣是没去。为啥?表面上说“原则问题”,实际上就是怕周家“攀关系”。
当初蔡晓光求郝省长帮忙上大学,郝家勉强出手后,直接给周家贴上了“麻烦精”标签,从此避之不及。更讽刺的是,郝省长自己处理作风有问题的下属时,一句轻飘飘的话就放过了——这哪是讲原则?分明是看人下菜碟。
最扎心的还是郝冬梅那句反问。她质问父母:“你们一辈子端着架子,连亲家都不见,现在没人愿意上门,怪谁?”这话直接撕开了郝家的遮羞布。金月姬临终前为女儿布局,看似用心良苦,实则处处算计:帮周秉义升职是怕女儿被抛弃,替周秉昆求情是为了给郝冬梅攒人情。可这些“棋局”里,唯独少了真心实意。
曲书记两口子为啥招人喜欢?因为他们从不把“高干”当特权。马书记住院时,周秉昆只是顺手帮忙,老两口却记了一辈子好。他们和周家人的交往,没有居高临下的施舍,只有平等的尊重。而郝家呢?连两罐茶叶都要原封不动退回去,生怕沾上“工人家庭”的土气。这种骨子里的优越感,就像一堵墙,把人情冷暖隔得干干净净。
《人世间》最狠的对比,就是告诉你:职位再高,若心里装着门第之见,终究活成一座孤岛。而那些把别人当人看的人,哪怕退休多年,家里依然热闹得像过年。郝冬梅的反问,何尝不是对所有“高高在上”者的灵魂拷问——你拿别人当梯子,别人自然拿你当摆设;你若真心换真心,世间处处是亲人。
来源:银幕拾光者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