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孩子为赵露思发声,暴露四个疑点,还被网友扒出疑似粉丝假冒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02 12:23 2

摘要:近日,演员赵露思因参与综艺《小小的勇气》陷入舆论漩涡。这档以“心理疗愈”和“公益帮扶”为卖点的节目,本意展现明星与乡村儿童的双向治愈,却因赵露思的言行和节目组的剪辑手法,演变成一场关于明星公益真实性、弱势群体权益的激烈讨论,而一位疑似“山区孩子”的人物在网络上

近日,演员赵露思因参与综艺《小小的勇气》陷入舆论漩涡。这档以“心理疗愈”和“公益帮扶”为卖点的节目,本意展现明星与乡村儿童的双向治愈,却因赵露思的言行和节目组的剪辑手法,演变成一场关于明星公益真实性、弱势群体权益的激烈讨论,而一位疑似“山区孩子”的人物在网络上为赵露思发声,再一次引起热议。

回顾在节目中,赵露思与山区农村夫妇对话时,竟感慨“当明星太辛苦”,并称“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此言被批评为脱离群众,将明星的“焦虑”与底层劳动者的生存压力强行对比。此外,她看到山区孩子走悬崖上学时,竟称赞“像极限运动一样酷”,被讽“用苦难当综艺剧本”。

赵露思对手艺人爷爷直言“你自私了”,质疑其不愿传承手艺。这一言论被指缺乏对文化传承复杂性的理解,将老人坚守传统工艺的无奈简化为“自私”。更早前,她因在节目中展示自己7岁时的艺术照,并询问山区女孩是否拍过艺术照,被批“在贫困语境中炫耀优越感”。

节目组以“零片酬”“素颜出镜”为宣传点,但业内人士透露,赵露思通过公益基金、广告植入等方式隐性获利,其“心理疗愈”人设被质疑为流量工具。此外,节目被曝出存在“剧本化”争议,例如安排小演员配合赵露思互动,刻意放大其“治愈”形象。面对诸多质疑,节目组不得不删除争议片段,足足删了十几分钟,结果却欲盖弥彰,更加暴露出心虚的一面。

在舆论压力下,一名自称参与节目的山区孩子在网上发声,称赵露思“为学校捐钱、给爷爷送缝纫机”,并感谢她“让外界看到我们的生活方式”。

然而,孩子表述中的矛盾点迅速引发网友对事件真实性的质疑,梳理之下共有四个疑点:

一、“妈咪”称呼与地域文化的冲突

孩子称母亲为“妈咪”,这一称呼在内地山区极为罕见,更符合港台地区的语言习惯。网友指出,这种用词更像是城市中成长或接受过特殊教育的孩子才会使用,与“山区孩子”身份不符。

​二、“皇冠会员”账号的真实性存疑

据爆料,孩子用于发声的微博账号是平台“皇冠会员”(需充值开通的尊贵身份标识)。在偏远山区,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差,拥有智能手机、网络已属不易,更遑论为社交媒体账号充值会员。这一细节被质疑为“刻意包装”,甚至有网友扒出该账号此前曾发布疑似粉丝的内容。

三、“零点上网”与“设备矛盾”

孩子自称“山区孩子”,却能在深夜零点准时上网发布视频,这与大众认知的山区有一定偏差。

四、山区孩子的网络条件与节目内容反差

更矛盾的是,节目中老人收到节目组捐赠的缝纫机很高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物资获取的不方便,然而所谓的“山区孩子”家中有网络有手机电脑可以上网发声,这让公众对事件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而且,有网友还发现,这位“山区孩子”的账号,虽然主页内容删干净了,但是点赞忘了删,还是暴露了她经常给赵露思的相关营销内容点赞,遭网友怀疑是赵露思的粉丝自导自演假冒山区孩子的闹剧。如此看来,孩子“为明星发声”的行为,很有可能是被安排的表演。

当然,目前种种证据都有捕风捉影的成分,不过也说明了赵露思在路人心目中的信任崩塌。从“山区孩子为赵露思发声”到“集体破防”,这场舆论风暴撕开了明星公益的华丽外衣。当公益沦为剧本,当弱势群体成为配角,我们失去的不仅是信任,更是对社会温情的最后一丝期待。真正的公益,应是双向的治愈,而非单向的消费。

来源:墨海寻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