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乘风2025》一公淘汰名单公布时,王蓉站在原地足足愣了5秒。这位曾以《我不是黄蓉》霸屏华语乐坛的初代唱跳女王,带着“拼尽全力”的信念而来,却在首轮黯然离场。网友炸锅:“淘汰她?这节目不配谈‘乘风破浪’!”
当《乘风2025》一公淘汰名单公布时,王蓉站在原地足足愣了5秒。这位曾以《我不是黄蓉》霸屏华语乐坛的初代唱跳女王,带着“拼尽全力”的信念而来,却在首轮黯然离场。网友炸锅:“淘汰她?这节目不配谈‘乘风破浪’!”
王蓉的淘汰,几乎成了本季《浪姐》最大的争议点。
一公舞台《免我蹉跎苦》中,王蓉全开麦演唱+高难度后空翻,却被节目组剪得只剩零星镜头。反观同组陈德容忘词、动作划水,却因“琼瑶滤镜”晋级。
王蓉自曝是提前24小时被拉来救场,连夜备歌练舞,结果初舞台RAP被删、镜头稀碎,一公即遭淘汰。网友怒斥:“用完就丢,综艺套路太寒心!”
“我不是黄蓉,但我要舞台公平!”——这或许是王蓉未说出口的呐喊。
王蓉与陈德容的争执,绝非简单的性格不合。
王蓉提议“先顺整体再抠细节”,陈德容坚持逐拍打磨,矛盾激化后竟摔牌离场。网友辣评:“50岁零基础不是借口,叶童邓萃雯同样高龄却拼尽全力!”
节目组被曝因王蓉未签长约而放弃力捧,反而保留话题度更高的陈德容。央视文娱连发5条视频力挺王蓉,被视作对“流量至上”的无声抗议。
网友发起“复活王蓉”投票超30万人次,相关话题阅读量破10亿。
王蓉淘汰后,《爸爸妈妈》《我不是黄蓉》等经典歌曲冲上音乐平台热搜,情怀与实力终究在观众心中有了答案。
王蓉的“意难平”,撕开了竞技综艺的三重疮疤:
1.高光镜头服务于话题人物,实力派沦为背景板。
2. 未签全约的艺人,注定成为“一轮游工具人”。
3. 过气艺人靠“回忆杀”抵消业务短板,市场正在用脚投票。
面对淘汰,王蓉坦言“有一点不服气”,却未卖惨抱怨,反而承诺“用更好的作品回报粉丝”。这种专业态度,恰恰打了“流量游戏”一记耳光。
综艺若想“破浪”,请先尊重舞台!让实力派不再为“潜规则”买单,才是对观众最大的诚意。
来源:聚焦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