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连走向世界的歌唱家杨洪基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02 07:45 4

摘要:杨洪基,1941年2月8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 祖籍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俚岛镇 。少年时期的杨洪基由于姐姐上过音乐师范,家有一台手摇唱片机,和一台手风琴,引起他对音乐的兴趣,经常对着唱片机哼唱,自娱自乐。1957年苏联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传到大连以后,他学唱

杨洪基,1941年2月8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 祖籍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俚岛镇 。少年时期的杨洪基由于姐姐上过音乐师范,家有一台手摇唱片机,和一台手风琴,引起他对音乐的兴趣,经常对着唱片机哼唱,自娱自乐。1957年苏联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传到大连以后,他学唱得有模有样。

1959年大连歌舞团招收歌唱演员,杨洪基带着这首歌参加了考试。由于他的嗓音好,带有磁性被录取。进入歌舞团以后,在团内李梦熊老师的两年多的调教下,成为大连歌舞团一名富有特色的歌唱演员。1962年入伍,考入总政歌舞团成为文艺战士,到连队为战士演出,常常奔赴前线冒着生命危险为战士们唱歌。总政歌舞团为他打开了更为宽广的视野,并使得他在音乐领域得到了更加深厚的磨练。

1979年12月,音乐总监、指挥家小泽征尔率波士顿交响乐团再次访华,与中央乐团合作演出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小泽征尔是国际上颇有盛名的亚洲指挥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迎来的世界级乐团来华演出,颇受关注。第九交响曲是一个合唱交响曲,合唱团约有120人组成,第四乐章《欢乐颂》还要四重唱。因为小泽征尔不相信中国会有可以胜任这个唱段的歌唱演员,坚持邀请国外专业演员来演出。但合作方中央乐团主张用本土歌唱家来解决。最后小泽征尔同意从中国歌唱演员中选拔。

这次选拔于1979年12月28日至30日进行,由严良堃担任考官,中央乐团从本团及国内专业歌手中筛选 。这场选拔竞争激烈,但杨洪基却取得了的突破,他选择用原文(德语)演唱,并注重展现出对《欢乐颂》所表达的通过奋斗得到欢乐和胜利的人生信念的主题。小泽征尔在听到他的演唱后,当场赞叹,认为他的音色、语言和音乐表现力完全符合要求,表扬他的德语发音,称他“超出了亚洲对歌唱家的预期”。最终决定他独唱,并将原版四重唱男低音歌唱调整为男中音歌唱,杨洪基这年38岁。

据杨洪基在一次访谈中说,确定的四重唱人员是,女高音胡晓平,女中音文征平,男高音饶余鉴,男中音杨洪基(替代了男低音声部)。这次的表演让杨洪基一唱成名,后来居上,成为很多古典唱段的不二人选,在很多歌剧担任男主角。在歌剧《屈原》中扮演屈原;在海顿的《四季》、威尔第的《安魂曲》、莫扎特的《弥撒》、贝多芬的《庄严弥撒》等大型古典音乐作品的演唱大获成功。在总政歌剧团与中央歌剧院合作的歌剧如《卡门》、《蝴蝶夫人》、《托斯卡》、苏联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扮演主要角色。

1993年冬天,杨洪基接到作曲家谷建芬的电话邀约,请他来唱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他去试唱,由于团内演唱排练,嗓子比较疲劳,一唱到高音就破音,只能低八度演唱,他想没戏了。一个月之后,他又接到了《三国演义》剧组的电话,邀请他再去试唱。这次试唱杨洪基对谷建芬提议,在演唱中加点戏曲的味道。结果唱完以后没过几天就来了电话告知“定了,就是你了”。

1994年,电视剧《三国演义》开播,84集的剧集播出尚未过半,《滚滚长江东逝水》和杨洪基这个名字就传遍神州大地。随着电视剧《三国演义》海外发行,在亚洲、中东地区,欧洲、非洲和美洲一些国家放映,引发这些国家观众的欢迎。随之杨洪基演唱的《滚滚长江东逝水》主题歌曲的传播,他那浑厚深沉唱功,充满了沧桑感和历史感的独特魅力 ,完美诠释了歌词的意境,深深打动了国外歌迷的心灵,引发强烈的共鸣。

杨洪基今年86岁了,他获得的荣誉令人瞩目。他是总政治部歌剧团演员队一级演员,男中音歌唱家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一级演员、解放军艺术学院声乐系教授。少将军衔。197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金唱片奖、中央电视台音乐电视金奖等,誉名中外。

来源:柳元彬匹夫有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