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天王珞丹用一句话:“知道我会生气,那你就别问了”斩断了曹颖暗藏陷阱的套路提问,也让两人上了热搜。
前几天王珞丹用一句话:“知道我会生气,那你就别问了”斩断了曹颖暗藏陷阱的套路提问,也让两人上了热搜。
针对网友的评价,上一篇我们分析了曹颖没有边界的行为。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来分析王珞丹“敢于说不的勇气!”
简单回顾一下两人对话的经过:
曹颖说:“我问你个那特啥的问题,你不要生气哈?”
王珞丹3秒钟之内马上拒绝:“知道生气就别问了!”
虽然场面陷入短暂的尴尬,但王珞丹教科书方式的回怼,让她得到了很多网友的力挺。
很多网友挺王珞丹,是觉得她真实,不内耗,不迎合,遵从本心,有拒绝别人的勇气。
我不想站队,也不想单纯吃瓜,只是想从心理学分析一些事件背后的本质和逻辑。
在娱乐圈明星接受采访是有高风险的,稍有不慎就容易被套路,容易翻车,更容易人设不保。
而王珞丹居然那么刚,用一句话就轻松斩断了这种套路。
网友直呼:这姐太真实!太飒了!
王珞丹有勇气说“不”,主要还是源于她本身历来敢说敢当的性格。
她曾公开吐槽过影视行业的抠门;怒怼过导演台词太尬;她也暗讽过万茜。
她还在采访中自嘲:“我就是个演员,别给我加戏!”
所以她真是一个人生态度积极、快乐、不内耗的人。
当然,长期混迹于娱乐圈这样的环境也让她产生了如何自保的能力,这种能力慢慢就变成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不生不死。
它包括不怕试错,不怕被黑,被死千回还能活过来,这种力量就叫勇气,这种勇气是我们人生问题的最终解药。
而王珞丹就拥有了这种勇气。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所谓的被讨厌不仅包括被别人讨厌,还包括被自己讨厌。
(1)被自己讨厌
可为什么我们会讨厌自己?你为什么只盯着缺点不肯喜欢自己?
因为你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被人轻视或拒绝,害怕心灵受伤,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
你认为与其陷入那种窘境,倒还不如一开始就不与任何人有关联。
所以你的目的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为了实现这种目的,只要变成一个只看自己的缺点、极其厌恶自我、尽量不涉入人际关系的人就可以了。
这也变成你假如被别人拒拒绝时安慰自己的人,你会想是因为自己有这样的缺点才会遭人拒绝,才会让人讨厌。
所以保持满是缺点的自己,对你来说是有好处的。
阿德勒告诉我们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你由于太惧怕人际关系,所以才会变得讨厌自己,你是在通过自我怨气来逃避人际关系。
(2)被别人讨厌
哲人说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假如你被某人讨厌,这是你活得自由的证据,也是你按照自我意愿生活的表现。
没有人喜欢被别人讨厌,招人讨厌是件痛苦的事情。
如果可能的话,谁都希望能毫不讨人嫌的生活。
但是为了讨好所有人,八面玲珑,费尽心思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
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想获得自由就必须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这也是为此要付出的代价。
王珞丹怼回曹颖的问题,把不利因素及时止损,做到不内耗、不迎合得到了很多网友的力挺,但她的做法也遭到一些人的反对,说她没修养,耍大牌,这就是王珞丹遵从本心要承受的代价。
其实到底是“真性情”还是“耍大牌”,边界也没那么的明确,这本就存在大众对艺人的真实与人设的矛盾期待。
而是否需要满足这种期待,就由你怕不怕别人讨厌来决定。
按照别人的期待生活会比较轻松,因为那是你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了别人,比如走在父母铺好的轨道上。
尽管这里也会有各种不满,但只要还在轨道上走着就不会迷路。
但是,如果要自己决定自己的道路,那就有可能会迷路,甚至也会面临着“该如何生存”这样的难题。
是选择别人的认可,还是选择得不到认可的自由之路,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意别人的视线、看着别人的脸色生活,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着,这或许的确能够成为一种人生路标,但这却是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为什么要选择这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呢?因为你用了“认可欲求”,你不想被任何人讨厌。
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1)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得到别人的认可,让我们很高兴,因为得到别人的认可,才能体会到自己有价值才能找到归属感。
通过别人的认可我们能消除自卑感,可以增加自信心。
(2)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但是阿德勒告诉我们:”我们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也没有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有一句话这样说:“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意思就是,你就活在自己的人生中,你当然是为自己而活着,假如你不为自己而活的话,那谁会为你而活呢?
说来说去,我们最终还是为了自己而活,这不是虚无主义,而且正相反。
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因为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很多网友力挺王珞丹,不就是喜欢她不活在别人的期待中,而是为自己而活。
哪怕面对观众、面对镜头,她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
不怕被别人讨厌,对于她来说:“你喜欢不喜欢我那是你的自由,我的自由就是我怎么说怎么想怎么做和你没有关系,我舒服就好,我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1)做好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不要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要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你要明白人际关系不是两个人的关系或者与很多人的关系,事实上首先是自己。
(2)不要被“认为欲求”所束缚,把“人际关系卡”这张王牌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
(3)不要拼命去寻求认可
拼命寻求认可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是共同体的一部分。
(4)归属感不是靠认可而获得的
我们都在寻求“在这里”和“得到认可”的归属感,但是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哪里就可以得到的,它靠积极的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得到。
总结一下,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双手去获得。”
(5)不要为了操纵而表扬
因为这样的表扬,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我们应该多鼓励,找回受挫的勇气。
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有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如果以获得表扬为目的,那最终就会选择迎合他人价值观的生活方式。
人最大的不幸是讨厌自己!
人真正缺乏的不是能力,而是勇气!
要想像王珞丹一样活得肆意而自由,不讨厌自己也不害怕别人讨厌,不做一个低三下四的迎合者,不活在别人的期待里,一定是需要极大勇气的,这种勇气,来自于鼓励,来自于对自己价值的认可。
而人,只要存在着就会有价值。
来源:眉澜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