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315,央视晚会曝光“保水虾仁”添加保水剂增重等乱象时,董宇辉被网友扒出,他曾在直播间出售的“大岸浪花大号虾仁”的生产商,正是此次被点名的企业之一。
短短半个月,董宇辉登上了两次热搜。
今年315,央视晚会曝光“保水虾仁”添加保水剂增重等乱象时,董宇辉被网友扒出,他曾在直播间出售的“大岸浪花大号虾仁”的生产商,正是此次被点名的企业之一。
消息一出,董宇辉方面立即下架了直播间全部虾仁相关的产品,对此类商品重新审核,并实行“退一赔三”,赔偿金额预估超过2000万。
冲上热搜后,他曾经号称“百万检测费”的言论,也被大众重新审判。
董宇辉直播卖虾仁
就在前两日,董宇辉在云南直播结束欲离开时,路人朝他抛出不明物体,险些被打中头部,旁边的主播眼疾手快,才帮董宇辉挡住了投掷。
董宇辉下播现场险被砸
这张现场图片,让董宇辉又一次登上热搜。
随后有消息称,这是喜欢董宇辉的粉丝扔来的玩偶。
网友不免猜测,这是讨厌董宇辉的人“故意伤害”?还是喜欢董宇辉的人“爱得深沉”?
关于董宇辉的话题,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1000天前,彼时还是英语老师的董宇辉,第一次走入东方甄选的直播间,命运的转折让这个农村出身的男孩成功逆袭,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条路,
只是,这条路如今变成了一根极细的钢索。
董宇辉站在3000万粉丝的流量峡谷上,无法回头,他面对着直播江湖的各种明枪暗箭,一个疏忽就会粉身碎骨。
32岁的董宇辉,有点难……
成为主播之后
董宇辉上次爆掉热搜的事件,是今年2月,他退出微博的消息。
一夜之间,董宇辉清空了个人微博账号的全部内容,从微博消失,他的真爱粉们不舍,时至今日仍为他续费会员,等他回归的那一天。
董宇辉此次“退网”,原因大致有两个。
董宇辉成为头部主播后,被过度关注的他内心异常焦虑,比起面对镜头,他其实更想在幕后踏实地做一些事,他宁愿火的是公司任何一个人,而非他自己。
董宇辉早期照片
另一个原因,是他讨厌被误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董宇辉是热搜的常客,流量虽然与金钱挂钩,但莫名其妙的热搜太多,有些仅凭一两句话就断章取义,让董宇辉十分痛苦。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董宇辉无法解决被误解,只能逃离。
他回应表示:“账号没有注销,一旦注销,就会出现假号,大家还可以关注,也可以批评,但不能掐头去尾地误解一个人。”
不得不说,成为主播后的董宇辉,就像开始了一场试炼之路。
光是他和新东方的种种拉扯,就足以成为热搜上的一部热门“连续剧”,剧情的发展完全不受董宇辉的掌控。
2023年12月,董宇辉“小作文事件”成为导火索,当时,东方甄选小编在评论区称,董宇辉的经典文案“并非全部由他本人创作”,引发粉丝强烈不满。
随后,前CEO孙东旭直播回应争议,他态度略显强硬,还提及了董宇辉的薪资问题,没想到,这下彻底激怒了粉丝,随后舆论迅速发酵,“董宇辉被背刺”“东方甄选内讧”等话题相继登上热搜。
这场拉锯战持续了数月,在俞敏洪的调解下,结局才出现。最终,董宇辉与东方甄选和平“分手”,并成立个人工作室“与辉同行”。
董宇辉和俞敏洪
董宇辉成了大众眼中的人生赢家,但离开东方甄选后,他的“水逆”并未结束。
在一次直播时,董宇辉或许一时兴起,他朗诵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把诗句中的“羽扇纶(guan)巾”,误读成了“羽扇纶(lun)巾”;
中秋直播,董宇辉朗读《水调歌头》时, 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句诗的顺序读反;
在一档直播活动中,董宇辉与工作人员谈及内蒙古烧卖,得知内蒙古烧卖里面是羊肉大葱馅、没有米时,董宇辉调侃道,没有米肉馅的叫饺子、包子,当时就有不少内蒙古观众,感觉“被冒犯”;
去年10月,董宇辉在直播讲解居里夫人时,称居里夫人发现了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等,他又一次被推向风口浪尖。
对于诸多失误,董宇辉回应:“有可能就是记错了,也有可能你心里想的是对的,话到嘴巴就说错了。都有,这很正常,不用太介意,不用纠结那个东西。”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有些网友渐渐不再买账。
尤其这次“保水虾仁”事件,涉及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比起那些口误,这场风波显得更加严峻。
董宇辉外景直播
自从成为与辉同行的执行董事以来,董宇辉身兼数职,舆情处理、公关危机、把控产品,最重要的是直播亲自上阵。
古语有云,言多必失。
在一次次的流量围观之下,董宇辉终于累了。
在近期的一段采访中,董宇辉谈到“退出”,他认为可以退出,却不能让与辉同行的所有员工背负他的逃离。
至少现在,这条钢索,董宇辉必须走下去。
董宇辉,变了吗?
曾经的董宇辉,是公认的“励志一哥”。
出生陕西农村,在家人的脸朝黄土背朝天中,董宇辉望见了金灿灿的麦田后的一片诗和远方。
自小时候起,董宇辉读书就很刻苦,记不住英语单词,他就把单词写在手上、衣服上,一有时间就照着念。
教育资源落后,也挡不住他想走出去的渴望。
工作后,在“来钱快”的销售和英语教师的选择中,他依循心中理想选择了后者。在中关村的写字楼里,董宇辉时常伏案备课到凌晨,午饭也经常忘了吃。这种拼劲,让他成为了公司最年轻的英语教研组组长。
董宇辉早期生活照
从新东方老师,到涉足直播行业,成为一夜创造数亿价值的主播,董宇辉做到了。他的经历,鼓舞着无数小镇青年。
但除了励志,董宇辉还为大众带来了许多情绪价值。尤其在最黯淡的那两年,他为人们带来了一段美好的田园诗歌。
他的直播间风格多样,卖虾和葡萄时,他会用日语、韩语等四国语言去讲解;看到牛排时,他会顺势教观众许多实用的单词:牛排steak、平底锅pan,牛排原切original cut……
看着一根玉米,董宇辉记起了童年的仲夏夜,向观众讲述着他在凉风习习的院子里,无忧无虑啃玉米的回忆。
卖樱桃时,他想起外婆院子树上满地掉落的樱桃,那鲜活的模样像极了他的外婆,宛如掉落在人间的星。
带货图书《月亮与六便士》时,董宇辉悄悄提醒观众:“六便士很重要,但月亮更重要。我不是让你当一个不靠谱的浪子,而是在世俗中也不要忘记眼中的星光。”
他最出圈的直播名场面,便是在卖鲥鱼时,描述的这样一个画面:
”当你背单词的时候,阿拉斯加的鲟鱼正跃出水面;当你算数学的时候,南太平洋的海鸥掠过海岸;当你晚自习的时候,地球的极圈正五彩斑斓。但少年,梦要你亲自实现,那些你觉得看不到的人,和遇不到的风景,都终将在生命里出现……“
当时,多少观众被触动了内心,泪眼汪汪地下单。
3年转瞬即逝,现在的董宇辉,变了吗?或者,董宇辉周身的流量与看客,变了吗?
也许,正如《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一句话:“你永远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
我们无法知晓董宇辉的内心,只能看到他在直播中依旧极尽真诚、努力工作,似乎与往常别无二致。
但不可否认的是,董宇辉比起曾经那个朴实的农村青年,已然成为了普通观众眼中的“上位者”。
董宇辉变了,观众也变了。
起初,人们喜爱的是那个与自己相似的普通人,他们的奋斗故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自我心中的可能性。而当他们跃升阶层后,这面镜子就变成了橱窗,人们只能隔着玻璃,看着那个不再属于自己的世界。
于是,宽容少了,审判多了。
这似乎是每个红极一时的主播,相同的困境……
夹缝里的董宇辉们
自董宇辉爆红那天起,现今已过去1027天。
这位曾站在新东方讲台上挥洒自如的英语老师,如今在直播间的聚光灯下,经历着比教书育人复杂百倍的考验。
在《我爱我,很棒》节目中,董宇辉坦言:“我不能肯定地说我爱自己,至少我现在生活状态没有那么放松,我很难说我享受现在生活。除了前段时间在海南待了几天,每天能自由地呼吸,那几天我感觉我都会笑,但平常在工作状态下确实很少笑。”
因为性格内敛,董宇辉至今也无法真正享受主播这个身份,他明白要为了与辉同行的员工撑下去,明白他的责任,心中却没有喜悦。
此外,董宇辉时常失眠,安眠药粒数不断增加,却无法睡一个完整的好觉,再加上,供应商联系不上他时,时常擅自前往自己的农村老家,骚扰他的父母,这一切都让他焦虑、痛苦。
董宇辉直播情绪失控
看上去,董宇辉为工作拼上了一切。他用大量时间准备直播内容、试用直播产品,但即便如此,当315曝光的"保水虾仁"事件爆发时,他依然无力回天。
这背后折射出的,或许也是整个行业的结构性困境。
回望直播电商这些年的浮沉,恍如一场现代版的《桃花扇》唱词: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某位头部主播曾经算过一笔账:每月审核上千产品,最终上直播的不到5%,依旧逃不过品控争议;几十人的选品团队,每年拒掉一大半品牌,还是躲不过虚假宣传。
当他们被架在流量的神坛上,就要承担整个商业链条的风险,还有一个更残酷的现实是,再敬业的主播,也难以对供应链实现真正把控——
他们可以彻夜背词、研究产品,却无法亲自检测每件商品的成分;
他们能调动千万粉丝的情绪,却难以监管千里之外的生产车间;
他们站在镜头前侃侃而谈时,那些看不见的供应商、物流、质检环节,随时都有可能成为定时炸弹。
一个主播再敬业,也不可能像实体零售商那样,建立完整的品控体系,他们能做的,往往只是在问题出现后,第一时间站出来承担责任。
哪怕是实体零售,全国也只出了一个胖东来。
创始人于东来有个广为人知的工作习惯,他每天早早起床,亲自到生鲜区检查商品质量。
有员工回忆,一次发现水果不够新鲜,于东来当场决定全部下架,损失数十万也在所不惜。
这种近乎偏执的品控,能做的人,寥寥无几。也因此,再难找到第二个胖东来。
于东来和市民合影 图源:中国新闻周刊
但对普通人来说,人们既渴望互联网的速度与规模,又怀念实体商业的温度与可靠,既推崇个人奋斗的传奇,又难以接受凡人必有的局限……
于是,董宇辉们站在这个裂缝中央,左右为难。
他们被困在日复一日的直播节奏中,要保持亲民形象,要创造惊人业绩,还要确保万无一失,就像一个不可能三角。
更残酷的是,这个行业从不缺替代者,当一个头部主播倒下,流量会立即寻找下一个"天选之人"。
或许,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宿命——没有永远的王者,只有永恒的舞台。
当一茬茬主播如走马灯般轮换时,我们终将明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顶流,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商业传奇,不只是依靠流量的魔力,更是用品质和时间,慢慢熬出来的……
当一个名噪一时的主播疲劳了,当追随他的看客审美疲劳了,故事,就要被重新改写了。(小鱼 视觉志)
来源:星途望远镜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