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莫言的批判文化,批判就是批判不是饥饿或其他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01 21:39 4

摘要:但是这里有个大家不熟悉的人进入视野,朱伟(音)。根据主持人的话语,他是电影《红高粱》的编剧之一。张艺谋找到莫言之前,先找到了朱伟。

“批判”是红色基因之一,更是“红”“左”基因。

看了一个视频,是央视的节目片段,莫言谈他和张艺谋的第一次见面。

1)这个视频不仅有段子,看下来后会有一种对迷因的感悟。

当时,莫言和张艺谋之土就不说了,他们互嘲笑,一个是生产队长、一个是生产队会计。

但是这里有个大家不熟悉的人进入视野,朱伟(音)。根据主持人的话语,他是电影《红高粱》的编剧之一。张艺谋找到莫言之前,先找到了朱伟。

朱伟谈到一个遗憾,电影《红高粱》中的高粱酒是红色的,应该交代是血染成。还提到和张艺谋商量当时要把高粱拍好。主持人则提示,影片用了很多红色的东西。

也即在意象上,红高粱突出的“红”,揭示了我们文化基因中的红色基调。

2)红色搞批判。

红色基因不只是工农兵,从马克思到实践论都写着批判。批判才是红色文化,其他可能都不做、都不说,批判要做要说。

特别是“红”“左”。有“白左”一词,有位女士在视频中提出红色、左派,就差直接说出“红左”。当然,她已经认识到左可能一些观点、做法不是民众的、工农兵的,但宝贵、宝贝那个“红”。

区分代表公平正义和搞批判是有意义的,甚至是站在“敌人”营垒里搞批判。

3)批判有批判的文化。

王蒙在一个视频里提到他参加批丁玲的感受,当然他也发言了,其他人也在批。但印象最深的是老舍,他的语言总是:丁玲同志您的思想是反动的、陈启霞同志您的行为是反动的。

韦君宜参加了作协这个事,有点发晕,几次发言下来,大家开始批他。这个时候他发了牢骚。中间有位同志向上反映,把他弄到作协去,作协在搞批判,他都快成右派了。侥幸躲过一劫。

从上面看出来,批判是文化基因之一,也有做人技巧和个人修养问题。

翻旧账的事从多个渠道得来的信息,在批判中经常发生。

旧账里面的矛盾可能是和工作有关的也可能是“老豆腐”“陈糠烂谷子”、宗派主义。

乱翻旧账后果严重。还记得批罐车运食用油的事吗?新京报做了跟踪,引发对新京报的“批判”,其中就有胡批。把新“京报”说成是“新京”报,成了汉奸沾边事物。再后来,新京报又跟踪了偷税事件,这可是真金白银。

相反,当年郭小川做为作协秘书长在批判中的表现,几个人都说不出所以然,但他确实掌握了分寸,不愿意把生活作风问题搞成政治问题。

《丰乳肥臀》写了一个作风不好的女人而引发争议,实际对应的生活,未必是他山东高密,就是说建国后,作协的大人物犯生活错误的不止一个。

4)生活作风问题和政治问题胡搅,至少在作协系统是有迹可循的。也应该属于“批判文化”中的一个现象。

这样,对莫言的理解就有了新角度和新高度。

莫言不仅揭露了人性的阴暗面,写了特殊年代的饥饿。莫言现象本身就是红色基因,红左现象,文化批判的传统和胡乱搅。

“正、善、美”问题。本来大家都是说真善美,忽然有人提出正、善、美,要从两方面理解。一是传统文化中有以正治国思想,别想着在文化批判中揩油,搞什么生活作风问题。二是有些人就是以正统自居,虽然很正经,但是立场不坚定偷税了。

小结一下。这小篇文章,获得了文化基因分析的具体思路,从《红高粱》电影的红色遗憾发展下来,言之成理,有实际意义。同时,看到有人提出“正、善、美”,想到庸俗一派,还不是高粱酒勾兑尿,就是那个屎尿味儿。文学不应过分政治,所以有的人坚持庸俗,坚持的有道理。提高了对莫言作品的认识,莫言的揭露人性是生活胡乱搅和红左的嬗变。

来源:网络文学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