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她在最后时刻,花27万执意包机从美回国,5天后如愿葬在故土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4-01 16:38 2

摘要:她用27万美金包机,从美国飞回中国,只为在上海的街头巷尾再看一眼熟悉的风景,五天后,她带着微笑安然离世。

当生命只剩最后一口气,你会选择在哪里告别这个世界?

周洁给出了她的答案,那就是回到故乡的土地。

她用27万美金包机,从美国飞回中国,只为在上海的街头巷尾再看一眼熟悉的风景,五天后,她带着微笑安然离世。

“就算是死,我也想死在祖国的怀抱里。”这句话像一记重锤,敲在每个游子心上。

身在异乡的孤独、病魔缠身的无助、对根的渴望,谁能不被触动?

她是“最美杨贵妃”,是舞台上的东方传奇,却在生命的终点选择了最朴素的归宿。

这个决定不仅是一个女人的执念,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无论走多远,家永远是心底最深的牵挂。

周洁,这个名字曾经是无数人记忆中的一道光。

她是舞者,是演员,是“东方美神”,更是那个在生命最后用27万美金包机回国的传奇女人。

2021年9月26日,她踏上上海的土地,五天后,在国庆节那天,她静静地走了。

她的一生不仅关于舞蹈和荣耀,更关于一个人如何在命运的起伏中坚守自我,如何在生命的尽头选择归根。

这不是简单的“叶落归根”,而是一个女人用尽全力为自己人生画上的句号。

1961年,周洁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家庭。

小时候的她,就跟别的小孩不一样,她爱跳舞,跳得像风一样自由。

邻居们都说,这丫头天生是块跳舞的料。

她自学舞步,模仿电视里的动作,常常一个人在弄堂里转圈,跳得满头大汗。

父母看她这么痴迷,咬牙请了个舞蹈老师。

那时候日子紧巴巴,能给孩子请老师学艺的家庭不多,可他们就是舍不得女儿的天赋被埋没。

但好景不长,特殊的年代让一切都变了样。

家庭变故接连而来,周洁的舞蹈梦被现实狠狠按在地上。

她被送到姨妈家,学舞的机会几乎成了泡影。

好强的她没放弃,转而加入武术团,硬是把柔美的舞姿和刚劲的武术揉在一起,练出了独一无二的风格。

12岁那年,上海舞蹈学院招生,她抓住了这根救命稻草。

一场不算专业的表演,却因为高难度的动作和满腔的热情打动了评委。

她被录取了,从此开始了真正的舞蹈人生。

在学校里,周洁是拼命的那一个。

别人练两小时,她练四小时。

别人周末休息,她还在舞房里抠动作。

15岁,她站上了舞台,成为主角。那一刻,所有的汗水都化成了掌声。

可命运偏爱给她惊喜,也爱给她考验。

一次演出中,她摔断了肋骨,疼得喘不过气,但她咬牙跳完了整场。

医生让她休息,她却说:“停下来比疼还难受。”这份对舞蹈的爱,成了她一生的标签。

周洁的美,不止在舞姿,更在她那张东方韵味十足的脸。

端庄大气,眼里总带着点柔情,随手一挥都像画里走出来的。

她在《垂帘听政》里惊艳亮相,观众彻底被她圈粉。

后来,1992年,陈家林导演找她演《杨贵妃》。

这可是个烫手山芋,杨贵妃是历史上的丰腴美人,而周洁是纤瘦的舞者。

导演下了死命令:两周增肥20斤。

她硬着头皮上了,不跳舞、不运动,天天猛吃,终于达标。

拍完后,她又靠喝水和疯狂运动瘦回来。

这对身体的折腾有多大,可想而知。

但她的付出换来了回报,她拿下百花奖最佳女主角,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

可光环背后,是她鲜为人知的牺牲。

事业巅峰时,她的婚姻却走到了尽头。

她和初恋结婚不久,婆家就催着生孩子。

可对一个舞者来说,生育意味着暂停,甚至可能是告别舞台。

她不愿意妥协,婆家不理解,矛盾越积越多,最后只能离婚。

2010年,她和陈伟良结婚,这段感情倒是陪她走到了最后,尤其在她生病时,陈伟良始终守在身边。

但回过头看,周洁似乎一直是个为梦想活的人,感情对她来说,总得让步。

周洁不是没争议过。1995年央视春晚,她和金星合作《春韵》,结果却成了两人关系的转折点。

金星是编舞,精心设计了动作和素雅的头饰,还挑了一群漂亮的群演。

可周洁不满意,觉得群演不够出彩,直接把头饰改成了白色羽毛扇,还调整了动作。

节目播出时,镜头几乎都给了周洁,金星的设计被剪得七零八落。

她在《金星秀》里回忆时气不打一处来,说自己彩排完直接摔了话筒。

这件事暴露了两人艺术理念的分歧:金星追求整体和谐,周洁更注重个人表达。

两人从此再无交集,但这也让人看到,周洁是个有主见到甚至有点固执的人。

事业如日中天时,周洁却选择退圈,去美国休斯敦深造邓肯舞蹈。

她不是为了名利,而是想让中国舞走向世界。

1997年香港回归,她在当地大使馆的庆典上跳了一曲《孔雀舞》,惊艳了所有人。

美国媒体争相报道,当地人跑来求她教孩子跳舞。

她索性开了个舞蹈学校,把中国文化一点点种进外国人的心里。

后来,她把学校带回上海,又为贫困孩子办了公益艺校。

她忙得像个陀螺,可眼里总有光。

她和朋友们的关系也让人感慨。

刘晓庆是她的铁杆姐妹,当年拍《垂帘听政》时,刘晓庆把床让给她,自己睡地铺。

2019年她们还一起聚会,笑得像个孩子。李默然、王国平这些老友,也都陪她走过风风雨雨。

最感人的,还是她生命的最后。

刘晓庆花27万美金包机,带她从美国回国。

那时疫情肆虐,航班难找,周洁的身体又虚得随时可能倒下,可刘晓庆没犹豫。

她们用行动证明,友谊有时比血缘还深。

2015年,周洁查出肺癌。

她没慌,积极治疗,可病魔还是步步紧逼。

2017年,医生说她最多撑一周。她翻开笔记本,里面写满了遗愿,最重要的一条是回国。

她找到刘晓庆,说:“我想死在中国的土地上。”

2021年9月26日,她回来了。

她没去医院,而是坐着轮椅去看上海的街景,去摸一摸她跳舞过的剧院。

10月1日,她走了,走得安静又优雅。

周洁的一生让我既感动又唏嘘。

她是个为梦想活透了的人,舞蹈是她的命根子,连命都可以不要。

她回国的选择,不是矫情,是根深蒂固的归属感。

我想起她在休斯敦教外国孩子跳舞时,有人问她为什么这么拼,她说:“我想让他们知道,中国不只是功夫,还有这么美的舞。”

她用一辈子证明,文化是有力量的。

她和金星的矛盾也好,婚姻的遗憾也好,都是她性格的侧面,固执、纯粹、不肯妥协。

如果说有什么遗憾,可能是我没找到她晚年有没有跟家人和解的消息。

她把太多时间给了舞台和别人,留给自己的似乎不多。

但也许对她来说,这就是最圆满的人生。

她走了,可她的舞步还在,那些经典角色还在。

她让我相信,有些人活着,不只是为自己,而是为了一份更大的热爱。

【信息来源】

新晚报2021-10-8

来源:微光的藏书阁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