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殷夫人的温柔叮嘱,哪吒的桀骜怒吼,结界兽的搞怪斗嘴……三位配音演员即兴重现电影片段,将鲜活灵动的荧屏角色带到同学们身边,并与观众分享荧幕之外的创作故事。
3月29日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报告厅外早早排起长队
走廊挤满翘首以盼的观众
活动现场更是座无虚席
一句“原声大碟来了”瞬间点燃全场——
“藕”燃新声,漫乘传统
哪吒系列电影配音演员进清华
燃爆启动!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雷磊
携手电影配音演员——
绿绮(殷夫人)
囧森瑟夫(少年哪吒/结界兽左)
零柒(结界兽右)
带领同学们穿越光影与声波的次元壁
讲述一代代清美人跨越时空
执笔绘就“中国故事”的传承与坚守
开启一场国漫艺术传承与声音艺术的跨界狂欢
声临其境:配音演员大揭秘→
殷夫人的温柔叮嘱,哪吒的桀骜怒吼,结界兽的搞怪斗嘴……三位配音演员即兴重现电影片段,将鲜活灵动的荧屏角色带到同学们身边,并与观众分享荧幕之外的创作故事。
据囧森瑟夫爆料,《哪吒之魔童闹海》片尾那句“因为我们太年轻,不知天高地厚。”录了五六十版,只为找到最轻描淡写的“爆发感”。
配音演员需要根据自己的特点适配角色。绿绮“沙砾感十足”的声线刚好可以将殷夫人的温柔与坚韧完美融合。零柒则坦言:“声线的调整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契合人物状态”。
现场互动环节更是高潮迭起。同学们踊跃提问:“如何找到最贴合角色的声线?”“配音时会不会代入自己的情感?”“模仿已有角色的配音应该注重‘像’原版配音还是注重对角色本身的贴合?”……
嘉宾一一解答。绿绮现场示范了如何通过不同腔体的共鸣演绎角色性格。囧森瑟夫则向大家演示了如何使用唇齿喉舌等发声部位模拟哭泣声。
“配音不是模仿,而是用声音塑造角色的灵魂。”
“声音的分量不在于音量,
而在于情感的精准投射。”
“最轻的语气,往往能传递最厚重的情感。”
嘉宾互动环节
“看电影时就在想,殷夫人背后的配音老师到底长什么样,今天终于圆梦了。”现场一位同学笑着谈起活动感受。另一位四川籍同学分享道:“两位配音老师所配的结界兽,造型来源于三星堆青铜器,是我的家乡独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彩蛋!绿绮清唱《在故事的最终》
“唱这首歌的时候,我觉得投入的情感要浓于技巧,电影中的画面像走马灯一样在我眼前回放,满脑子都是殷夫人对哪吒的叮嘱……”绿琦唱罢,全场观众的思绪都被勾回了母子二人分别的感人时刻。
活动现场
清华美院×国漫:
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接力
如果提到1979年中国首部彩色宽银幕动画《哪吒闹海》,现在的年轻人似乎都有些陌生。当我们回看这一部中国动画影史的“开山之作”,亦能在其中窥见清华人跨越时空的传承与坚守——在艺术创作中的开阔包容、辛勤耕耘。雷磊带领现场观众坐上“时光机”,以一场“时光漫游”带领观众回到上世纪的透写台及放映机前,感受光影的魅力。雷磊作主题分享
作为中国装饰艺术奠基人、《大闹天宫》美术设计,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光宇在《西游漫记》里设计了孙悟空和铁扇公主参加化装舞会的幽默画面——“1930年代他就演绎‘戏中戏’,让大圣看到了舞台剧中的水帘洞和自己!”雷磊现场展示了张光宇教授的漫画以及上世纪30年代的自拍组照,孙悟空形象融合京剧脸谱、墨西哥壁画和良渚古玉的线条,其中可见张光宇教授非常熟悉迪斯尼的风格,并试图发明自己的语言与之对话。
《大闹天宫》设计图
雷磊介绍道,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哪吒闹海》美术总设计张仃则为《哪吒闹海》注入“敦煌魂”。张仃认为,“民间美术是一切造型艺术的根”,他把民间艺术引入大学教育,言传身教,鼓励师生走向生活并植根于民间艺术的沃土。“他跑到青岛渔村写生,把海浪画成壁画里的飞天飘带,哪吒的风火轮其实是青铜器纹样!”此外,张仃还设计了首都机场壁画《哪吒闹海》,画面中哪吒身穿红兜肚、肩披浑天绫、手持乾坤圈、足踏风火轮,举手投足间,尽显壁画工作者的创意巧思与辛苦付出。壁画中的哪吒是静态,也是动态的,可见老一辈艺术家对于不同媒介的敏锐感知。
《哪吒闹海》重彩壁画
从《哪吒闹海》到首都机场壁画,风火轮转,时代笔墨挥洒新篇,流转出云纹的瑰丽、青铜的锈迹,这是华夏血脉中奔涌的浪漫基因!
配音初体验:过瘾!
活动的压轴环节——经典国漫配音体验,直接把气氛推向沸点!
现场互动环节
从《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到《哪吒闹海》的小英雄,从《葫芦兄弟》的兄弟齐心到《长安三万里》的诗意江湖,11个片段轮番登场,同学们秒变配音演员,用声音为角色注入新生。
小朋友用稚嫩的嗓音完美演绎《罗小黑战记》的童真与纯粹;同学们先后挑战《大鱼海棠》《黑猫警长》等深入人心的动画角色配音,带领现场观众进入动画的奇幻世界。
“这次给不同国漫角色配音,激活了我们的童年回忆!”活动结束后,一位参与配音的同学兴奋地说。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现场图片
#哪吒2距全球第4就差10亿了#
再次冲上抖音热榜和微博热搜
吒儿风靡全球、“高开疯走”的背后
是举中国动画全行业之力
托起国漫未来的爆燃传奇
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开启新的广阔天地
从《大闹天宫》到《哪吒闹海》
再到《哪吒之魔童闹海》
中国动画的每一次飞跃
都是一场接力
“这不是一个人的哪吒
是一代代艺术家的风火轮。”
这不仅是国漫的进化史
更是一代代中国人
用文化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自觉
闪光灯亮起
定格荧屏内外的鲜活相逢
曲终人不散
国漫的种子已在同学们心间悄然生长
静待下一场绚烂
主办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承办 | 抖音校园
清华大学学生记者团“春苗”骨干人才培养计划
文|颜子西 张乐晗
图片|刘童 钟豪 胡亮 李宙 抖音校园
排版|柳文熙
编辑|陈韩梅 黄思南
责编|苑洁
审核|刘蔚如
清华大学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thuxwzx@tsinghua.edu.cn
往期精选
喜欢清华,请点👍 ↗️❤️
来源: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