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父母爱情》是我除了《甄嬛传》《知否》之外,刷得最多的电视剧了,虽然我写《人世间》的剧评最多,但主要还是看原著,电视剧不过刷了两三遍。
《父母爱情》是我除了《甄嬛传》《知否》之外,刷得最多的电视剧了,虽然我写《人世间》的剧评最多,但主要还是看原著,电视剧不过刷了两三遍。
不是说《人世间》的电视剧拍得不好,而是拍得太好了,太真实了,它算是年代现实主义题材里的标杆之作了,但因为里面太多的憋屈、愤懑、以及现实的不公,让人看了郁结在心,久久不能消散,搞得本就生活压力山大的社会人,不敢去深刻和细究了。
而《父母爱情》就完全不同了,它属于年代轻喜剧,既让人有代入感,又能让人生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因此,《父母爱情》成了最好的下饭剧,“电子榨菜”。任何时候,只要刷到它,无论是视频切片,还是电视里重复播出的哪一集,都能看进去。
即便第一次观看该剧的新观众,也照样可以从任何一集开始,不用从头细看,也不用着急寻找结局。
《父母爱情》就像我们的一日三餐,虽寻常却处处充满温情。
加上这部剧本来就是以小女儿老七的视角(电视剧中的小女儿亚宁),来回忆父母相知相守、相爱相携的一生的,所以那些带着岁月的磨砺,以及许多残忍晦暗的真相,都在亚宁的文笔滤镜下,泛起了柔光。
我们作为观众,自然也会忽略那些现实的、功利的东西。
但,其实这些是真实存在的,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是安杰的“小虚荣”和江德福的“小心机”,才成就了《父母爱情》的“小确幸”!
女主角安杰嫁给男主角江德福就有很多功利和世俗的考量。
安杰是资本家大小姐,在没有认识江德福之前,不仅她,她们全家都是备受冷眼的。
在决定了她和江德福一生命运的那个炮团联谊舞会上,起初,安杰是不符合条件参加的,只不过因为参加舞会的漂亮女孩太少(或者说根本没有),才将她滥竽充数得给塞了进去。
说白了,就是用安杰的容貌充一充场面,毕竟那些少校军官们,也未必真敢和一个资本家女儿交往。
看吧,明面上都敢这样“作贱”她,私下里,安杰不知会怎样夹着尾巴做人,处处讨好还被人嫌弃呢!
剧中也侧面提了,说安杰一家人都是受尽白眼和羞辱的,邻居和同事们,都像躲瘟神一般躲着他们一家。
所以,当安杰大哥得知江德福这个海军英雄团长看上了安杰,他的兴奋是溢于言表的,有了这样一个根红苗正的革命同志给他们家撑腰壮胆,那可不就如同天上掉下馅饼般的喜事降临嘛!
安杰何尝不是如此,在舞会上,她脸上流露出又情愿但又好像不情愿的矛盾表情,就是她内心的虚荣心和初心在挣扎和较量的外在体现了。
从心底里,安杰是看不上江德福这个人,或者说这一类人的。
她回到家对姐姐安欣说:“看那乡巴佬样儿,还插着杆钢笔。听他说话我敢肯定他识的字不超过一百个,那英雄牌钢笔插在他口袋里简直是糟蹋了!”
安杰的话充满了对江德福的鄙夷和不屑,在她心里,向往的恋爱或者是婚姻对象,一直是那种浪漫的、文艺的、有品味的,甚至是像她一样骄傲和带点张狂的。
但绝不是江德福这样憨厚朴实、没有情调,还没有文化的乡巴佬。
她心里有一种“我这么美貌又有才华的女孩,怎么能沦落到和一个大老粗生活在一起”的委屈和不甘心。
但,她却并未直接了当拒绝江德福的追求,甚至还享受其中。
她对安欣说:
他罢不罢手是他的事,在我这儿一点可能都没有。
不过,也挺有意思的,看到一个团长来找我,还有杨书记陪着,我们药房的人对我的态度都变了,尤其是我们的主管,更夸张,竟然用您来称呼我,真是太可笑了!
安杰心口不一,她嘴上说不喜欢周围的人讨论她和江德福的关系,但内心里却十分享受被人尊敬、被人高看的感觉,小侄子喊她”团长太太“,她嘴上骂着”瞎喊什么',表情却是一脸自得。
姐姐安欣看透了安杰的这些小心思,毫不留情地戳破她,说她其实明明从心里已经接纳了江德福,却碍于颜面不肯承认,不然如果怕别人议论,明确拒绝江德福,然后和同事们说清楚不就好了。
安杰在姐姐面前不得不承认,她自己其实也没那么想拒绝江德福。
因为江德福的社会地位确实让安杰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
自从江德福开始追求安杰后,安杰周围的同事,安杰家里的邻居,甚至是她的哥哥嫂子,都开始有意无意巴结和讨好她了。
这让安杰特别享受,她哪怕从心底还是看不上江德福,却拒绝不了这种“被人敬、被人宠'的良好感觉。
当杨书记安排安杰去邀请江德福来医院做报告时,安杰也曾有过犹豫的,她很清楚,如果这次选择主动接触江德福,那么也就相当于向他表态,两人的关系可以继续下去。
但安杰也确定自己对江德福没有心动,所以只好去找姐姐安欣求助。
安欣很诚恳,告诉安杰,如果她对江德福没意思,就一定要明确拒绝,不惜得罪杨书记和团支书,但安杰却找各种理由,说她很怕医院的领导,怕以后被穿小鞋。
安欣直接问安杰,你是不是觉得被人当成英雄团长的女朋友,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安杰不好意思承认,但最终还是在姐姐面前承认了。
所以,你看,在这场发生在安杰和江德福之间的爱情故事,其实是以虚荣心开场的。
即便后来安杰嫁给江德福,跟着他去了荒岛上守边疆,这种被人仰视、被人尊敬的感觉,也贯穿了她的一生。
她在心里安慰自己,我还图什么,人生的最高境界不就是精神上的快慰吗?
安杰嫁给江德福有虚荣心作祟,江德福娶安杰这样漂亮、有文化的城市女性,何尝不是也有着自己的小心机。
安欣对安杰说:‘你不要以为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心机,江德福一直在吊着你的胃口!“
江德福一开始追求安杰,是因为安杰漂亮、读过书,和他平时接触的女人,还有身边所有男性的老婆,都不一样。
原著中写道,江德福第一次见到安杰,就像翻身做了主人的农民分到了一块上好的土地,只等着他在上面耕作了。
面对安杰的冷淡,江德福非但没有气馁,反而激发起他的好胜心和占有欲,他想的是,老子打仗时多少难打的据点都拿下了,还怕你这个梳着两条长辫子的资产阶级臭小姐不成?
所以他在医院的英雄报告会上,不讲自己的英雄事迹,反而讲起旧社会他吃得那些苦和受得那些罪。
他要告诉安杰,你嫌弃我是大老粗、没文化,可追根究底,还不是你们这些剥削阶级对劳苦大众的剥削和压迫,我才上不起学、吃不上饭吗?
江德福的一招以退为进,让安杰产生了内疚和负罪感,她对江德福生出了同情甚至是敬佩之心,是啊,一个大老粗,还能当上英雄团长,那能是一般人吗,未来更是前途无量啊!
江德福用”兵不厌诈'制服了孤军奋战的安杰,她最终向江德福举起了纤纤玉手。
事实上,这世界上的很多爱情,开场都是不浪漫的,尤其是以结婚为目的的爱情,一定是带着许多世俗和功利的考量的。
在江德福心里,安杰是那种,可以拿来在兄弟朋友面前吹牛的女人,后来他也确实常常这么做。
他不无得意地说,农村包围城市能解放全中国,城市包围农村能过上好日子。
不仅是江德福,是他身边的所有人,都以娶上安杰这样的女人为过上好日子的标准。
因为安杰,江德福最好的朋友老丁,嫉妒了他大半辈子,王振彪更是在丧偶后,娶了安杰的低配版——葛梅霞。
安杰和江德福的这一场爱情,之所以最后令人感动并心生羡慕,就是由于他们的情感升华得特别好。
安杰和江德福爱情的升华,有过两次拐点。
第一次是她听了江德福的演讲,这个一生上过多次战场,获得很多荣誉的男人,在那场演讲里,没有任何炫耀,闭口不提自己的光荣事迹,讲述的都是战友的高光时刻。
这让安杰无比感动,她第一次看到了一个铁血男人的魅力,并被他征服。
演讲过后,安杰拿出江德福写得字,对姐姐夸赞,并说江德福真是个有情有义的人。
安欣也调侃道,看来我家小妹这次是真得动心了。
第二次拐点是安杰得知江德福为了她,甘愿解甲归田,她看到了这个男人的担当和责任感。
因为安杰的资产阶级身份,江德福打得结婚申请被退了回来,他对介绍人杨书记说,哪怕是到了最后一步,不得不回家务农,他也不会丢下安杰不管。
杨书记怕安杰意志不坚定,害得江德福“两头都捞不着”,所以又找到安杰谈话。
杨书记安排江德福在门口偷听,也好检验一下安杰对江德福是否有真感情。
安杰对杨书记说,如果江德福回农村,那么她也会追随而去,陪他过吃糠咽菜的苦日子。
这是江德福对安杰感情最重要的一次拐点,在这之前,他只把安杰当作一个好看的、令他心动的城市娇小姐,但在这次之后,他下定决心,要好好守护安杰一辈子,让她一生幸福。
这也是江德福后来无论安杰怎么折腾(和德花不和、不跟着江德福登岛等),都包容她、心疼她、理解她的源泉。
爱的信任一旦打开,那么爱的源泉就会源源不断地滋润着整个婚姻,很多时候,婚姻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彼此不够信任。
江德福和安杰都应该感谢对他们爱情的这段考验,他们经受住了考验,同时这段考验也滋润着他们的婚姻。
什么是美好?
这就是!
两个人都带着各自的私心而来,但最后都放下了私心,拿出人性里最纯洁最美好的那部分,交到了对方手里。
这才是婚姻里最重要的盟约,比那张结婚证更有价值更有力量。
也唯有到了这个时刻,婚姻的盟约才算真正缔结。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结了一辈子婚,却仍感觉孤身一人,前后无靠的根源。
是因为你只有婚姻,而没有信任,没有信任的婚姻,就好比无根之花,无水之木,只会在经年久月的消磨中,慢慢干涸。
所以,我们才会这么爱看《父母爱情》,因为安杰和江德福,是如此幸运,又是如此美好!他们让我们相信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暖和亮才是永恒的底色。
来源:黎筱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