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网红的版图中,20 岁的美国青年小达伦・沃特金斯(Darren Watkins Jr.),以其网名 “IShowSpeed”(甲亢哥),成为了一个现象级的存在。他在 YouTube 上坐拥 3700 万粉丝,标志性的嘶吼式直播风格,以及极度夸张的表情,让
一、现象级走红:当美国顶流遇上中国烟火气
在全球网红的版图中,20 岁的美国青年小达伦・沃特金斯(Darren Watkins Jr.),以其网名 “IShowSpeed”(甲亢哥),成为了一个现象级的存在。他在 YouTube 上坐拥 3700 万粉丝,标志性的嘶吼式直播风格,以及极度夸张的表情,让他在网络世界中独树一帜。他的直播间就像一个情绪的熔炉,兴奋时的嘶吼、激动时的手舞足蹈,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戏剧性,仿佛他的情绪永远处于 “爆炸” 的边缘,也因此被中国网友亲切地称为 “甲亢哥”。
甲亢哥的直播内容丰富多样,从热门游戏的直播,到激情四溢的体育赛事解说,再到充满趣味的旅行记录,他的每一次直播都像是一场盛大的狂欢。然而,真正让他在中国互联网上破圈的,是他对中国文化那充满魔性的演绎。
一切源于一首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歌曲 ——《阳光彩虹小白马》。当甲亢哥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时,那一连串的 “内个内个” 让他瞬间陷入了一种极度纠结的状态。起初,他以为这是一种对他的调侃,脸上的表情从疑惑转为愤怒,甚至忍不住捶桌抗议 ,但随着旋律的推进,他又不自觉地被那欢快的节奏所吸引,开始跟着哼唱起来,脸上的愤怒逐渐被笑容取代,这种从抗拒到接受,再到享受的过程,被他以一种极为夸张的方式表现出来,迅速在中国网络上走红,成为了网友们津津乐道的 “快乐源泉”。
此后,他对中国文化的探索愈发深入。当他第一次观看《少林足球》时,电影中那些精彩绝伦的足球场景和充满中国功夫元素的画面,让他彻底震惊。他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老大,仿佛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不断地对着镜头惊呼:“这就是 China 时刻!” 那一刻,他不仅仅是被电影的精彩所吸引,更是被中国文化那独特的魅力所折服。这种癫狂表象下,是他对中国文化深深的好奇与亲近,而这种好奇与亲近,也成为了他与中国网友之间建立情感连接的桥梁。
2025 年 3 月,甲亢哥踏上了中国这片充满神秘与魅力的土地,开启了他的中国之旅。这次旅行,他选择了一种极为特别的方式 ——6 小时无剪辑直播,将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全球观众的面前,完成了一场震撼人心的 “文化破冰” 之旅。
刚下飞机,他就被中国的现代化气息所震撼。在乘坐高铁时,他原本以为在隧道中会像在其他国家一样,网络信号会中断,直播会卡顿,但现实却让他惊掉了下巴。列车在隧道中飞驰,他的直播画面却始终保持着流畅的 2K 画质,网络信号稳定得如同在平地上一般。他难以置信地扶着额头,对着镜头大喊:“中国赢麻了!” 这一声呼喊,不仅是他个人的惊叹,也引发了外国网友对西方媒体长期以来不实报道的质疑。在他们的认知中,中国似乎还停留在一个落后的阶段,而甲亢哥的直播,就像一道光,照亮了他们对中国的误解。
随后,他体验了中国的电动汽车。当他得知眼前这辆外观时尚、性能卓越的电动汽车,马力竟然远超他心爱的兰博基尼,而价格却仅为 7 万美元时,他连连追问:“美国不卖这个吗?” 在这个简单的问题背后,是中国科技实力的彰显,以及中国产品超高性价比的体现。这种直观的对比,让他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
在故宫,他穿上了东北花袄,那鲜艳的色彩和独特的图案,与古老的故宫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却又意外地和谐。他在故宫的红墙黄瓦间蹦蹦跳跳,仿佛一个好奇的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他的这一独特造型,不仅成为了直播中的亮点,也让外国网友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多元与包容。
外媒将他的中国行评论为 “新版尼克松访华”,这个比喻虽然夸张,但却生动地展现了他此次中国行的重要意义。他的直播,就像一扇 “全景天窗”,让世界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充满活力、现代化且富有文化底蕴的中国。中国驻美使馆也对他的中国行给予了高度评价,点赞其为 “民间文化交流里程碑”,这无疑是对他在促进中美文化交流方面所做出贡献的认可。
在网红文化的浩瀚星空中,甲亢哥以一种独特的 “反精英化” 姿态脱颖而出,打破了传统外国网红在人们心中的固有印象。他没有端着 “高大上” 的架子,而是像一个邻家大男孩,充满好奇地融入中国的市井生活,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热情探索者。
他的学习之旅充满了趣味与挑战。在四川,他努力学习四川方言,那带着浓重外国口音的四川话,让人忍俊不禁。他与当地的阿姨们一起跳广场舞,那笨拙却又充满热情的舞姿,仿佛在告诉人们,快乐是没有国界的。他在学习过程中,不怕犯错,不怕出丑,以一种最真实的状态展现在观众面前。当他品尝豆汁时,那被豆汁味道 “破防” 的夸张表情,瞬间成为了网络上的热门表情包,让中国观众看到了一个真实、可爱的外国人形象。这种去偶像化的真实感,就像一股清泉,流淌在观众的心中,让人们感受到了他的真诚与亲切。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观众们早已厌倦了那些经过精心包装的完美人设,而甲亢哥的出现,正好满足了人们对真实和自然的渴望。他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在面对不同文化时的好奇、困惑与惊喜。他的这种反精英化的跨文化表达,不仅拉近了与中国观众的距离,也为跨文化交流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甲亢哥的内容创作策略,就像是一位深谙传播之道的艺术家,巧妙地运用文化冲突这一 “画笔”,绘制出一幅幅引人入胜的传播画卷。他的每一个视频,都像是一个充满惊喜的盲盒,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出现什么令人意想不到的内容。
当这个来自美国的青年,穿着汉服在街头舞狮时,那强烈的文化反差,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汉服那飘逸的衣袖、精美的刺绣,与他那高大的身材、充满活力的动作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冲击。他在舞狮过程中,虽然动作略显生疏,但那份认真和投入却让人感动。他的表情时而紧张,时而兴奋,仿佛在与古老的中国文化进行一场亲密的对话。
而当他使用移动支付买菜时,那惊讶的表情和不断发出的惊叹声,更是让人忍俊不禁。在他的认知中,或许买菜还停留在现金交易、讨价还价的传统模式,但中国的移动支付却让他看到了一种全新的购物体验。他不停地询问摊主各种关于移动支付的问题,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疑惑。摊主耐心地解答着他的问题,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这一刻,文化差异不仅没有成为沟通的障碍,反而成为了传播的素材,让观众们看到了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生活的便捷。
在直播间里,他追问 “中国机器人在哪”,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有人为他介绍中国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从工业生产到日常生活;有人分享自己与机器人的有趣经历,让他对中国的科技实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种 “他者视角”,就像一面镜子,让国内观众看到了自己习以为常的事物在外国人眼中的新奇和震撼,从而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同时,也为海外受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认知中国的窗口,让他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科技魅力和创新活力的中国。
甲亢哥的走红,就像是一场天时地利人和的奇妙相遇,而短视频平台和 Z 世代的崛起,则为他的成功搭建了一座坚实的桥梁。在这个信息传播迅速、娱乐方式多元化的时代,短视频平台以其便捷、快速、直观的特点,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重要渠道。而 Z 世代,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追求真实感和个性化,对短视频的喜爱更是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甲亢哥的 “无剧本沉浸式体验”,就像是为 Z 世代量身定制的一场视觉盛宴。他的直播和视频,没有经过精心策划的剧本,没有刻意安排的情节,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和真实。他在街头的每一次互动,每一个突发的状况,都成为了直播中的亮点。他的情绪在直播中自然地流露,兴奋时的手舞足蹈,惊讶时的目瞪口呆,都让 Z 世代的观众们感同身受,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场景之中。这种真实感,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 Z 世代观众的心扉,让他们在繁忙的学习和生活中,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快乐天地。
直播的即时互动性,更是让文化传播突破了传统叙事框架的束缚。在直播过程中,观众们可以实时发送弹幕,与甲亢哥进行互动,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甲亢哥也会及时回复观众的弹幕,与他们进行交流,这种互动让观众们感受到了自己的参与感和重要性。比如,当他在品尝中国美食时,观众们会在弹幕中推荐各种美食,分享自己的美食心得。他会根据观众的推荐,尝试更多的美食,让直播变得更加有趣和丰富。这种即时互动,不仅增强了观众与主播之间的联系,也让文化传播变得更加生动和有效,让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加直接和深入。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想要在众多的内容创作者中脱颖而出,打造一个独特的个人 IP 至关重要。甲亢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那独特的 “癫狂 + 真诚” 人设,这种人设就像一把独特的钥匙,打开了观众的心门。普通人在打造个人 IP 时,也可以借鉴这种思路,从自身的文化背景中挖掘独特性,形成自己的差异化标签。
对于留学生来说,他们身处异国他乡,拥有着丰富的跨文化经历,这就是他们独特的素材宝库。他们可以通过 vlog 的形式,将中外生活细节进行对比,比如国外的垃圾分类与中国的垃圾分类有何不同,国外的社交礼仪与中国的社交礼仪有哪些差异等等。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细节,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碰撞下,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分享这些真实的经历和感受,留学生们可以让观众看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融合,从而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非遗传承人则可以利用直播这一平台,展现传统技艺的 “破次元” 魅力。在大众的传统认知中,非遗技艺往往是古老而神秘的,与现代生活似乎有着一定的距离。但非遗传承人可以通过创新的方式,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让非遗技艺焕发出新的活力。比如,一位剪纸艺人可以在直播中,不仅展示传统的剪纸技巧,还可以将剪纸作品与现代的时尚元素相结合,设计出具有现代感的剪纸饰品。这种创新的展示方式,既能让观众感受到非遗技艺的博大精深,又能让他们看到非遗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的无限可能,从而吸引更多年轻人对非遗技艺的关注和热爱。
在内容创作的领域里,并不一定非要追求宏大叙事,有时候,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场景,反而更能成为传播的有力载体。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场景,就像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内涵。
比如,拍摄外国友人体验社区团购的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以小见大的例子。在这个过程中,外国友人可以亲身感受到中国互联网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捷。从在手机上下单购买各种生活用品,到短时间内商品就被送到家门口,这一系列的体验,对于习惯了传统购物方式的外国友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他们在体验过程中的惊讶、好奇和赞叹,都能成为视频中的亮点。通过这样的视频,观众可以看到中国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
记录乡村振兴中的非遗创新,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内容创作方向。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许多非遗项目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些乡村通过将非遗技艺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开发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一些非遗传承人通过创新技艺,将传统的非遗作品转化为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文创产品。通过记录这些非遗创新的故事,可以让观众看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这种 “微观中国” 的视角,更容易引发跨文化的共鸣,让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从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活力。
在互联网时代,想要让自己的内容获得更多的关注,就需要巧妙地运用传播策略,借势平台算法和热点事件,让自己的内容能够迅速传播开来。甲亢哥的中国行,就是一次成功的借势营销案例。他巧妙地借助了 “240 小时免签” 政策和成都文旅的热度,吸引了大量的关注。
普通人在进行内容创作和传播时,也可以关注各种城市营销活动、国际赛事等热点事件,结合自身的特长,创作与之相关的内容。比如,在举办亚运会期间,外国博主可以拍摄自己打卡亚运场馆的视频,分享自己在亚运场馆的所见所闻,感受亚运会的热烈氛围;留学生可以制作关于自己观看进博会的视频,介绍进博会的各种新奇展品,以及进博会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重要意义。通过这些与热点事件相关的内容创作,可以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提高自己内容的传播度。
此外,了解平台的算法规则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算法,它们会根据用户的兴趣、行为等因素,推荐相关的内容。创作者可以通过分析平台的算法规则,优化自己的内容标签、标题等,让自己的内容更容易被平台推荐给目标用户。同时,积极与平台上的其他创作者互动,参与平台举办的各种活动,也能提高自己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价值观的输出是非常重要的。但如何输出价值观,才能让观众更容易接受呢?甲亢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那就是用故事替代说教。在他的直播中,中国形象并不是通过生硬的说教来呈现的,而是通过 “高铁速度”“移动支付便利” 等具象化的体验,自然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普通人在传播文化时,也可以聚焦于 “人的故事”。比如,记录基层医生的日常工作,展现他们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和奉献。通过讲述他们为患者看病、与患者沟通的故事,让观众看到中国医疗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和人文关怀。再比如,展现 90 后非遗传承人的创新故事,讲述他们如何在传承非遗技艺的道路上,克服困难,不断创新,让古老的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这些个体的故事,就像一颗颗珍珠,串联起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项链,让观众在感受故事的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接受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这种用个体叙事传递价值的方式,比单纯的说教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能够让观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认同中国文化和价值观。
甲亢哥现象,犹如一颗投入文化传播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其影响远远超出了简单的网红流量范畴,成为了文化传播领域的一个典型案例,折射出中国文化传播的新范式。
在过去,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主要依赖于官方主导的叙事方式,传播内容往往侧重于宏大的历史事件、政治成就等方面,传播渠道也多集中在传统媒体。这种传播方式虽然能够准确地传达国家的立场和观点,但在传播效果上,却往往难以真正深入到普通民众的心中。而甲亢哥的出现,打破了这种传统的传播模式。他以一个普通外国青年的视角,通过充满生活气息的短视频和直播,将中国文化以一种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大众的方式呈现出来。他的传播方式,不再是高高在上的 “官方叙事”,而是充满人间烟火气的 “民间表达”;不再是晦涩难懂的 “宏大话语”,而是生动有趣的 “生活切片”。这种转变,让中国文化的传播更加接地气,更容易被外国普通民众所接受和喜爱。
对于普通人来说,甲亢哥现象蕴含着深刻的启示。它让我们明白,文化自信并非遥不可及,也无需刻意证明。当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去拥抱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以真诚的姿态去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时,流量与认同自然会随之而来。每一个普通人,都是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都能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主角。正如甲亢哥在黄浦江边,面对繁华的上海夜景时所发出的感慨:“这是中国真正的样子”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视角,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真实面貌,让世界看到一个充满活力、充满魅力的中国。
来源:留痕空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