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回时》:出卖亲生母亲,讨好恶魔父亲,庄语山为什么这样做?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4-01 00:06 4

摘要:巧舌如簧,终究敌不过铁证如山。果然,在强大的证据面前,庄仕洋只能且战且退、勉力支撑。他是个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人,如今被逼到退无可退的地步,只能丢卒保车、嫁祸他人。

在《雁回时》最新的剧情中,随着祖父尸骨重见天日,庄寒雁的复仇大业距离成功近在咫尺。

和以往隔靴搔痒、借力打力的策略不同,这一次,庄寒雁既有人证、又有物证,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一切不容庄仕洋的抵赖。

巧舌如簧,终究敌不过铁证如山。果然,在强大的证据面前,庄仕洋只能且战且退、勉力支撑。他是个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人,如今被逼到退无可退的地步,只能丢卒保车、嫁祸他人。

千方百计、无从抵赖,庄仕洋就把杀人害命的罪行一股脑全部甩锅给了周如音。他演员附体、现场直编,三言两语之间,就把祸水引向了周如音。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互相咬。庄仕洋想甩锅,但周如音却不愿接锅。她请来了自己的女儿庄语山当作证人。

十七年前,庄语山虽然年幼,但是她已经是个懂事的孩子,所以对当年发生的一切,她始终记得一清二楚。只要她敢于现场发声,当场为母亲作证,庄仕洋弑父的罪行将被钉死。

周如音盼星星、盼月亮地盼来了女儿,谁料庄语山却在众目睽睽之下,指认下毒的人正是母亲。如此一来,庄仕洋一秒钟洗白,周如音被彻底锤死。

反转来得太快,连周如音自己一时之间都无法相信。

坦白地讲,周如音虽然满腹心机,但是对于两个孩子一直是任劳任怨、掏心掏肺。在事关生死的人命官司上,庄语山为什么要睁着眼睛说瞎话、揣着明白装糊涂呢?

关于诬陷母亲的原因,庄语山是这样解释的,“自我记事起,小娘便日日提醒,我们母女所享受的一切、所得到的一切,皆是拜父亲所赐,所以我们要讨好父亲,要赢得他的喜欢,这份喜爱越甚,我们能够得到的恩宠越多。”

在庄府的深宅大院里,庄仕洋始终是只手遮天、一言九鼎。在周如音与庄语山眼中,庄仕洋就是庄府的天。所以,周如音向来都教导女儿,在庄府里,爹爹才是母女两人唯一的依靠。

周如音日常碎碎念,庄语山渐渐入了心。在二十余年的洗脑过后,庄语山完全接受了母亲的这套理论——讨好爹爹、拥有一切。

母亲的一字一句,庄语山入脑入心。最终,在公堂之上、需要作证的关键时刻,庄语山果然选择站队父亲、背刺母亲。

周如音玩了大半辈子的鹰,最后却被麻雀啄了眼。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庄语山的背叛却并非这样简单。

世间所有的决定,都是权衡利弊后的选择。

在庄语山看来,父亲与母亲之间,看似是左右为难的选择,实则是利弊得失的对比。从表面上看,庄语山需要在父亲和母亲之间投票,但是实际上这是一场庄寒雁与父母之间的较量。

作为庄家的一员,庄语山对于父亲、母亲、妹妹三人的战斗力有着直观的认识。

自从庄寒雁重返京城、回归庄府之后,她洗脱了赤脚鬼的污名,化解了庄语山的诬陷,揭开了段真人的画皮,拿到了母亲的和离书。

在宅斗的赛道上,庄寒雁多线作战、全面胜利,她对周如音全场领先、处处压制。这一桩桩、一件件,庄语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母亲在庄寒雁面前,像是一个战五渣。

镜头一变,胜负逆转。同样是宅斗的戏码,主角从母亲换成了父亲,庄寒雁就变成了被动的一方——她时时碰壁、处处吃瘪。

在被曝出为裴大福义子时,他现场直编、逃出生天;在阮惜文被杀后,庄仕洋立马火烧大典、奉旨修典,轻轻松松化解危机;在苗贵妃求得圣旨之后,他又联手齐王制造天象、散布童谣,分分钟就逼死了贵妃。

庄寒雁每一波进攻都是来势汹汹,但是庄仕洋却能化险为夷。在直观的结果面前,庄语山自然会认为,妹妹不是爹爹的对手,假如为母亲作证,就等于站到了父亲的对立面。

庄语山目睹过父亲无数次逆风翻盘、绝处逢生的案例,所以她才会不敢轻易与父亲作对。

打狼不死,反被狼咬。庄语山见识过父亲的手段和心机,她十分清楚,一旦锤不死庄仕洋,就必定会遭到他疯狂的反扑。毕竟,庄仕洋总能逢凶化吉、逆境反杀,庄语山赌不起,更输不起。

于是,庄语山只能选择站队父亲。庄寒雁的复仇,又一次与成功擦肩而过。只是,和以前无数次的完败相比,这一次,她已经能够与庄仕洋对簿公堂、将他逼到墙角。

从这个角度来看,庄寒雁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

好戏终将收场,苍天自有安排。对于庄仕洋,我只想说,该来的、总会来。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