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这些普通人每天刷手机看新闻,总能看到吴艳妮的名字挂在热搜上,
我们这些普通人每天刷手机看新闻,总能看到吴艳妮的名字挂在热搜上,
有时候是因为她又拿了冠军,有时候是因为她又说了什么话惹争议,
更多时候是因为网友又在骂她。
说实话,我一开始也挺纳闷的,
这姑娘到底哪儿招人恨了?
后来看多了才发现,
她身上那种“我就是要赢”的劲儿,
好像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
我们这些普通人活得太憋屈了,
看到有人活得这么张扬,
第一反应不是羡慕,而是想把她拉下来。
吴艳妮跑步的时候喜欢在赛前做夸张的招牌动作,
赢了比赛会兴奋地大喊大叫,
输了比赛也不藏着掖着,直接说下次要赢回来。
这种性格放在普通人堆里可能挺讨喜的,但放在聚光灯下就成了原罪。
有人说她太张扬,不够谦虚;
有人说她实力配不上名气,全靠炒作;
还有人说她代表不了中国运动员的形象。
这些话听着耳熟吗?
像不像我们小时候考了高分,却被老师说“不要骄傲”的感觉?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低调,要谦虚,要“夹着尾巴做人”,
结果看到一个姑娘偏不这么活,心里那股别扭劲儿就上来了。
吴艳妮被骂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她太像我们身边那种“讨人厌的优等生”了。
你看她比赛前的准备动作,那股子自信劲儿,仿佛在告诉全世界“我肯定能赢”。
这种姿态放在现实生活里,很容易招来“她凭什么”的质疑。
我们习惯了看运动员在镜头前说“感谢国家感谢教练”,
突然冒出个吴艳妮说“我就是为了赢”,反而让人觉得不适应。
但仔细想想,竞技体育不就是为了赢吗?
难道非要装出一副“我其实没那么在乎”的样子才叫得体?
吴艳妮的问题在于,她太真实了,
真实得让那些习惯了虚伪客套的人感到不适。
我们生活里不也这样吗?
办公室里那个干活最多、升职最快的同事,往往是人缘最差的,因为大家都觉得“她凭什么”。
吴艳妮不过是把这种职场潜规则搬到了赛场上,结果被放大了无数倍。
但吴艳妮最让人佩服的一点是,她好像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骂。
该比赛比赛,该训练训练,赢了就笑,输了就咬牙下次再来。
这种“还没赢够”的状态,其实挺让人羡慕的。
我们普通人活到三十多岁,
早就被生活磨平了棱角,
每天想着怎么还房贷、怎么应付老板、怎么让孩子上个好学校,
哪儿还有心思去争什么“赢不赢”的。
但吴艳妮不一样,她好像永远憋着一股劲儿,
明明已经被骂得狗血淋头了,还能在赛场上甩甩辫子,继续往前冲。
这种劲儿,你说她是装出来的也好,是天生性格也罢,反正大多数人做不到。
我们骂她,可能正是因为心里清楚,自己早就失去了这种
“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就是要赢”的勇气。
吴艳妮的故事,说到底是一个关于“被讨厌的勇气”的故事。
我们生活在一个特别矛盾的时代:
一方面鼓励个性张扬,一方面又对真正有个性的人指指点点。
吴艳妮的张扬不是装的,她就是那种“我站在这里,就是要赢给你看”的人。
这种人在现实生活里往往混得不错,但也注定会被更多人讨厌。
因为她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平庸之恶”的一种挑战。
我们骂她,其实是在骂那个不敢像她一样活着的自己。
骂完了,心里舒服点了,继续回去过那种“差不多就行”的生活。
而吴艳妮呢?她还在赛场上跑着,还没赢够。
来源:极致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