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或许她的本意是想展现一下自己的文艺情怀,和角色来个里外呼应,结果短短200字的文案居然连着出现了3个错别字。
文/颖酱
3月25 日,《北上》大结局当天,白鹿发微博告别角色夏凤华。
或许她的本意是想展现一下自己的文艺情怀,和角色来个里外呼应,结果短短200字的文案居然连着出现了3个错别字。
“磕着瓜子”、“再我一次次”、“泳向更广阔的山河”这几句立刻触发了网友们的自动纠错功能,大家集体在她微博下面开始了“咱们来找茬”的游戏:
不是“磕”瓜子,而是“嗑”瓜子;
不是“再运河边”,而是“在运河边”;
不是“泳向”,而是“涌向”!
还有学统计学的网友直接算出了概率:据统计,这条微博平均每66 字就有一个错别字。
“统计学同学”的评论下全是调侃,有人化身语文老师说这要是高考作文,估计连平均分都拿不到。
虽然白鹿团队后来火速修改,但“磕瓜子”的“磕”字始终没有改过来。
这下事情发酵得更厉害了,评论区的网友很快站成两队开始互喷。
正方的观点是:公众人物对自己就得高标准高要求。
就像很多家长所担忧的,孩子天天学明星说话,视明星的一切行为为最高行动准则,如果明星个个都像白鹿这样错字连篇,孩子很容易就会觉得“错别字也没什么”,“语文有什么重要的,话能说明白就行”。
从教育的角度来想,确实堪忧。
毕竟白鹿的情况并非个例,内娱明星的“文字事故”简直一抓一大把。
一向以“才女”著称的伊能静,当年曾有一首传唱度很高的歌叫《念奴娇》,这首歌旋律动听,意境婉约,发行后受到很多文艺青年的追捧。
结果,有次伊能静在表演时把“羽扇纶巾”里的guān jīn唱成了lún jīn,让很多喜欢这首歌的歌迷都难以接受,人设差点儿崩塌。
好在她在出事后立刻道歉,又连夜赶工重录,把错误及时纠正了过来,才避免了塌房事故。
如果说伊能静事件发生的年代比较早,网络信息传播还不够快,不能和白鹿相提并论,那周也总可以吧?
之前为了宣传《护心》,周也和侯明昊在直播里连麦互动、答谢粉丝,结果周也在整场直播里一直读错“忏悔”这个词,连着四次读的都是“歉悔”,更离谱的是,侯明昊也没听出来,没能及时救场。
这场直播结束,“周也读错字”的词条立刻上了热搜,连侯明昊都被牵连其中,连带着一起被网友各种阴阳。
周也的反应也很迅速,立刻站出来公开致歉,说自己当时太激动、太紧张了,所以出现了这样的失误。
但不管是真的紧张,还是真不识字,至少这次以后,再也没见周也犯过类似的错。
所以这次反方也有人拿出周也的例子来说话,表示人孰无过,何必因为一点小错就对着白鹿上纲上线?
护犊子老板于正更是比白鹿还先下场表态:“像我们这种真诚的直发人士,没有人审稿斟酌,打完就发,你们珍惜吧,内娱快没活人了,还挑剔。”
这一番发言,说实话还不如不说。
知道的你是护短,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来火上浇油!
本来反方不少人也觉得,高强度工作下犯些低级错误也没啥,这么围而攻之对白鹿来说有点儿太刻薄了。
还有人替她鸣不平:“你们不就看不起她学历低吗?”
可于正这番说辞不但不能让人体会到所谓的“直性子”,反而很有一种踩着别人夸自己的感觉。
怎么滴?别人发文案不出错就是“装相”、“不实诚”,你们错字连篇反而占理,是“真实”、“率直”的最佳证据?
那中国14亿人个个都这么“实诚”的话,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干脆不要了呗?我们向来引以为傲的汉字文化又算什么?
也难怪这话一出,网友彻底炸锅了:“写错字成真性情了?这公关水平也是没谁了。”
白鹿曾经公开表示过自己是大专学历,并且强调学历不等于能力,这个观点我想大家都是认可的。
可这次错别字事件的关键问题不在于学历或能力,而在于态度——发微博前能不能花两分钟检查?团队有没有基本的审核流程?
就像网友说的:“我们不要求你是文化人,但至少得有基本的职业态度。”
当然,也有业内人士站出来爆料,说这篇文案也未必是白鹿亲发的,毕竟现在85%的明星微博都是团队代笔。
而且这次事件中,于正承认“没有审稿环节”,其实也暴露了娱乐行业里“重流量、轻内容”的病态生态。
当明星连基本的表达都要靠团队,文化素养自然无从谈起。
这次错别字事件,对白鹿来说也未必是个坏事,至少可以提醒她,与其在微博上硬凹“文艺青年”的人设,还不如多花时间读书,努力提升自己。
至少,在事情发生时别总靠老板出来替自己挡箭,毕竟你老板的情商和那张嘴,很多时候还不如你呢。
学学伊能静和周也,及时道歉,过后改正,这种态度反而更能赢得好感。
毕竟,演员的核心竞争力虽然是演技,但文化底蕴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白鹿在《北上》中的表现已经证明了实力,如果能借这次事件警醒自己,努力提升文化素养,说不定很快就能实现口碑逆袭。
来源:莫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