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8日,由中国网络视听协会指导,红果短剧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千行百业入剧来:微短剧产业生态与艺术创新论坛”在成都圆满落幕。论坛聚焦微短剧的产业升级、跨界融合与生态共建,汇聚政府、平台、制作方、学界代表共商行业未来。
3月28日,由中国网络视听协会指导,红果短剧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千行百业入剧来:微短剧产业生态与艺术创新论坛”在成都圆满落幕。论坛聚焦微短剧的产业升级、跨界融合与生态共建,汇聚政府、平台、制作方、学界代表共商行业未来。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宁启文指出,乡村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根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乡村微短剧更是微短剧领域中的一片蓝海。该中心提出乡村微短剧融合融媒大力量计划,已打造出《念哥餐厅》等精品短剧作品,通过生活化叙事和质朴的乡村美学,为观众呈现真实可感的乡土中国画卷。
抖音集团副总裁、总编辑张辅评表示,精品化是短剧行业升级蝶变的必由之路。红果短剧持续规范内容管理,与行业齐心协力,净化生态,也将持续加强与媒体、专业影视机构和影人的合作,整合各方优势,博采众长,携手打造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力作。
论坛同时还举行了“视听中国”系列“新文化新使命”征集展示创作活动优秀作品发布暨“视听赋能,短剧强农”乡村微短剧创作活动启动仪式。
跨界融合拓展应用新场景
近年来,微短剧跨界融合趋势愈发明显,从内容消费赛道逐渐延伸为赋能实体经济、文化传播的内容载体。在论坛首场对谈中,嘉宾们围绕“微短剧跨界融合的机遇与挑战”展开了深入讨论。
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分享了平台的相关实践和思考。乐力透露,红果短剧已与国家图书馆、中国航天局、法制出版社等机构展开合作,围绕文旅、普法、科普等主题开发内容。他强调,精品化是微短剧发展的核心方向,需兼顾“真善美”的选题、竖屏美学呈现及专业制作水准,探索“微短剧+”的多元生态,推动产业升级。
陕文投艺达影视总经理贾轶群则从文旅融合角度指出,成功的微短剧既要展现地方文化特色,又要具备全国视野,通过情感共鸣扩大传播效果。中科数创影视中心总监郑铭分享了科普微短剧的创作心得,主张采用类型化叙事手法,将知识传递融入故事情节,避免生硬说教。
完美世界高级副总裁、影视负责人曾映雪指出,微短剧已成为公司精品多元战略的重要支点。通过IP改编和技术赋能,他们正着力打通产业链各环节,推动微短剧从现象级风口向可持续赛道转型。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程樯从人才培养角度提出建议,呼吁高校建立“大传播”思维,打破传统教学壁垒,培养学生掌握竖屏美学、快节奏叙事等新型技能。
对谈主持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杨乘虎总结道,短剧用户与长剧用户并非割裂群体,短剧创作应当立足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精准的社会观察,以小切口呈现时代主题,实现热度与价值的有机衔接。
产业协同激发内容新生态
从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到平台分发、IP 衍生开发,再到跨文旅、游戏等领域的融合联动,微短剧正加速迈向全链共生的成熟生态,各环节如齿轮般环环相扣,共同驱动行业运转。
短剧制作方代表、北京好有本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CEO郑安迪指出,过去一年,微短剧市场的高速增长为影视行业创造了大量工作机会,已成为就业蓝海和内容创新的试验田。乘着行业的东风,好有本领也逐步从拍摄制作向全链路的IP开发迈进,提到工作心得,她说道:“短剧IP开发需四两拨千斤,用轻量化叙事激活沉睡的文学资源。”
红果短剧制片负责人沈志远则分享了平台在IP改编与创作扶持方面的实践经验。他表示,红果短剧已形成一套以数据为基础的IP开发方法论,在他看来,平台的核心价值在于了解创作者和内容特质,将风格契合的IP与创作者精准匹配,做“服务者”而非“干预者”。他特别强调:“观众才是好故事的终极裁判,平台需保持内容审美的包容性。”
先进技术在内容行业也在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百度百家号内容运营负责人于轲分享了AI在经典IP现代化改编中的应用,依托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平台能够快速解构IP核心元素,并结合现代场景进行创新演绎。他指出,内容与科技的结合,将推动微短剧从流量生意升级为内容创新平台。
芒果TV大芒计划工作室负责人周裘补充道,除制作层面,发行上的技术创新同样重要,百万投资的文旅短剧与千万级古装剧,通过精准运营,都有机会成为爆款。此外,他希望行业加强交流合作,目前芒果TV正与红果短剧探索协同机制,通过IP衍生开发等合作模式,构建“美美与共”的行业生态。
商业变现层面,巨量引擎内容营销负责人金文乐分享了品牌营销的新趋势。他表示,通过剧情植入等创新形式,品牌短剧的转化效率已超越传统广告模式,助力品牌方实现品效协同,发展前景广阔。
论坛尾声,娱乐资本论创始人郑道森作为主持人总结指出:微短剧产业已进入精耕期,未来数据驱动下的IP打造,与AI等先进技术赋能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必将构建出更加繁荣的内容新生态。
在政策引导、行业协作与创新驱动的合力下,微短剧正从“流量风口”迈向“价值高地”,成为连接千行百业、传递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红果短剧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继续携手各方力量,推动微短剧产业生态的繁荣与升级,让好故事创造更大价值。(刘锐)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