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健与妻子恩爱四十载,与病魔斗争二十多年,太不容易了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3-31 17:32 4

摘要:李雪健在演艺生涯中塑造了宋大成、焦裕禄、秦始皇、宋江、姬昌等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获奖无数,从来没有绯闻和负面报道,是国内公认的德艺双馨表演艺术家。

李雪健在演艺生涯中塑造了宋大成、焦裕禄、秦始皇、宋江、姬昌等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获奖无数,从来没有绯闻和负面报道,是国内公认的德艺双馨表演艺术家。

最令人动容的是他辉煌演艺生涯背后的不屈不挠的抗癌人生大戏,以及与妻子几十年的相濡以沫,堪称娱乐圈的正能量榜样。

1954年2月20日,李雪健降生在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这天雪花飘飘,父母给他取名“雪见”。

雪见从小体弱多病,父母便给他改名叫“雪健”,希望他身体健康。

李雪健在农村生活了11年,随父亲去贵州山区凯里定居。

他就读于凯里师范附小,被选进了校文艺宣传队。

1973年李雪健参军入伍,凭借出色的表演才能考上了空政话剧团,正式成为一名演员。

李雪健一开始在剧团里只能跑龙套,演一些没有台词的小角色。

1980年,26岁的李雪健主演话剧《九一三事件》声名远播,夺得戏剧最高奖“梅花奖”。

李雪健的出色表现引起了团里女演员于海丹的注意。

于海丹是团里大美人,皮肤白皙,相貌端庄。李雪健还在跑龙套的时候,她就已经演女主角了。

于海丹比李雪健小3岁,出身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姑姑是大名鼎鼎的表演艺术家于蓝,表哥是著名导演田壮壮,在演艺圈可谓家世显赫。

1982年,团里拍摄电视剧《夏天的经历》,导演是田壮壮,于海丹担任女主角,李雪健是配角。

拍摄期间,李雪健处处关心于海丹,没戏的时候,两人就聚到一起聊天。

时值盛夏酷暑,李雪健好心地把自己屋内的电风扇拎过来。还跑到街上买冰绿豆沙,装在保温桶里分给大家吃。

他放电风扇的地方,总是离于海丹不远,分给她的冰绿豆沙也最多,很多人抗议:“你凭啥给她的多?我们不愿意!”

1983年春节,李雪健没买到回贵州老家的火车票,沮丧地回到冰冷的宿舍。

于海丹得知后给他送来电影票,说春节就在这儿过吧,可以用看电影打发时间。

两人四目相对,李雪健看见姑娘眼里的柔情,感动至极。

那个晚上他们一起去看了电影,不经意间两人的手碰到了一起。

在触碰到的一刹那,两只手就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李雪健逮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向她表白,说:“我早就喜欢上了你,可一直不敢向你表白,我担心你的家庭不会接受我。”

于海丹坚定地说能接受他的一切,并把他介绍给家人。

没想到家人都尊重她的选择,李雪健得知后抱着于海丹,流下了幸福的眼泪。

1983年8月1日,在亲友好友的声声祝福中,两个年轻人幸福地结合了。

团里的人买来了水果和糖,为他们举办了简朴而热烈的婚礼。

李雪健穿着圆领衫和军裤,于海丹则身着洁白的婚纱礼服,墙上挂着两人身着军装的结婚照。

好友赠给他们条幅:“梅花雪中见,珊瑚海之丹。”不仅融进了雪健和海丹的名字,也概括了他们的高尚人格。

1985年,他们的儿子李亘出生了。

于海丹为了让丈夫一心一意拍好戏,独自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有一天李雪健从广州拍戏回来,发现妻子躺在床上发高烧,心里万分愧疚,急忙送去医院治疗。

他对于海丹说:“这些日子,让你受苦了。”

于海丹十分关心丈夫的事业,李雪健每次有演出,她都会去观看,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1990年,电视剧《渴望》导演鲁晓威登门找到李雪健,邀请他出演男主角宋大成。

李雪健对这个角色没有多大兴趣,说自己考虑考虑,可一连好多天也没有看一眼剧本。

于海丹看了几集剧本,激动地说:“这个剧本挺好,你一定要演!”

在于海丹的“逼迫”下,李雪健拿起了剧本,立即被宋大成吸引住了。

正是这个角色,让李雪健一炮而红,获得了飞天奖和金鹰奖,成为他演艺之路的转折点。

李雪健感慨地说如果没有妻子的劝说,自己肯定与这个机会失之交臂。

同年李雪健还接到了电影《焦裕禄》,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说李雪健走进家门时,母亲说不像:“这哪里是老焦的样子,人长得太胖。”

李雪健开始减肥,每天不吃米饭,连吃3个月大白菜,很快减掉了20多斤。

于海丹也找了很多资料供他参考,给予了很大支持。

李雪健把焦裕禄演得感天动地,观众个个泪流满面,焦守云的母亲也被感动了。

李雪健凭《焦裕禄》获得金鸡奖和百花奖双料影帝,他站在台上感慨万千:“苦和累都让一个好人焦裕禄受了;名和利都让傻小子李雪健得到了。”

那一年,李雪健实现了影视双奖大满贯,演艺生涯走向巅峰。

此后他又主演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荆轲刺秦王》、《水浒传》、《横空出世》等经典影视剧,正当他大红大紫之际,上天和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

2001年,李雪健出演电视剧《中国轨道》,这时他的鼻子上长了一个小疙瘩,嗓子也难受,他没当回事,带上消炎药就去剧组了。

一个月后,于海丹到剧组探班,发现疙瘩变大了,拉着他去医院检查,发现竟然是鼻咽癌。

两口子如五雷轰顶,不知所措。

于海丹很快镇定下来,决定和丈夫共度难关。

李雪健说要坚持把戏拍完,再住院治疗。

考虑到手术可能带来失声的危险,可能会终结李雪健的演艺生涯,最终医生选择了保守的化疗。

于海丹每天上午开车送他到医院化疗,下午再去剧组拍戏。

在最痛苦的化疗阶段,于海丹每天亲自下厨,变着花样做他喜欢的饭菜。

李雪健连喝一口水都疼得全身发抖,想像正常人一样吃饭难如登天。于海丹就一口一口地喂他吃饭。

吃饭对李雪健来说是很重的负担,他没少跟妻子发火,可是于海丹从来不跟他争辩,一直让着他。

于海丹看着丈夫被病魔折磨得生不如死的样子,总是外表乐观,不给他增加精神压力,只在没人的时候才偷偷哭泣。

有一天,李雪健发现妻子一个人躲在医院角落里哭得全身颤抖,才如梦初醒。

他终于明白妻子的压力比自己大,但从来不表现出来。自己不理解妻子的良苦用心,真是大错特错。

他整个人清醒了很多,乖乖将妻子送来的饭菜吃了个干干净净。

李雪健萌发出强烈的求生欲望,打起精神投入到《中国轨道》的拍摄工作中。在拍最后一场戏时,他说话已经十分困难,仍声情并茂说完大段台词,现场的工作人员都听得热泪盈眶。

李雪健是用生命在工作,他的精神感动了所有人。

剧组杀青之后,李雪健回到北京住院,接受更大剂量的化疗。

他躺在床上一连几个小时都不能动,脖子溃烂,全身毛发除了眉毛几乎全掉光。

李雪健形容这种感觉就像去饭店吃饭要了条鱼,服务员把活鱼狠狠摔在地上,鱼可能没死,但内脏肯定被摔烂了。

“我就是那条被摔烂了的鱼,生不如死。”

痛不欲生的李雪健曾想过放弃生命,表哥田壮壮打电话来慰问,李雪健哭得说不出话来。

田壮壮写了封信鼓励他:“你是个男人,必须要有精气神儿,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我们还等着和你再合作几部好戏,观众也等着你再创造几个好的人物……”

13岁的儿子也写信鼓励爸爸:“有我和妈妈陪着你走这段艰难的路,虽然路很难走,但路的那边是阳光。”

李雪健看了儿子的信泪流满面,第一次感受到了儿子的爱。

他一直珍藏着儿子和田壮壮的信,这是他人生中最珍贵的东西。

这场大病让李雪健改掉了很多生活恶习,戒掉了烟酒。他说:“如果没有这场病,我会把自己糟蹋到死。”

于海丹说过:“我愿用我的生命换取丈夫的生命!”

如果没有于海丹,也许李雪健无法在与病魔的斗争中挺过来。

正是妻子的宽慰和鼓励,才让他坚持下来。

经过一年的积极治疗,李雪健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各项指标出现了好转。又过了一段时间,医生宣布他战胜了病魔。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李雪健终于复出了。

2003年,于海丹拍电视剧《暖流》,《暖流》剧组在北京站拍抓一个小偷的镜头。

演“小偷”的群众演员总也过不了关,导演急坏了,让于海丹从空政话剧团找个演员来帮忙。

电话拨到了李雪健那儿,他骑上自行车赶到北京站,演“小偷”一次就过了,导演连声说:“谢谢!谢谢!”

对李雪健而言,工作是一剂治病的良药。他说工作起来就心情愉快,心情愉快血液就畅通,病也就好了。

他无比珍惜自己的演艺生命,相继出演了《搭错车》、《历史的天空》、《一九四二》、《杨善洲》、《嗨,老头儿》、《少帅》、《流浪地球》、《封神》等佳作。

人们问他抗癌的秘诀,李雪健笑着说:““秘诀就两个字——听话。听媳妇的话,不拍戏的时候,在家里找找乐子。”

李雪健在参加《命运》发布会时穿了一件灰色外套,主持人夸赞他穿的年轻时尚,他立刻表示是媳妇打扮的,台下响起一片笑声和掌声。

李雪健又加了一句:“媳妇儿是我的恩人。”

他还说过,如果没有媳妇的支持,自己早就化为一缕青烟了。

于海丹为了李雪健放弃了自己的事业,陪伴他共同走过抗癌路,的确是他的恩人。

人这辈子会遇到很多难关,只有亲人才能帮你迈过那些坎儿。有于海丹在李雪健身边,李雪健心里就永远踏实。

李雪健闯过“鬼门关”后,在之后的漫长人生里一直同疾病后遗症做斗争。

他的鼻子干燥不通气,呼吸困难,听力和吞咽都受到了影响。病人有这个症状非常痛苦,长期承受身体上的煎熬。

李雪健无法分泌足够的唾液,常年带着一个水杯,不时抿上一小口,否则整个口腔就干涩异常、火烧火燎。

因为唾液分泌不足,李雪健的牙齿龋坏脱落,20多年来常年带着两副假牙,一副拍戏用,另一副生活中用。

他的听力也严重受损,只有一只耳朵保留部分听力,与人交流戴着助听器还可以,实际上总是下意识读对方的唇语。

他常年携带的装备包里装着水杯、假牙、助听器,这是他的武器。

李雪健就是拖着这样千疮百孔的身体,陆续出演了20多部影视剧。

很少人知道,在李雪健患癌之后的第16年,也就是2016年,他的直肠查出肿瘤,人生再次出现至暗时刻。

李雪健看到检查结果很平静,他先参加完一个活动,然后才做手术切掉了一个婴儿脑袋大小的肿瘤。

那时正值《少帅》播出,他送给主治医生一套光碟。医生疑惑李雪健有听力障碍,但看他演戏却感觉不出来,问他是怎么做到的?

李雪健淡然回答:“因为把对手的台词都背下来了。”

他曾说过:“我能演戏,能进行我最爱的事业,这就是最大的幸福,最大的享受。”

医生见过太多的病人被悲观和恐惧击垮,有时候不是疾病把病人毁灭,而是惶惶不可终日的情绪将病人毁灭。

李雪健从来没有表达过这种绝望情绪,永远面带笑容,他记住了每位医生和护士的名字,笑着和大家打招呼,他的乐观豁达给整个病区带来了欢乐。

李雪健认为,自己已经没有了健康的身体,那么就一定要有好心情。他笑着说自己是医生的实验品,因为医生的守护,他活了下来。

他发现沉浸在癌症的恐惧中于事无补,每天不管多痛苦,要乐观积极一点,多想想家人有多好,全身都是温暖的。

病人得了癌症后有巨大的心理压力,琢磨哪天会不会又复发了,这种心理压力往往伴随病人的一生。

李雪健给他们带来了安慰,他们看李雪健患病20多年了,精神状态这么好,又出演了这么多作品,内心产生了巨大的希望:“你看李雪健能战胜病魔,我也一定能战胜病魔。”

李雪健最大的愿望是想和于海丹合作一部片子,要演一对夫妻的爱情故事。

他感慨地说:“这些年我的身体好转完全归功于我媳妇。有媳妇照顾我,每个剧组都对我很满意,还有那么多喜欢我的观众,所以我心情一直很好。”

李雪健和妻子于海丹结婚40多年了,有20多年都在和病魔作斗争。他们患难与共,相濡以沫,谱写了一曲感人的爱情篇章,成为演艺界的恩爱佳话。

正如李雪健所说,完美的人生是不可能的,但只要活着,就是美丽的。有了这段经历,才会珍惜爱人和朋友,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本文禁止转载,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明星这些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