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刘妈跑进刘美心家里,嘴里念叨着刘美心的名字,还说给她带了好吃的。刘美心笑着说:老姊妹,你给我带什么好吃的了?
刘妈跑进刘美心家里,嘴里念叨着刘美心的名字,还说给她带了好吃的。刘美心笑着说:老姊妹,你给我带什么好吃的了?
刘妈却像看见了贼一样, 忽然护着口袋,不停地问她:刘美心呢?我要找美心。
刘美心解释,她就是刘美心啊,刘妈怎么了,怎么突然不认识她了?直到张秋芳赶来将刘妈带走,刘美心才知道,刘妈得了老年痴呆,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以前只是断断续续记不住起来,如今是很多事都记不住起来,因为她的记忆,停留在了她年轻的时候。
刘美心愣住了,嘴里念叨着:“怎么会呢?怎么会是她呢?”
是啊,在邻里街坊间,刘妈是公认的好人,大事小事从来不计较,也没有和谁红过脸。不管见了谁,都笑眯眯的,让人觉得亲切。
当年刘美心被汤婆子举报有资产阶级作风,领着一群人来家里闹事。许多人都在看热闹,只有刘妈上前帮她说话。
刘妈这样和善的一个人,怎么会和老年痴呆扯上关系呢?
刘美心认为,刘妈的丈夫虽然去世得早,她一个人将张秋林和张秋芳拉扯长大不容易。但是张秋芳当了医生,张秋林出国工作,儿女皆事业有成,是多少人羡慕不来的福气啊,刘妈能有什么烦心事呢?
这些年,她也没听刘妈抱怨过什么啊。其实,有些说出来的苦,不叫苦,真正的苦,是有苦难言。
原著中,刘妈的丈夫常年在外出差,明面上是出差,其实是在外面有了小家和孩子,不愿意回到刘妈身边了。
这也是何文氏和刘美心劝她趁着丈夫回来的时候赶紧生一个,看看能不能生儿子的原因。她们都以为,刘妈是生了张秋芳,没能给张家传宗接代,所以被嫌弃了。
可是张秋林出生后,丈夫回家的次数依旧很少。刘妈心里隐隐有了些猜测,却不敢往坏处想。直到后来她丈夫跳楼去世,单位里的人通知她去处理后事,她才不得不面对。
丈夫在外面不仅有了家,还有了一个儿子。这些年,刘妈早就有所察觉了,只是她不愿意相信。但是丈夫死后,事实摆在面前,她不得不信。
抱着丈夫骨灰的那一刻,她没有哭,因为她这些年流的泪已经够多了,不想为不值得的人流泪。
刘妈常常羡慕刘美心,她生了六个女儿,何常胜不仅没有嫌弃她,还对她很好。家里的好吃的都紧着她,她心情不好,何常胜也总有法子逗她开心。
每次看到何常胜对刘美心知冷知热,刘妈心里就五味杂陈。她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没有多少奢求,只想有个幸福的家而已,她都已经生了一双儿女了,丈夫的心为什么就不在她身上呢?
她恨自己命不好,嫁错了人,毁了自己的一生。
那些年她郁郁寡欢,把张秋林当成了唯一的依靠。
在她的认知里,女儿迟早是要嫁出去的,只有儿子才能永远陪在她身边。这也是张秋芳感觉不到被爱,才十几岁就想早点把自己嫁出去,拥有小家庭的原因。
不过刘妈并不没有实现养儿防老的心愿,张秋林爱上了孟丽莎,婚后就出国了,很多年都不回来。刘妈唯一的依靠没有了,心里更加孤独。
她羡慕刘美心有六个女儿,虽然刘小玲不着调,南下后很多年不回来,但其他女儿都离她很近,随时都能回来。
何家丽更是把娘家当做唯一,婚后一心为家里着想,连生的儿子都跟着何家姓,家里的大事小事都会费心帮忙。
何家喜虽然是老幺,被刘美心宠坏了,但她会说贴心的话让刘美心感动。不管是不是演戏,至少刘美心很受用。
只有她,孤孤单单。张秋芳虽然当了医生,工资高了许多,但汤为民成了残疾人,工作也丢了,张秋芳要一个人养家,日子并不好过。
汤婆子在世的时候,张秋芳也把娘家和婆家分得很清,逢年过节只是去给刘妈送点东西就走,吃饭都是在婆家。
张秋林在国外不过年,也不会想家,连打电话回来的次数都很少。刘妈一个人孤零零的,所以每次人家夸刘妈有福气,儿女有出息的时候,她都会苦笑说“有出息有什么用,又不能陪在身边”。
刘妈喜欢去刘美心家,不仅是和刘美心聊得来,也是羡慕的家庭氛围。刘美心有孝顺的女儿,有善解人意的婆婆,还有知冷知热的丈夫。
何常胜去世后,刘美心也被婆婆和女儿宠着,什么事都不用费心。
所以何家丽被赶出家门时,刘妈才替何家丽打抱不平。她不明白,何家丽为娘家付出了那么多,刘美心有什么好不知足的?
刘美心抱怨何家丽做的饭不合她口味,不如老六懂事,却不知她所拥有的,都是刘妈梦寐以求却求而不得的。
不过刘美心钻了牛角尖,听不懂刘妈的好心提醒。直到她吃了亏,才明白刘妈的好心。
刘妈得了老年痴呆,挺让人唏嘘的。本以为儿女都出息了,她晚年会很享福,结果儿子依旧不在身边,只能依靠张秋芳养老,而她经常连自己的女儿都记不住了。
虽说这病残酷,却也让她忘掉了许多痛苦的回忆,或许这对刘妈而言,也是一种解脱吧。
来源:幸运女孩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