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里人指望他读书成才,在他3岁的时候,就找私塾先生教四书五经,
说到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很多人都会想到王思聪,
这位大公子可以说是玩世不恭的典范了,
但是在真正的世家公子哥面前,他这一套东西,却算不得什么。
就有这样一位顶级的京城公子哥,
他的一生可以说把“玩”这个字,发展到了极致,
就连马未都这种人,在面对他的时候,都自愧不如,
这个人就是上世纪的顶级公子哥王世襄,
那么他的家世到底有多雄厚,他又做过哪些事情呢?
他可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家里底子厚得不行,
他祖上出过许多高官,不仅有管过刑部,祖父做过工部尚书,
就连他父亲,在新政府里混到秘书长,而他母亲也是一位大才女,
画画写诗样样行,舅舅金北楼在画坛跟张大千齐名。
他们家里书堆成山,随便拿一个字帖出来,就是颜真卿的手迹,
不仅有专门的厨师,这些人还都是从各个地区请来的好手。
家里人指望他读书成才,在他3岁的时候,就找私塾先生教四书五经,
但是他不爱听,满脑子抓蛐蛐、追鸽子,母亲教他背《论语》,
他一边点头一边跑出去掏马蜂窝。
家里长辈研究竹简,他却在一边自己拿西瓜皮玩,
家里人担心他以后没有出息,他却从小玩出自己的道道。
抓蛐蛐不光抓着玩,还研究哪只斗得凶,
养鸽子不光养着看,还琢磨咋让鸽子飞得快。
这种玩心从小就长在他身上,家里再多书也没压住他往外跑的心思,
家里人教他学问,他反倒从玩里学到东西,这股劲头后来一直没变。
直到 他长到十六七岁,玩的路子越走越宽,蛐蛐玩腻后,
他跑山里抓好的,回来设局跟人斗,
没多久干翻号称百战不败的蛐蛐高手,成了圈里顶尖人物。
这个东西没意思以后,他就又把目光放在了养鸽子上,
他拿杆子赶着满院跑,硬是把这群小家伙,训得听话又机灵。
觉得鸽子不够劲,他开始玩鹰,训鹰比鸽子难,
他天天琢磨咋让鹰听使唤,最后练出一手绝活,架着鹰扑兔子,一扑一个准。
扑完兔子,他扛着猎物回家,京城公子哥看得眼热,
他不光玩这些,还养狗抓獾,带着狗上山蹲守,逮住獾跟打胜仗似的。
他玩啥都上手快,抓蛐蛐能抓出王者,养鸽子能养出灵性,训鹰能训出准头。
别人玩是闹着玩,他玩是真往深里钻,啥都得玩出点名堂,
这种劲头不光让他在玩乐圈里站住脚,也让他学会咋把兴趣变成一门手艺。
他凭借着自己的家世,后来上了大学读书,但是玩的心思还是没收住。
还是一副吊儿郎当的公子哥模样,甚至还把自己的小宠物带去学校,
老师在讲台上讲课,他就在底下玩自己的。
考试前不复习,带着猎狗漫山遍野的去打猎,
成绩差得医学系轰他去文学院,他反倒乐得自在,
作文全写鸽子,写得头头是道。
后来家道中落,他收起玩乐变得成熟 ,潜心读书,
毕业以后他加入梁思成的团队,开始跟着跑古建筑。
看那些老房子,他眼热,觉得文物有意思,抗战刚结束,
有人得追回流失的国宝,没人愿意干这苦活,他主动上。
没钱做这件事,他就自己去借钱,从古董商嘴里套线索,
追回400多件瓷器、1000多件珍贵文物,还跑日本要回100多箱古籍。
平津战役期间,他单枪匹马从废墟里抢救出数百件青铜器,同行说他拿命玩文物。
他爱玩有底线,追回的东西一件不拿,自掏腰包雇车运送,
这份热忱加上清白态度,让他坐上故宫博物院院长的位子。
他管故宫时修房梁、擦文物,自己设计防虫箱,忙完回家跟妻子弹琴淘老物件。
玩蛐蛐能写书,玩文物硬是玩成资深人士,这股玩劲让他在学问路上走得远。
他家道中落后,日子不好过,母亲去世,家里连狐裘都当掉换米。
他把鸽子放回山林,鹰送回自然,蛐蛐罐擦干净封起来,收起玩心干正事。
后来他甚至被抄家,丢了工作,收藏的宝贝全毁,别人愁得不行,他却非常看得开。
他还有闲心观察天上的浮云,给鸟编名册,让他去养猪,
别人写检查,他写诗,说猪吃东西,比他当年种莲花还好。
挑水浇菜累得喘气,看见油菜花又乐起来,
抄家下放没压倒他,他在苦日子里混着玩。
养猪能养出趣味,打鱼能打出花样,
这种心态不光让他熬过难关,还让他在苦日子找到乐子。
他玩不光是玩东西,更是玩出一股撑自己的劲,啥时候都能让自己过得下去。
他这一辈子玩下来,玩不光是兴趣,还是他过日子的一套法子。
小时候抓蛐蛐养鸽子,他琢磨咋玩得更好,
长大后弄文物,他也用这股劲去找国宝。
苦日子来了,他不硬扛,拿玩的心态混过去,养猪打鱼都找出乐子。
他玩的东西多,蛐蛐、鸽子、鹰、文物,每样都钻得深,
可他不光钻技术,还钻出一套看人生的路子。
家里有钱时,他玩得起劲,家里没钱时,他照样玩得转。
别人觉得玩是浪费时间,他觉得玩是让自己活得明白。
文物追回来,他不拿一件,不是不爱,是觉得玩到手不如玩出意义。
苦日子写诗做菜,不是装样子,是真觉得日子得有点滋味。
这种玩的心态让他啥时候都能站住,不论顺境逆境,
他都能靠玩找条路走下去。
后来70多岁的他重拾玩心,成了京城头号玩家,
他写写的许多东西,都成了经典之作,而这些作品遍布各个行业,
不仅有玩的,还有建筑榫卯结构这种极其专业的东西。
除了这些专业知识,他还酷爱做菜,朋友聚餐,
他扛一捆葱去,但是就是这毫不起眼的大葱,
做出来的菜,味道却远远超过山珍海味。
2009年,他在95岁高龄的时候去世,玩蛐蛐的经验写成书,
玩文物的眼力救国宝,玩一辈子硬是玩成一代大家,
影响摆在那,谁也比不上。
参考信息:
澎湃新闻:往事|王世襄藏书中的一则剪报
新京报:奇人王世襄:不拘一格的京城“玩家”
来源:奇观历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