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姐6》,港女、台女、大陆女性,谁更能代表我国女性

天堂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3-31 13:00 3

摘要:《乘风破浪的姐姐》第六季(以下简称《浪姐6》)第一次公演结束,王蓉被淘汰,陈德容被骂上热搜,邓萃雯的表情包成为了“调侃”,这台节目成为早已超越单纯的歌舞竞技,成为一面折射女性生存状态的棱镜。

《乘风破浪的姐姐》第六季(以下简称《浪姐6》)第一次公演结束,王蓉被淘汰,陈德容被骂上热搜,邓萃雯的表情包成为了“调侃”,这台节目成为早已超越单纯的歌舞竞技,成为一面折射女性生存状态的棱镜。

从62岁的港圈影后叶童,到“琼瑶初代玉女”陈德容,再到新生代流量小花吴宣仪,还有黑红的“李家琦”,从香港、台湾到大陆,有人借情怀逆袭,有人因年龄焦虑,有人靠流量突围。这场“她力量”的博弈,也彰显了地区女性性格差异。

台湾女性:琼瑶式的说话嗲嗲,但骨子里的强势

陈德容:被时代遗忘的琼瑶美学

1993年《梅花烙》杀青宴上,琼瑶轻抚她哭肿的眼皮说:"这双眼睛能载着观众淌过忘川河。"作为台湾代表的陈德容,曾是90年代琼瑶剧的“眼泪代言人”。《梅花烙》中的白吟霜、《一帘幽梦》中的紫菱,承载着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但在《浪姐6》中,她的强势,这种割裂感,恰是台湾女星北上困境的缩影:她们带着旧日荣光而来,却在流量至上的内娱规则中水土不服。陈德容在采访中坦言:“年轻人可能不认识我了。”

当2023年综艺《无限超越班》的年轻演员模仿"琼瑶式哭泣",弹幕飞过"陈德容之后再无梨花带雨"时,50岁的她素颜站在横店《我就是演员》的镁光灯下,即兴表演《末代皇后》的片段。当镜头推近她眼尾细纹里闪烁的泪光时,现场00后评审脱口而出:"这是被岁月包浆的美!

这次在和黄英和王蓉成为一组,因为零基础的舞蹈功底,肢体不协调,拖累整个舞蹈进度,《免我蹉跎苦》里明显能看到的划水,有气无力,手都打不直,既没有学习的态度,也对过去荣光的放不下,集体节目只关注个人感受。连累王蓉被淘汰,但失之桑榆,得之“央视”,央视连续发布了六条有关王蓉的短视频。

台湾代表侯佩岑,最近上湖南卫视的节目频率有点高,刚结束《再见爱人》节目的录制(个人感觉此节目更适合她),高情商主持风格,“温柔解语花”的人设。然而,当她在排练室为跟不上舞步而尴尬赔笑时,观众看到的不是“优雅”,而是被流量规则裹挟的窘迫。

侯佩岑据说已经定居上海,这是一种对现实的妥协。台湾市场的狭小,为了生活被迫北上,台湾演员在“情怀贩卖”与“努力融入”之间摇摆。既不愿意付出,又放不下“面子”,又想获得被“优待”和“尊重”,说话是台湾风格的嗲嗲,但骨子里又很强势,大S也是如此。骨子里瞧不起大陆,但又被迫来大陆赚钱。

香港女性:黄金时代的余晖与疼痛,狮子山精神的再续

叶童:许仙之后,寻找新的叙事

62岁的叶童无疑是本季最大焦点。从《新白娘子传奇》中的反串经典,到近年凭借电影《我爱你!》重返巅峰,她的加入被视作“港星情怀”的终极武器。节目组将她与梁家辉的通话片段作为宣传噱头,试图用“影后级资历”为节目镀金。

然而,叶童在采访中流露的担忧——“怕拖累团队”,暴露了香港前辈女星的真实困境:她们擅长用眼神与台词塑造角色,却不得不在唱跳舞台上与95后女团比拼体力。

当梁家辉说,除了我,你还能打给谁时,又不得不感叹,经历过岁月的友情有时比伴侣还靠谱。叶童结婚37年,无子,老公的花边新闻也时断时续的出现,开放的关系或许成为了彼此的共识。现在她更关注自己的感受,更多的是生命的体验。

香港艺人有“狮子山”的精神,但市场太小了,如古天乐最近大喊:我已经大降片酬了,可还是没人投资。香港很多TVB艺人已经不得不开始直播卖货,要么转行兼职当“网约车司机”。

59岁的邓萃雯长着一张算计的脸,内心如同一只小白花。TVB史上首位连庄视后,在《浪姐6》的排练花絮中,却因动作迟缓、体力不支频频登上热搜。网友的评论两极分化:有人赞叹“59岁仍敢挑战女团舞”,也有人嘲讽“过气港星为捞金拼命”。

邓萃雯说:我肯定会继续努力下去的,只要留住命。老一辈的香港艺人真的是万能才艺且最能吃苦的。如管乐说的,和我妈妈一样的年纪,一天时间,从头到尾,每个动作都利利索索的顺下来,记下来,不容易。

香港女性的困境,本质是影视产业权力转移的缩影:当TVB式微、内地资本崛起,曾经的“演技派女王”被迫在流量游戏中扮演“努力却笨拙”的角色。她们的故事,是黄金时代余晖下的一曲挽歌。

把企图心写在脸上,王珞丹曾是“京圈小妞”代言人,却在流量迭代中逐渐边缘化经常被说像“白百合”,却仍在《浪姐6》中因咖位不足被排到宣传片第三位。她们的参赛动机直白而现实——王珞丹坦言“被节目组连续邀请六年打动”(实则为出场费妥协),倪虹洁则试图用舞台证明“中年女演员不止能演妈妈”。

但在第一期节目里就差把我要翻红写在脸上。但倪虹洁也挺可惜《武林外传》里,老白和闫妮、姚晨都已经大红大紫,但倪虹洁没有吃到一点流量。而王珞丹曾是赵宝刚导演的御用演员。

吴宣仪&宋妍霏:流量与实力的悖论

新生代代表吴宣仪与宋妍霏,则展现了另一种生存策略。作为前女团成员,她们深谙“颜值即正义”的法则:吴宣仪以一袭婚纱造型登上美貌排行榜第三名,宋妍霏凭借“御姐骨相”冲击热搜。

然而,观众对她们的质疑从未停止——吴宣仪被吐槽“整牙后灵气全无”,宋妍霏则因“演技尴尬”饱受争议。在《浪姐6》的舞台上,她们必须用舞台实力撕掉“花瓶”标签,却又不得不依赖颜值维持话题度。

李嘉琦&房琪&卡琳娜:网红逆袭的野心

从搞笑网红到“浪姐”选手,辣目洋子(李嘉琦)的蜕变堪称励志。路透中“瘦成鹅蛋脸”的她,试图用外形改造证明“网红也能登大雅之堂”;旅游博主房琪则凭借“诗意文案”人设,在30位姐姐中杀出差异化赛道。

她们的加入,折射出内娱“去阶层化”的趋势——只要掌握流量密码,草根亦可与明星同台。李嘉琦还在节目里分享了自己因出演《六姊妹》而被网暴的经历。

《浪姐6》的舞台,本质上是一场关于女性价值的多元实验。台湾女星的“情怀失语”、香港视后的“体力窘境”、内地流量的“颜值焦虑”,共同构成了一幅复杂的女性生存图景。

节目组试图用“户外音乐节”“小考赛制”等创新留住观众,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当“女性力量”的口号被过度消费后,如何让不同背景的女性真正被看见、被尊重?

来源:环球人文历史地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