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底的北京玉渊潭公园,一群扛着“长枪短炮”的大爷摄影团里,突然混入了一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年轻人。
3月底的北京玉渊潭公园,一群扛着“长枪短炮”的大爷摄影团里,突然混入了一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年轻人。
眼尖的网友定睛一看——这不是顶流男神李现吗?
冲锋衣、鸭舌帽、口罩焊脸,脖子上挂着一台价值一辆车的徕卡相机,身边还围着一群扛600mm定焦镜头的“老法师”。
网友调侃:“《潜伏》剧组混进了《动物世界》吧?”
事件发酵后,李现火速在微博晒出“飞鸟大片”并回应:“从玩摄影起就想尝试打鸟,总觉得摄影该与万物融合。”
他自称因时间和装备不足一直未能如愿,最近趁着春暖花开,带着新设备潜入玉渊潭公园“老法师阵营”,第一次拍鸟便收获颇丰。
李现的“作业”一发布,立刻引爆两极争议。
粉丝狂吹:翠鸟振翅的金属光泽、夜鹭捕鱼的残影被赞“国家地理级神作”,直呼“哥哥秒杀半个娱乐圈”。
网友质疑:“明星拍鸟=助理扛设备+后期修图,装什么大师?”“设备20万,大爷的退休金都自愧不如!”
这场争议中,真正的“隐形冠军”是玉渊潭公园。
近年来,公园通过生态优化吸引了黑天鹅、鸳鸯、绿头鸭等水鸟栖息,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宝藏打卡地。
李现的“打鸟”行动,意外带火了这里的自然魅力。
李现这波操作,确实撕掉了“顶流只能拼红毯”的标签。
文艺人设早有伏笔:2019年爆红后,他晒读书、看展照;
2021年玩黑白摄影被吹成“明星版森山大道”;2024年直接跨界专业摄影圈。
这一系列操作,与其说是“凹人设”,不如说是对爱好的长期坚持。
技术流值得肯定:拍鸟需要极强耐心和技巧,长焦镜头捕捉动态瞬间绝非易事。
若真如知情人所说“苦练两年技术”,这份执着比摆拍更有说服力。
钞能力vs真功夫:普通人用手机拍鸟被嫌“噪音”,明星用20万设备拍鸟却被捧成“才华”。
网友灵魂拷问:“如果他不是顶流,这组照片能上热搜吗?”
娱乐圈“中年爱好”内卷:从王一博玩摩托、朱一龙拼乐高,到李现拍鸟、王源钓鱼,明星们争先恐后展示“老干部”属性。
但若只为迎合“智性恋”市场,这类人设终将反噬。
李现的镜头下,照见了内娱的荒诞一面。
自然与流量的畸形结合:拍鸟本是静谧之事,却因顶流身份变成一场喧嚣的营销。
人设经济的泡沫:当作品热度褪去,明星只能靠“爱好”维持曝光,这何尝不是行业的悲哀?
李现的公园打鸟事件,像一面镜子。
照见自然之美:玉渊潭的水鸟、徒步路上的雪山,提醒我们慢下来感受万物。
来源:乐天派溪水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