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之王”赵本山,一个盲人+三个盲人角色,奠定经典之基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3-31 07:12 3

摘要:1957年,赵本山出生在辽宁铁岭的一个农村家庭,家里条件不好,母亲在赵本山6岁的时候就病逝了,父亲看着残破的家,也选择了离开。

引言:

赵本山,除了是风光无限“小品之王”,更是“瞎子王”,更是有“中国第一瞎”的称号

1957年,赵本山出生在辽宁铁岭的一个农村家庭,家里条件不好,母亲在赵本山6岁的时候就病逝了,父亲看着残破的家,也选择了离开。

年幼的赵本山只能跟着瞎眼的二叔一起过活,二叔虽然是个盲人,但是精通是“二胡”、“唢呐”以及唱二人转的技艺

赵本山从小陪着二叔走街串巷,卖艺为生,辅助二叔的同时,把二叔的一身本领学了个通透

生活不易,赵本山也曾萌生过,通过“看相骗钱”补贴家用的法子,但是被“眼瞎心亮”的二叔看在眼里,非常严厉制止了他,并教导他要“光明正大赚钱”。

二叔不仅将赵本山抚养长大,更是教会了他做人、做事的道理。

17岁的赵本山,因为身怀一身的技艺,加入了公社的文艺宣传队,最开始是跑龙套,后来慢慢混成了主角。

1982年,赵本山参演了李忠堂创作的拉场戏《摔三弦》,并在其中饰演了“盲人张志”,因为与二叔多年生活在一起,让他能非常精妙的演绎出盲人的动作和神态

这个角色不仅让他“一炮而红”,更是获得了“东北第一瞎”的称号,并且最终考入了铁岭县剧团。

赵本山模仿“盲人”,也遭到了当地盲人组织的抗议,觉得砸了他们的“饭碗”。

1987年,赵本山与潘长江合作参演《大观灯》,通过赵本山饰演的“瞎子”出腿力,潘长江饰演的“瘸子”出眼睛,相互互补,一路上荒诞而温馨的剧情。

赵本山饰演“白莲灯”,不光是剧中的喜剧符号,更是通过他的演绎,赋予了更多对生活的洞察。

比如剧中他摸墙探路、闭眼倾听、反复摸脸、踉跄行走的动作设计,既夸张又真实。让观众们甚至都分不清,到底是表演还是本色出演。

这个角色也让他从“东北第一瞎”,升级成为“中国第一瞎”。

2004年,赵本山在电影《找瞎子算命》中饰演算命先生,与徐峥以及宋丹丹演对手戏。

他深度演绎了一个瞎子算命师,全程闭着眼或眯眼,通过侧着耳朵来倾听、慢慢摸索茶碗和算命铜锣的动作,精准还原了,一个盲人感知世界的细节和动作。

非常自然,让观众几乎忘记了他是在“演”盲人。

1982年,赵本山的儿子赵铁蛋出生了,因儿子患有先天性聋哑、软骨病等多种疾病,治疗需要高昂的医药费。

为筹钱给儿子治病,他每天拼命的演出,曾经有一天连演了38场,直至昏倒在台上。

他在接受姜昆的推荐,进北京演出时,棉袄的内衬里缝着妻子攒下的276枚硬币。

这些经历让他在反复挣扎的生活中沉淀了共情性,却也磨砺出了他,在表演中“苦中作乐”的独特感染力。

从知名度上来说,赵本山作为小品演员的名气,比作为影视剧演员要高的多,但是每一分细腻的表演都是他对于生活的精细观察。

二叔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也教会了他生存的技能,三个“盲人角色”的演绎,也奠定了赵本山经典的“成王之路”。

来源:笑料百宝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