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出海”何以深化中华文明交流互鉴

天堂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31 08:00 3

摘要:全球化浪潮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不同文明的对话与交融正突破畛域限制。动漫凭借其独特的叙事张力和视觉感染力,跨越语言障碍,日益成为文明交流的“通用语言”。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布局中,肩负解码文化基因、传递价值共鸣的时代使命。《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

全球化浪潮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不同文明的对话与交融正突破畛域限制。动漫凭借其独特的叙事张力和视觉感染力,跨越语言障碍,日益成为文明交流的“通用语言”。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布局中,肩负解码文化基因、传递价值共鸣的时代使命。《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堪称优质动漫作品构建文明对话、交流互鉴的成功范例。当哪吒脚踏风火轮穿越太平洋,当敖丙的鳞甲闪耀在国际银幕,这些承载着文化密码的动漫形象,正以艺术为舟、技术为桨,在文明交流的瀚海中开辟新的航路。

首先,《哪吒2》全球票房成绩斐然,在北美、日本等30余国引发观影热潮,彰显中国动画电影在全球市场的巨大潜力和艺术魅力。截至 2025年3月1日,《哪吒2》全球票房(含预售)已突破 141.60亿元,超越《蜘蛛侠:英雄无归》,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第7名,在北美市场,影片首周末排片规模达到约750家影院,预售票房更打破了近 20 年华语电影首周末纪录,上座率超90%。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同样一票难求。西欧国家甚至有影迷自发组织“希腊观影团”,跨国追捧该片,足见其影响力之广。

其次,《哪吒2》在文化表达策略上进行了创新。在延续了“反抗命运”经典母题的基础上,《哪吒2》对传统神话再编码,将个体抗争升华为对文明共生与生态伦理的寓言式探讨,呼应当下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为中国神话现代化转化提供了创新路径。在视觉符号方面,该片采取了去边界化的策略,打造出具有“泛亚洲脸谱”特征的角色形象,打破了文化与审美的界限,从而增强了作品的国际吸引力。影片通过水墨特效展现东方文化的内敛与深邃,同时融入赛博朋克美学元素,赋予画面以现代感与未来感。这种融合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文化背景观众的审美需求,为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视觉隐喻。

最后,影片在产业协同机制上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制作方面,《哪吒2》打破了传统动画电影“作坊式”生产的局限,通过“模块化管理”将生产流程分解为26个独立模块,整合了138家动画企业、4000多名创作者的协作力量。这种跨地域、跨企业的技术协作模式不仅提升了制作效率,也为“技术共融”的传播奠定了基础。瑞云科技云渲染平台为全球团队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而抖音、B站等网络视听平台则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将东方美学与叙事巧妙地融入国际用户的消费场景,从而形成了“技术+内容”双向传播的有效链路。在文化内容的本地化与共情传播方面,影片在保留东方神话内核的同时,通过角色情感的通用化表达和视觉符号的国际化设计,实现了文化破圈。影片中“万鳞甲”集体协作的隐喻以及“反抗命运”的叙事主题,与全球观众对英雄主义、自我实现的普遍共鸣相契合。这种“本土叙事+全球表达”的策略,通过社交媒体、影评平台等渠道,激发了用户自发参与的二次传播,从而有效地扩大了影片的文化影响力。

因而,《哪吒2》作为国产动漫“出海”的成功典范,为动漫行业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宝贵经验。文化传播、产业协同和受众互动模式上的创新,不仅为国产动漫“出海”开辟了新路径,更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贡献了新思路。

首先,在全球化背景下,为获得更广泛的国际认可,中国动漫应致力于构建民族性与世界性融合的叙事体系。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典故等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并将独特的中国元素作为叙事的根基。例如,《西游记》《山海经》等经典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可供挖掘的故事素材,通过动漫的现代演绎,能够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还需精准把握全球观众的情感共鸣点和审美偏好,以人类共通的情感为纽带,将中国故事以更具国际化的叙事方式呈现出来。此外,可适当借鉴好莱坞电影工业化的叙事节奏和结构技巧,增强中国动漫故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角色塑造方面,要注重赋予角色鲜明的个性和完整的成长弧线,使形象更加立体丰满,进而引发全球观众的情感共鸣,最终在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实现文化的深度交流与融合。

其次,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构建数字化传播的全链条矩阵是推动中国动漫“出海”的关键举措。在内容创作环节,应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辅助创作、虚拟现实建模等先进数字技术,创造出更具沉浸感和互动性的动漫作品。在传播渠道方面,要整合线上与线下资源,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化传播网络。除传统的电影院线和电视平台之外,还应充分利用各类社交媒体平台、视频分享网站及移动应用等数字渠道进行推广。通过与国际知名数字平台开展合作,能够实现内容的精准推送和全球范围内的有效分发。此外,结合直播电商、线上线下主题活动等多元化的营销方式,有助于拓展动漫的商业渠道,显著提升动漫作品的市场影响力和商业价值,使中国动漫借助数字化浪潮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为广泛的传播。

再次,为有效促进中国动漫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传播,建立分层互动传播机制至关重要。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和文化层次的受众群体,制定差异化的传播策略。对于青少年群体,可侧重开发具有教育意义和趣味性的动漫衍生产品,如漫画书、玩具和文具等,通过文化交流活动、动漫主题展等形式,培养潜在受众群体。而对于成年观众,则可通过深度解读、文化研讨等方式,挖掘动漫作品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思想价值,引发对中国文化的深入思考。此外,还应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积极开展互动活动,如发起话题讨论、举办粉丝创作征集等,鼓励全球观众广泛参与到中国动漫的传播过程中,形成创作者与受众之间良性互动的局面,增强观众对中国动漫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最终提升国际传播效果。

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宏大叙事背景下,中国动漫产业正以先锋之姿,探索文化对话的新范式。《哪吒2》的成功出海实践昭示着:唯有当数字技术赋能与中华文化基因深度耦合,传统叙事与当代审美创新共生,中国动漫方能有效突破文化壁垒,成为文明对话的“超级链接”。展望未来,中国动漫应持续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译,以更具通用性的情感共鸣消解文明间的隔阂,并以更富创意的传播网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风火轮点燃文明互鉴的璀璨星火,当混天绫织就文化交融的绚丽经纬,中国动漫必将以更加深邃的笔触,在人类文明的壮丽长卷上,书写兼具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的东方新篇章。

本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扫帚飞行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