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微短剧创作论坛”探索提质创新之道

天堂影视 内地剧 2025-03-31 04:35 4

摘要: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视听文艺形式,以其独到的创新表达方式,迅速抢占市场,成为推动网络视听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力量。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截至2024年12月,中国微短剧用户规模6.62亿,用户日均观看时长首破100分钟。

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视听文艺形式,以其独到的创新表达方式,迅速抢占市场,成为推动网络视听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力量。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截至2024年12月,中国微短剧用户规模6.62亿,用户日均观看时长首破100分钟。

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期间,“微短剧”成为备受瞩目的热点议题。在3月 27日举办的“精品微短剧创作论坛”上,各界嘉宾齐聚一堂,围绕微短剧内容创作的精品化路径分享各自观点。论坛现场还举行“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六批推荐剧目发布仪式,《家里家外》《念哥餐厅》等79部作品入选。

守正、提质、赋能

微短剧要“精耕细作”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杨铮的致辞围绕“守正、提质、赋能”三大关键词展开,他表示,“守正就是要把稳方向之舵,筑牢价值根基;提质就是要攀登品质之峰,打造时代标杆;赋能就是要激活创新之源,锻造产业引擎。期待与行业一起以守正把准方向,以提质打造精品,以赋能创造价值,共同开创精品微短剧创作的新局面。”

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副会长罗建辉认为,微短剧要实现“精耕细作”,首先要坚持价值引领,深耕现实主义创作;其次要在叙事结构、视听语言和题材开发上强化创新驱动,打造差异化精品;最后,构建良性生态,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他说:“微短剧虽‘微’,但格局不能小;虽‘短’,但追求必须高。期待通过智慧碰撞涌现更多彰显中国精神、时代气象的精品力作。”

北京市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张苏希望微短剧从思想深度、情感浓度、文化厚度三个层面不断深耕,他表示,“思想深度是精品微短剧的灵魂所在,要具备观照现实的真实感。情感浓度是精品微短剧的流量基因,要具备‘深刻共情’的感染力。文化厚度是精品微短剧的底蕴支撑,要担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使命。”

回归创作本质

塑造立体人物

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杨海涛以爱奇艺热播微短剧《帝凰业》与《家里家外》为例,深刻阐述精品微短剧的两大显著创作趋势。他表示,微短剧终将回归内容创作的本质核心。随着会员制与免费模式兴起,精品微短剧已摒弃简单粗暴的“爽点”堆砌,致力于构建合理的剧情结构,并着重于故事的逻辑性。此外,精品微短剧还需注重塑造立体鲜活的人物形象,以增强角色的感染力。杨海涛强调,“微短剧作为新兴赛道,潜力巨大,希望每位内容创作者都能坚守初心,创作更多脍炙人口的好故事。”

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杨海涛

爱奇艺影视文学研发中心总经理张晓媚认为,微短剧要实现内容升华,必须坚持“短而不浅”,以更紧凑的叙事节奏,在有限的时间内释放强烈的情绪张力,“观众从不拒绝深度,只是拒绝冗长;市场从不缺乏机会,只是缺乏深刻的洞察。观众手中的碎片时间,值得我们用精准的故事去填充。”

爱奇艺影视文学研发中心总经理张晓媚

百度百家号内容运营负责人于轲介绍,过去一年,百度短剧在新题材探索与创新上取得显著成果,与平安重庆、重庆交巡警合作推出《山城警事》,与泉州文旅合作推出《等你回家》。2025年,百度短剧将持续加大对精品微短剧的共创与扶持力度,计划投资、制作、出品超过300部精品微短剧。结合百度短剧的实践经验,于轲表示,“微短剧应当追求立意与创新,在免费模式成为主流的背景下,微短剧精品化更要注重提升内容的延续价值。创作应从‘爽感’中寻找最大公约数,并加以升华创新。平台则需在精品化的道路上扮演好守门人与赋能者的双重角色。”

百度百家号内容运营负责人于轲

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副总经理肖建兵在分析全网微短剧及用户行为后,分享了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他认为,“微短剧内容消费仍有巨大增长空间,微短剧行业正从快速增长转向提质发展的新阶段。行业趋于理性,更加重视品质内容建设。此外,精品微短剧不断登陆大屏,探索双向传播的影响力,进一步拓展其影响力边界。”

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副总经理肖建兵

题材更多元

共促微短剧精品化转型

圆桌论坛环节,长信传媒董事长、创始人郭靖宇表示,微短剧创作应当从长视频的发展中汲取宝贵经验,尤其在精品化转型的关键时期,需着重把握以下三个核心创作方向:首先,确保创作的主导权掌握在真正懂行的人手中,并致力于孵化影视界独有的原创IP。这既是对行业精英的信任与尊重,也是驱动微短剧内容创新与品质飞跃的关键所在。其次,微短剧的本质在于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因此,剧本的精心打磨与故事的巧妙构建是不可或缺的。最后,尽管微短剧以单集时长精练为特色,但故事的整体篇幅与思想深度同样不容忽视,应力求打造具有长期影响力与持续吸引力的IP。

太合影业创始人、制片人娃娃打造过诸多爆款微短剧,直言自己在制作微短剧时,始终秉持一个核心理念——不要把自己当作制作人,而是把自己当作观众,思考作为观众想看什么,什么内容能够吸引自己?“以观众视角出发,结合数据分析和创新探索,是我们在制作微短剧时应遵循的重要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创作符合观众期待、引领市场潮流的优质内容。”

编剧酱油认为,微短剧精品化的关键并不在于制作或演员阵容,而在于题材、类型和故事的选取与呈现。回顾2022年微短剧兴起之时,市面上的题材多为战神、赘婿、甜宠及霸总等类型,这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网络文学的流行趋势。然而,随着观众审美水平提升和市场不断发展,盲目跟风的微短剧内容逐渐被淘汰,精品化趋势愈发明显。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题材开始变得多样化,不再局限于网文时代的传统内容。观众对于无脑剧情的耐心和兴趣逐渐减退,更倾向于那些能够触动心灵、引发共鸣的情感类作品。

欢乐时光影业剧集工作室总经理姚梦西介绍了刚刚公布的“百部港片微剧计划”,“此次探索创新不是翻拍,而是用现代微短剧叙事模式,讲述经典港片时代背景下的新故事,在保留情怀的同时,赋予IP新的生命力。”她表示,微短剧未来需打破同质化困局,应从网文向更广的领域拓展,首要之举在于勇于尝试,并积极与各大平台合作。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

来源:综艺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