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演艺、视听“立园”网络视听大会为产业勾勒发展热词

天堂影视 内地明星 2025-03-30 18:05 2

摘要:春花吐蕊,草木蔓发。3月29日,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圆满落幕。大会共举办41场论坛、研讨、交流活动,27场发布、签约和产业推介活动,近500位嘉宾进行分享与交流。

春花吐蕊,草木蔓发。3月29日,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圆满落幕。大会共举办41场论坛、研讨、交流活动,27场发布、签约和产业推介活动,近500位嘉宾进行分享与交流。

就在一周前,成都召开数字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议提出持续办好中国网络视听大会、金熊猫奖等重大赛会活动,深化与国际投资机构、龙头企业、创新团队交流合作。以会为媒,聚势赋能,网络视听大会为数字文创产业的后续发展勾勒了哪些热词呢?

热词一:微短剧

正成为产业连接的超级接口

在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中,多个论坛的主题都围绕微短剧展开,微短剧成为本次大会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

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12月,中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6.62亿,用户日均观看时长首破100分钟。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杨铮在谈到这一组数字时表示:“2024年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达到这一数字,网络外卖用了12年、网约车用了11年,而微短剧仅用不到5年。”不同于早期的“野蛮生长”,微短剧已经迈向精耕细作阶段,展现出巨大潜力。杨铮认为,微短剧正在从内容形态进化为产业连接的超级接口。

将目光拉回到成都,本月,由成都一家微短剧公司参与出品的四川话短剧《家里家外》火爆出圈,3天播放量破10亿,成为又一部现象级作品。值得关注的是,在本届视听大会中,《家里家外》也入选了“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六批推荐剧目。

这部剧是成都微短剧发展的一个缩影,微短剧产业正在成都聚力成势——在产业载体方面,成都影视城专门设立有微短剧拍摄基地,打造了一批包括医院、办公场所等在内的实景片场,并整合区内打造外景基地,满足微短剧拍摄取景需求;在政策保障方面,成都推出《郫都区促进影视文创产业扶持政策》,制定影视文创产业政策23条,重点扶持包括短剧和微短剧在内的影视剧项目剧本交易、拍摄制作、宣传发行、平台播映等关键环节。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产业生态的不断完善,微短剧产业在成都拥有广阔的发展“潜力”。

热词二:演艺

众多热门演唱会IP将来成都

近年来,成都演艺市场演出频掀热潮,吸引着大量游客奔赴蓉城。“为一场演出赶赴一座城”的现象屡见不鲜,成都演艺市场的活力和动力持续增强。成都“演艺热”在大会中也备受关注。在“2025成都演艺经济高质量发展对话”活动中,国内外演艺行业精英、头部企业代表及知名艺人,共同探讨成都演艺经济的未来路径,解码演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程式”。

活动中,多个签约项目引人关注——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与四川音乐学院签约《音乐产业发展框架协议》,时代如歌文化发展(成都)有限公司与成都东方正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约东郊记忆沉浸式音乐剧街区,IMC Group Asia与成都东方正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约BPM LIVE SPACE项目……记者观察到,签约项目涵盖产业园区建设、沉浸式街区开发、国际资源引进等多个领域,将进一步打通演艺产业的产业链,让产业生态不断完善。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成都市开展各类演出超2万场,同比增长67.1%,观众达1000万,同比增长52.53%,票房收入25.88亿元,同比增长39.48%。令人期待的是,成都计划在今年引进众多重点演艺项目,包括韩红、谢霆锋、林忆莲、易烊千玺、华晨宇等人的成都见面会等多个热门IP。同时在戏剧演出方面,将会引进《巴黎圣母院》《呼啸山庄》,话剧《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国际IP,以及《金沙》《蜀道》《薛涛》《金面》等本土原创剧目。

正如韩红所言:“成都正迎来演艺经济的黄金时代。”2025年,成都演艺市场热闹非凡——接下来,将深化“芙蓉花开”演艺繁荣计划,引进世界级音乐节、艺术展,并推动蜀绣、川剧等非遗与现代设计融合出海,构建音乐之都“朋友圈”,让成都成为中外音乐交流的“超级链接器”。

热词三:视听“立园”

推动产业链融会贯通

成都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多元包容的城市特质,具备从IP孵化、技术研发、内容创作到衍生开发的完整产业链,近年来围绕打造中国最适宜数字文创发展城市,大力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推动产业集聚度、市场活跃度、品牌显示度不断提升。数字文创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产业发展离不开项目赋能。据了解,本届大会共举办27场发布、签约和产业推介活动,在交流合作中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作为数字文创产业的“孵化器”,成都影视城在本届视听大会中硕果累累,集中签约21个标志性项目,涵盖技术研发、内容制作、场景应用等全产业链环节,总投资额达134.94亿元。另外,在大会中正式宣告成立的国内首家以“影旅融合”为主业方向的服务商——成都光影天府影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也落地成都影视城。

成都影视城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何玉建表示,今年,成都影视城将继续做强产业载体,为更多入驻企业提供更好的空间环境,同时还将继续引进更多影视企业入驻,形成聚集效应。“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影视作品和项目能在成都影视城落地生根,用引进做增量,转化做存量,把企业服务好、支持好,有需必应,无事不扰,培养更多‘有根企业’‘链主企业’,进一步推动‘立园满园’。”

另外,成都产业园区的“新兴力量”——成都高新西岭科技园也在大会中集中签约一批重点项目,总投资超20亿元,涉及数字文创、新能源、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多条产业链。

来源:锦观新闻

相关推荐